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π】丁恒洋:肩负责任与传承的多元学科跨界探索者

文摘   2024-09-06 11:01   德国  

点击标题下方的耳机图标🎧,即可收听全文内容


嘉宾简介

丁恒洋,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22级本科生,国际畜牧科技青年社联合创始人兼青年发展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助理(以下简称实验室助理)。始终保持进取心,在追求“让人类持久幸福”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01

开放心态,拥抱差异


图书馆里,一个女孩坐在人海中,纸笔间摩擦的声音正沙沙作响。一个个复杂的公式被她的笔赋予了灵性,在纸张间跳动、飞舞。一笔一划之间,夜幕悄然降临,女孩皱皱眉,看向了窗外,思绪不由得回到了高考志愿的晚上……



“我希望自己在本科阶段可以成为一个既要又要的人。既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又要有多元的跨学科视野;既要有中国的本土思想,又要有多元的国际视野。”高考结束后,丁恒洋就给自己的本科阶段立下了这样一个目标。


成绩出来后,丁恒洋并没有像许多人一样,填报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诸如计算机),而是选择了金融科技专业这样一个“谁都很难说清楚到底是什么”的交叉学科。


不少人认为金融科技由于具有文理兼修的特点,其学科知识体系较为庞杂,因此缺少核心竞争力。但丁恒洋的意见与之相左,在她看来,金融科技的缺点恰恰是它的优点。


“就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在大学之前,我所经历的都是小升初、中考、高考这种单向线性模式。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其实我对大学的专业模式以及自己的专业兴趣是不够了解的。”


丁恒洋认为,金融科技中文理兼修的多元模式,可以起到通识教育的作用,引导自己朝多方向探索目标。“非常幸运可以在本科阶段通过这样的通识教育来发现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点,去思考怎样生存、怎样做贡献,而非困在局部最优陷阱中内卷。”


金融是什么?科技是什么?商业是什么?……尽管两年的学习并没有让丁恒洋找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但却为她叩开了一扇通往各个学科知识宝库的大门。一方面,文科为她在大千世界中提供一座精神灯塔,照亮独属于她的小世界;另一方面,理科为她提供了更为严谨的思维,去探索认知这个世界运转的底层逻辑。


大一时,丁恒洋参加了毕马威工科女生未来赋能计划,和许多投资人、创业者、行业里的前辈交流,做用户调研、思考他们的需求,打磨出了一个老年精神关怀的项目,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企业家精神一直在大学后来的时光里激励着她,这段经历也埋下了丁恒洋关注人类健康与福祉的种子。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丁恒洋不仅发现了自己对数学专业的兴趣以及自身在逻辑思维上的欠缺,更重要的是重新认识到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其实在过去两年里,我对科技、商业的理解比以前加深了。推动科技进步,实际上是需要数学这样的基础学科来作为大厦的地基。”


正如两年前她选择了金融科技专业那样,这次她选择的数学专业也为许多人所不解。“虽然父母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我会这样做的原因,但他们依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的决定。”


如今,回想起自己在经管学院学习金融科技专业的两年,丁恒洋坦言:“我很感谢这个专业。这一段的历程给打开了我的视野。此外,我也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以后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人生主线究竟是什么……对于她而言,闭门造车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只有不断通过学习多元的知识、与同学交流各种问题,才能够发现自己的独特性。


除了学业上,在社团活动中,丁恒洋也很好的贯彻了这条原则。每次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时,当其他专业的同学在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际,她总是会抓住每个瞬间,去汲取同学们观点中的养分。“模联中有不少人文社科出身的同学,每次和他们讨论完,我都会想‘哇!原来还可以这么看世界’。”


大二暑假,丁恒洋参加了经管学院的国际组织训练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青年,从五湖四海赶来,相聚在日内瓦的课堂之中。对于她来说,这种不同不仅是体现在语言上,更是体现在文化、行为上。“除了与其他国家的同学们交流以外,我们也去参观了一些国际组织机构,了解它们的运作机制以及过去的历史,”在瑞士的所见所闻,让她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自己的人生,“这段经历实际上也是让我接触到了多元文化,也萌生了想要与世界连接的想法。”


在训练营结束,丁恒洋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思考回到了北京。她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和组织国际交流活动,如何将跨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有效地整合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成为她思考的重点。在一次公益项目的培训当中,她遇到了一群专注于畜牧业研究但又志同道合的前辈和小伙伴们,共同探讨了如何将可持续发展与畜牧业相结合。丁恒洋意识到,畜牧业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基础产业,其发展不仅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农民收入还与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因此,为了使研究方向更加专注于解决更多地聚焦于民生根本问题解决和社会效益创造上,在团队导师的支持下,她作为团队中唯一一位非专业技术岗位的联合创始人共同发起了国际畜牧科技青年社。


