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π】刘德隆:12岁起独居求学,从逃离乡村到回归乡村的成长之旅

文摘   2024-09-04 11:00   德国  

点击标题下方的耳机图标🎧,即可收听全文内容


嘉宾简介

刘德隆,20岁,现任GSC全球青年杰出社区志愿者,松果仁辽宁省大区运营官,大连外国语大学易班学生工作站站长,第八届“奋斗的青春“宣讲团唯一大二成员;初高中阶段任校学生会主席、市级学联代表。至今共有世界500强、福布斯中国上榜企业、国家二级媒体平台等6次实习经历;2次国家级、省级项目经历;3次社会实践经历,刊登地方媒体报纸及市级共青团推送。


01

乡村少年的成长之路


八年前,十二岁的刘德隆告别了家乡的绿水青山和矮矮的平房,搬到了高楼遍布的现代化城市。这是他独居生活的开始,也是他第一次为自己的人生作出重大选择。他对父母说:“我想到城里上初中,我想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教育。”



就这样,刘德隆从初一开始就一个人在校外租房住。一开始,他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不知道怎么跟老师和同学们沟通,也迫切地想要丢掉自己身上“农村”的标签。“身边都是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同学,我不自觉地给自己贴上了‘农村’的标签,所以当时一直在寻找自己身份的平衡点。”刘德隆印象最深的是在英语课上发现同学们都已经早早地开始学习剑桥、新概念等英语课程,英语水平较高,让他感觉和身边的同学差距很大。


但是,他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凭着一股冲劲,他奋起直追,从班级倒数考到年级前十,又当上了学生会主席,最终考入市里的重点高中。对此,他认为,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其实更多的是要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给予的帮助。“遇到自己人生的贵人是很重要的。”


让刘德隆最难忘的贵人,是他的高中班主任贾老师。“贾老师的教育理念就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当时我们班在年级里是出了名的‘老师不管事,学生当家,但班级依然很厉害’。”他笑着说。


“有什么消息或者活动,贾老师就会布置给班委,班委完成不了的,再找老师帮忙。贾老师一直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她会教我们做事的方法,但不会替我们把事情做了。这样一来,作为班委,我组织活动、协调同学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贾老师的教育理念给刘德隆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现在,刘德隆在运营社群、管理社团时,都会尽可能地将权力下放给团队的成员们,让大家有更多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当被问及如何培养领导力和号召力,他认为,除了对内的自我提升,还可以学习新媒体运营技能,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见解,吸引关注者;或者通过线上组织活动、发起倡议等方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同时,他认为,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每个人都具有成为领导的潜能,重要的是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比如,内向的人通常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他们往往深思熟虑,擅长从多角度理解问题,这种独特的优势可以成为培养领导力和号召力的基础。


02

重拾乡村情怀的多元实践之旅


进入大连外国语大学,刘德隆选择了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辅修日语。虽然课业繁重,但是刘德隆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收获:首先,他学习了日语和编程语言,这些技能为他带来了更广泛的工作机会;其次,他在有限的时间中加强了规划能力,并因此而提前计划就业;最后,他提高了自控力和自学能力,自学了新媒体运营等技能,提高了个人竞争力。


刘德隆的乡村成长经历促使他关注乡村问题,并由此开启了第一次社会实践。大一暑假,他召集了十名同学前往他的家乡抚顺,在与村书记交流、白天考察晚上调研后,他们为农民售卖农产品开发了一款小程序,创收三千余元。同时,他们录制了中日文乡村纪录片并在海外发布,又制作了汉英非遗美食的宣传海报。他们还充分利用国际艺术学院同学的专业特长,设计了村庄旅游文创产品,并进一步作为农产品销售的包装设计,促进更多人了解抚顺文化。



在调研开展的过程中,刘德隆发现,乡村问题并非不是没有人看到,也不是没有愿意付出的人才,而是缺乏核心力量,难以组成团队。因此,刘德隆开始聚焦乡村人才培养,搭建职业化乡村人才社群。他认为,现在乡村最需要的是有职业化能力素养高的人才。


“现在,我们的社会对年轻人的职业素养要求很高。有些公司会要求应聘者至少拥有某些相关的职业能力。那么,如果一个同学要在大三实习的话,就应该在大一大二时已经对希望实习和工作的方向有一定了解,并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职业技能。


因此,刘德隆加入了一家社会企业,负责拓展青年人才孵化业务。他们在辽宁和大连的十二所高校开展活动,通过线上课程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青年的职业化能力。同时,刘德隆也开始思考应当如何利用乡村问题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现阶段,他在不同团体和社群中吸引了对乡村问题感兴趣的人才,并将他们集结在一起,在具体的乡村发展活动中让不同人才发挥职业能力,感受自己在乡村可以发挥的作用,并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结。


对刘德隆而言,这些实训和实践对他的技能提高和进一步确认自己的发展方向有重要作用。在社会实践中,他在乎的是发掘自己喜欢哪种基础工作,并思考自己是否要将这些基础工作对应的岗位发展成为自己的职业。


“比如说,我喜欢和人打交道,那我可能下一步可以考虑的职业有HR、销售等等;我喜欢拍摄、剪辑,那我下一步就会考虑是不是应该投递运营岗。但是,在真正开始实习之前,我会选择在社团等组织里先进行实训,比如说我们创青春的新媒体实训、中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等,这些自发性组织对实操技能的提升远比在实习中快。”


