城商行「铁王座」之争:3万亿时代,谁主沉浮

财富   2024-11-11 11:10   北京  

文章来源:新金融琅琊榜

作者:董云峰
今年8月末,宁波银行披露半年报: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30337.44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
这是继北京银行、江苏银行与上海银行之后,第四家总资产达到3万亿的城商行。它们也是最早入选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的4家城商行。
从最新市值来看,这4家城商行同样了占据前四强。不过,资产规模最大的北京银行,仅仅排在第三位,反倒是体量垫底的宁波银行市值第一。
城商行的这种反差,是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在国有大行里面,工行总资产最大,市值最高;在股份行里,招行总资产最大,市值最高。
本文基于2024年中报数据,围绕战略重点、业务结构、净息差、不良率等维度稍作展开,仅供参考。
1、战略重点
北京银行以“数字京行”战略体系为引领,打造“儿童友好型银行”“伴您一生的银行”“专精特新第一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的银行”“投行驱动的商业银行”“成就人才梦想的银行”“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
江苏银行推进“做强公司业务,打造行业专长;做大零售业务,聚焦财富管理;做优金融市场业务,建立领先优势;加速数字金融发展,提升科技价值贡献;深化区域布局,推进综合经营;实施ESG战略,推进可持续发展”六大业务发展战略。
上海银行聚焦精品银行战略愿景,致力于成为面向企业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面向城市居民的财富管理和养老金融服务专家;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市场领先交易服务商;依托传统银行优势、独具特色的在线金融服务提供商。
宁波银行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深耕优质经营区域,从客户需求出发,推进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经营,聚焦大零售和轻资本业务的拓展,不断打造多元化的利润中心。
整体上,当前北京银行更强调科技赋能与数字化,江苏银行与上海银行都将公司业务放在了首要位置,宁波银行更突出差异化与多元化。
2、业务结构
战略愿景是一回事,实际经营状况又是另一回事。
上半年,北京银行总资产较江苏银行多了接近2000亿元,营业收入反倒少了60亿元;宁波银行资产规模垫底,营业收入却逼近北京银行;上海银行资产规模排在第三位,营业收入却大幅落后。在净利润方面同样如此,江苏银行居首,上海银行垫底。
从业务结构来看,三家银行的对公业务依然占据大头。其中,上海银行批发金融业务(对公+资金)营收占比达到71.95%,利润占比达到86.80%;零售营收、零售利润的占比分别为27.87%、12.84%。
相形之下,北京银行与江苏银行的零售色彩更为浓厚。上半年,北京银行零售营收127.42亿元,占全行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5.85%;江苏银行零售营收142.15亿元,占比34.15%。
与北京银行相比,江苏银行的零售实力更胜一筹。截至今年6月底,江苏银行零售存款余额8029亿元,零售贷款余额6346亿元,零售AUM规模1.39万亿元;北京银行零售存款6993亿元,零售贷款规模突破7114亿元,零售AUM突破1.15万亿元。
宁波银行的业务结构相对均衡,其对公、零售与资金业务呈现出“三驾齐驱”的态势,营收占比基本都在1/3左右,彰显了多元化的经营特色。
3、净息差
净息差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其重要性在当下环境里进一步凸显。
在总资产不敌北京银行的情况下,江苏银行的营收却高出一截,正是在于更高的净息差。上半年,江苏银行净息差为1.90%,为4家城商行之首,放在全行业也属于优秀水平。
宁波银行亦然,其净息差为1.87%,较北京银行高出0.50个百分点,令该行在总资产相差接近1万亿的情况下,营收相差不过10亿元出头。