组织成立后,尽管丁恒洋并不是畜牧业相关学科的专业学生,但她凭借着跨学科的视野、强烈的责任感和不懈的探索精神,以及在国际交流中培养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迅速成了团队中的核心力量。丁恒洋深知,作为一个多元学科跨界探索者,她的每一步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走,更是为了那些因她的努力而受益的人们,在这个多元化的组织中,每一个成员都代表着不同的专业知识和背景,如何将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真正有影响力的成功,是她的重要使命。丁恒洋走访了新疆多个畜牧科研院所,并深入基层进行了学习交流,这些实地考察让她对畜牧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也让她更加坚信,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是解决这一领域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



丁恒洋意识到,仅仅依靠技术的革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本土情怀的青年人才,他们能够理解并应对畜牧业面临的挑战,同时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于是,她决定在回到学校后,不仅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继续深耕,更要将这份对畜牧业的热情与责任感传递给更多的青年学子。


回到校园,丁恒洋立即着手策划了一系列跨学科

、跨领域的交流活动,旨在搭建起一个国际与本土、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的青年桥梁。她相信,通过这样的平台,能够激发青年学子们对于复杂问题的多元思考,促进知识的交叉融合,从而孕育出更多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团队导师和小伙伴们的支持下她的努力逐渐开花结果,其中由她担任执行秘书长并全程策划负责的论坛——“科学技术推动可持续农业系统转型:青年在畜牧业发展中的创新和责任”通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审批,成为世界粮食论坛的一部分。同时为了更好的倡导青年责任与全球视野,丁恒洋还积极推动了国际畜牧科技青年社与国内外多个机构的合作,并得到了理事会全票通过担任了国际畜牧科技青年社-Movers项目社群伙伴合作协调官,在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丁恒洋不仅在国际畜牧科技青年社内部树立了榜样,更在青年群体中激起了广泛的共鸣与行动。她深知,每一次的尝试与挑战都是对自我边界的拓宽,也是对青年责任力的深刻践行,青年是社会的未来,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青年人才,对于解决当前及未来的全球性挑战至关重要。


在丁恒洋的不断努力下,国际上尽管青年社成立仅有8个月的时间,但已经收到了参加COP29的邀请,实现联合国相关机构竞赛大满贯,并作为亚洲气候行动专项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上为中国青年对外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丁恒洋也终于从模拟联合国正式走向了联合国的舞台。



“如果当时一开始就选择了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然后参加的都是与这个学科相关的活动,那么我的视野就很有可能会被局限在某个或者某几个领域的范畴之中,就不会有这么多机会去接触其他学科了。”在学习了数学专业一段时间后,丁恒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现在,“多重”也成为了丁恒洋的个人底色。


02

活在当下,享受过程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青年创客挑战赛一等奖、京师一等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竞赛奖学金……在旁人的眼中,丁恒洋早已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但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大学里的佼佼者,也曾迷茫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



“大一的时候,一开始我就是去找学生手册上的保研条例,然后一条条的去分析研究,就譬如说哪个比赛可以会加更高的学分,哪个比赛可以会对保研更加有利……”在以结果为导向的指挥下,丁恒洋参加了几个竞赛,这些竞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却并未达到她心中的预期。“走马观花式地去参加比赛很难收获到真正的成长。”她认为,学习的意义不在于一个成绩一张荣誉证书,而在于思考,在于不断完善对自我对他人对世界的认知。


“我有时候都会把主线任务和个人欲望混在一起,然后错误地把个人欲望当成主线任务,”经历了这几次竞赛后,丁恒洋便开始反思自己参赛的动机了,“我觉得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学科基础才是我的本科主线,获得各种比赛的荣誉仅仅只是个人欲望在作祟罢了。”


认知上的转变自然就带来了心态与行动上的转变。丁恒洋不再像以前一样过分重视竞赛的结果,而是开始更加注重自己从竞赛中学到的东西。在多次担当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的过程中,丁恒洋也总结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带队经验。


“首先,招人的时候我更希望招那些不是特别功利的成员,这样大家可以目标一致;其次,我会给每个组员设定清晰的任务,尽可能避免拖延症的出现;最后,我也会定期开展相关的组会,听取大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或者发现的问题,让每个人在团队中都更有参与感。”