刘德隆认为,在实践中应该“关注对你没用的,学习对你有用的”。“没用的”东西,指的是那些我们平常接触不到的东西。“现阶段还帮不上你的东西,也许未来会恰会成为你职业发展中的敲门砖。我们关注得越多,能看到的行业就越广,相应的,机会也会变多。”


刘德隆出演心理剧


学习对你有用的,指的是要把现有的技能学透。“关注的东西多不代表做的事情多。我们很难样样兼顾,但我们可以在自己比较熟悉的、自己感觉比较容易上手的、以及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精学透。”


在培养起自己的职业技术能力后,刘德隆在短短半年内就积累了六段实习经历。其中,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国青年网的实习。从入职3个月内,他创作了22条视频,在青蜂侠、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等官媒发布。他认为,这段实习给他带来的最大收获是沟通能力和职场常识的积累。


“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并接受别人的反馈,是提升工作效率最重要的一环,”他说,“在这份实习中,我在同事和领导身上学到了很多沟通的技巧。另一方面,我们很容易忽略的一点是实习期间接触到的职场规范、标准等基本常识。这对我们未来在职场上展示专业度和职业精神、融入职场环境有重要作用。”


针对实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工作琐碎的情况,刘德隆认为,要提高抗压能力,主动为自己争取机会。比如,刘德隆会定期向负责人反馈自己的工作进度,并询问如何提升工作的效率、改善交付的成果。在面试后,他也会主动询问自己的简历或面试表现如何,有什么需要改正的地方。


刘德隆还会主动给自己“找活儿做”。有一次,他在朋友圈里看见一位记者自己做的《60岁抚顺大妈参加高考》视频,认为很有报道价值,就主动联系了这位记者,希望将视频剪辑后发布在中青网上。在征得同意后,视频的编辑、审核、发布的过程只用了不到三个小时,但这次发布既为记者带来了晋升机会,又为刘德隆开启了更多可能性,让他觉得意义非凡。


刘德隆的自驱力和执行力令人折服。他说,这种动力的来源可以归结为两句话。首先,有时候失败不一定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很多事情,持续去做就会持续给自己带来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是最好的动力。


第二点是,他相信能力和态度是由决策来决定的。其实很多人在决定前都会犹豫不决,但是细细想来,无论怎么决定,都可能会有遗憾,那不如把犹豫的时间大大的缩短,逼自己一把,多去做尝试。


刘德隆参与马拉松


03

乡村创业梦启航


在提及毕业后的安排时,刘德隆表示,他的最终目标是成立一家乡村企业。“今年年初,我参加了一场公益职业化能力培养工作坊,碰到了自己的偶像赖家益——一位乡村振兴领域的博主。他在乡村振兴赛道的专访讲座上说道,农村并不是挣不来钱,只是挣不来快钱,所以去做乡村振兴赛道的人并不多。这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坚定了在乡村创业的决心。”



刘德隆清楚,乡村创业任重道远。因此,在生活中,他会关注中国乡村振兴公众号、乡村与共同富裕论坛以及专家学者的学术讨论。同时,他也广泛加入各类乡村振兴群聊,在与前辈们的交谈中学习。


此外,他为自己设定了毕业后进入管理运营类岗位工作的目标。他认为,这类岗位上能够帮助他在短时间快速了解公司近期研究的项目、项目开展的运转周期、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前景和公司背后的行业资源等,对未来的个人创业会有巨大帮助。


回看自己的经历,刘德隆有三句话想说。一是青春应该撒点野。在学校的时候不要让自己的思维固化,要多往社会去走走,不断转变自己的学生思维。


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贵人相助,自己领悟。多读书会帮助我们的事业走得更加长远,贵人相助能够让我们的事业更加稳健,而多思考领悟则是打开新机遇的钥匙。


三是多接触贵人,持续感恩、持续绑定、持续反馈。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应该主动去接触能够帮助我们的人,并学会回馈这些帮助。学会感恩才能行久致远。


文 | 陈夏恩

编辑 | 韩佳玉


APPLY   NOW!

更多项目申请及奖学金详情,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项目官方网站

https://tiltingfutures.org/program/


项目申请链接  

https://apply.tiltingfutures.org/apply/

Tilting Futures 翘动未来创立于2008年,是专注于青年领导力赋能的国际教育非盈利组织,目前开放申请的行动实验室(Take Action Lab)项目,旨在通过一流的学术与实践项目,联接世界创新与变革领导者,培养新一代世界青年领袖以共同应对包括气候变化、疾病预防、改善教育和消除贫困等在内的全球性挑战。行动实验室项目周期为四个月,通过在不同发展中国家当地组织和社区的实地实习与实践,系统学习如何解决真实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Tilting Futures 与上百家慈善基金会及组织和个人保持紧密合作,为所有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申请人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资助。

点击查看更多项目信息

Tilting Futures
Tilting Futures(原Global Citizen Year)是一家专注青年赋能的国际教育非盈利组织,其通过一流的学术与实践项目,联接世界创新与变革领导者,培养新一代世界青年领袖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改善教育和消除贫困等全球挑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