在行业里,上海银行的净息差一直处于偏低水平,这不仅在于其大本营是中国金融业最发达、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也与其以对公为主、零售偏弱的业务结构有关。
对公并非天然意味着低息差,江苏银行的对公业务占比并不低,然得益于江苏省雄厚的民营经济基础,在客群上更为下沉,有着更厚的息差空间。
上半年,江苏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平均利率为4.98%,上海银行仅为3.89%,相差超过1个百分点。这么大的“天坑”,很难用存款成本优势去填补了。
北京银行的贷款收益水平与上海银行相差无几,但净息差不算太落后,这要归功于优秀的负债能力。上半年,北京银行客户存款平均付息率1.88%,为4家城商行最低,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分别为2.18%、2.00%、1.96%。
4、不良率
息差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利润,主要取决于坏账。
如前所述,江苏银行与宁波银行之所以盈利能力更强,不仅在于更高的净息差,还在于更低的不良率。
其中,截至6月末,江苏银行不良率为0.89%,拨备覆盖率357.20%;宁波银行不良率更是低至0.76%,拨备覆盖率高达420.55%。
这奠定了宁波银行长期作为城商行市值领头羊的基石,因为不良率还关乎投资者对一家商业银行的信心。自2007年上市以来,宁波银行已经连续17年不良率低于1%。
北京银行与上海银行的市值表现,之所以大为逊色,也是在于此。6月末,北京银行不良率1.31%,拨备覆盖率208.16%;上海银行不良率1.21%,拨备覆盖率268.97%。
这样的表现并不算差,只不过宁波银行与江苏银行过于拔尖了。
5、结语
规模当然重要,但规模不是万能的。
作为“天选之子”,北京银行与上海银行的经营策略相对保守,导致净息差偏低;这本身无可厚非,真正致命的是,既没有吃到更高的净息差,还背负着更高的不良率,导致盈利能力一般,估值平平无奇。
更高的净息差,往往意味着更高的风险偏好与坏账压力。江苏银行与宁波银行的非凡之处在于,赚到了更高的净息差,同时维持着更低的不良率,更高的估值也就顺理成章。
从最新数据来看,截至10月24日收盘,宁波银行市值1746.65亿元,市盈率6.66倍;江苏银行市值1669.97亿元,市盈率5.48倍。
两家银行的市值较量已然进入胶着状态,宁波银行凭借市盈率优势暂时领先,江苏银行依托规模优势步步紧逼。无论任何一方,优势都不稳固。
到这里,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未来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宁波银行与江苏银行的巅峰对决,将决定城商行“铁王座”的归属。
而北京银行与上海银行如何变革图新,同样会是值得期待的行业焦点。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均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看-----
· 兴业银行科技条线部门生变,零售平台部部分职能调整到数字运营部
· 信用卡刷新双十一:简单即是诚意
· 从钓鱼“打窝”调整信用卡经营思维
· 个贷不良资产市场火热!宇信科技下场做催收
· 大行「下沉」,个贷狂奔
· 信用卡直销:历史的「垃圾时间」
· 银行APP流量「保卫战」
· 2024年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情况观察
· 海尔消费金融增资近六亿,还将招聘高管
· 招行一个用户指标,揭示银行零售的两个巨变!
· 头部消金公司变阵:一边收缩规模 一边甩卖不良
· 银行中报玄机:越来越“少”的金融科技,越来越“多”的科技金融(附表)
· 银行大模型,走到哪了?
· 招行,靠什么穿越低利率周期?
· 10家民营银行半年度业绩:资产增长普遍乏力,利润差异明显(附表)
· 消费金融行业2024上半年业绩整体放缓,提质增效成为主趋势
· 邮储银行总行科技线“两部一中心”高管变动,已设金融科技领域创新工作室
· 宁波银行将调整总行部门架构,70后副行长获聘风险总监
· 网商银行CIO高嵩升任副行长,新设数据管理委员会
· 兴业银行科技架构与人事调整落定
· 平安银行2023年组织架构大调整
· 招商银行2023年组织架构调整
· 中信银行2023年组织架构调整
· 六大国有银行组织架构概览(2023)
·【深度】银行组织架构调整十年流变

华道视界
金融人都在看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