在学业上,丁恒洋也始终秉持着享受过程的理念。“其实刚刚转入数科院的时候,我还是有点不适应的。虽然说数学专业中的部分课程在经管学院的学习中都有所涉猎,但这些课程无论是在深度,还是难度上都与数学专业有所区别。”


分析、代数、几何……丁恒洋转入数科院后,一门又一门专业课接踵而至。“在转入数学专业之前,虽然我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实际和理想之间还是有一定落差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课业日渐繁重,但对知识的理解依然达不到她所预期的效果,“那段学习数学的时间其实还蛮痛苦的,有时也会陷入到自我怀疑之中。”


那段磨合期里,上课、做作业、问老师……三点一线的生活逐渐成为了她的日常。幸运的是,她的老师给予了她莫大的安慰与鼓励。让丁恒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老师曾经在课上讲过的——找对方向,享受过程,其实每个人都非常优秀。“北师大的老师们都是非常有耐心的,总会不断鼓励大家。”


丁恒洋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更加沉下心去面对数学相关的功课。渐渐的,她发现自己对知识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在今年暑假,丁恒洋开始自学可以在科研实践中应用的数学知识。“我觉得其实很多事情都是不能过于急功近利,要让寂寞成为自己最好的增值期,去积累不能速成的东西。”

03

探索大脑,赋能学习


“其实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感觉大脑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器官。我要好好保护它。那时候,我爸妈想让我吃什么,就会跟我说这个对大脑好。然后,我妈妈总是担心自己会得老年痴呆。我就想以后要去研究大脑,然后找出更多保护它的办法。”冥冥之中,丁恒洋与大脑的缘分就这样建立了起来。


在小学的时候,丁恒洋无意间看到了一篇的小小说,其中“大脑可以直接copy其他人知识”的情节以及关于生物伦理的情节,激发了她对未来的思考。彼时,年幼的她还尚未知晓,这篇小小说的体裁有个名字——科幻。


进入高年级以后,丁恒洋早已不满足于科幻小小说了。她一头扎进了刘慈欣、阿西莫夫等人所刻画出的未来世界之中,遨游于星辰大海之中,作者的想象力总是让她佩服得五体投地。“虽然说很多技术看起来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我相信这些都将变成真实世界的一部分。”


基于这些原因,丁恒洋在高中的课外实践活动中选择了与大脑相关的研究课题。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她没能继续深入研究相关的课题,但成为脑科学相关研究者的梦想,却早已埋在了她的心中。



进入北师大以后,丁恒洋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主持了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带领团队走在心理健康的实践道路上,并在自学了大量关于脑科学的知识后,成为了实验室的一名助理。“目前我所做的课题是关于儿童语义认知方面的。举一反三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知能力,也是人类语言学习的重要能力。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验,去帮助孩子们更科学地学习。”


在她看来,未来的世界必然是一个人脑与万物“互联互通”的时代。“到那时,或许我们可能不需要动手,只需要脑袋想一想就可以去操纵很多事物。虽然这听起来有种天方夜谭的感觉,但正如一百年前的人们没有办法理解什么是手机那样,我相信这种技术一定会在未来的社会里出现。”


丁恒洋认为,不仅仅是科技向善,科学也需要向善,希望通过对于基础心理的研究帮助更多人持久幸福。她相信在一代一代人持久的努力下,人类会找到精神疾病治愈的方法,而她也期待自己能成为这一路上的一位见证者和实践者,为创建一个更加精神健康的世界贡献力量。




文 | 陈一民

编辑 | 韩佳玉


APPLY   NOW!

更多项目申请及奖学金详情,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项目官方网站

https://tiltingfutures.org/program/


项目申请链接  

https://apply.tiltingfutures.org/apply/

Tilting Futures 翘动未来创立于2008年,是专注于青年领导力赋能的国际教育非盈利组织,目前开放申请的行动实验室(Take Action Lab)项目,旨在通过一流的学术与实践项目,联接世界创新与变革领导者,培养新一代世界青年领袖以共同应对包括气候变化、疾病预防、改善教育和消除贫困等在内的全球性挑战。行动实验室项目周期为四个月,通过在不同发展中国家当地组织和社区的实地实习与实践,系统学习如何解决真实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Tilting Futures 与上百家慈善基金会及组织和个人保持紧密合作,为所有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申请人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资助。

点击查看更多项目信息

Tilting Futures
Tilting Futures(原Global Citizen Year)是一家专注青年赋能的国际教育非盈利组织,其通过一流的学术与实践项目,联接世界创新与变革领导者,培养新一代世界青年领袖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改善教育和消除贫困等全球挑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