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π】龚凤博:哲学跨保编导,多元探索者的艺术之旅

文摘   2024-09-01 11:00   浙江  

点击标题下方的耳机图标🎧,即可收听全文内容


【嘉宾简介】

龚凤博,武汉大学20级弘毅学堂人文社科试验班本科,哲学方向,硕士跨保电影编导。艺术爱好者,对摄影、文字、英语、篮球均有浓厚兴趣。社会实践能手,兼职经历丰富,本科期间通过各种尝试于毕业之际实现了经济独立。自媒体全平台ID:大土豆在这里。(遵循嘉宾意愿,以下行文将以“土豆”代指嘉宾本人。)





前言


初遇土豆的时候即被她身上的多元身份所吸引:本科哲学却跨保电影编导,热爱摄影同时又能在篮球场上热情挥洒,做过餐厅兼职也当过模特,在出版社撰过稿也在领事馆实过习,最终通过自媒体实现了独立英语老师的蜕变。这种丰富的实践经历及其背后所展现出来的独立意识与思想深度让我深深叹服,同时也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这次访谈,我们聊了聊土豆故事背后的心路历程与成长蜕变,希望她的故事对你有所启发~


01

从四线小城到新一线江城:

大学成长的变与不变


在笔者心目中,“大城市出身”天然和“自信”、“多才多艺”、“眼界开阔”这类标签绑定,因而最初在了解到土豆来自广东的时候,她身上所有的精神气质似乎都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而后看到土豆一篇文章里提到,她其实是来自于广东的一个四线城市时,笔者不禁感到十分意外:没想到她其实也是个“小镇女孩”。当问到这种小城市出身是否对她的世界观有什么特别影响时,她谈到:“我觉得不能仅仅说是城市塑造了我对世界的看法,应该是大学经历塑造我的世界观,城市的转移加上大学生活共同促成了我的转变,上大学后我才对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从一个四线城市来到武汉这样的大城市确实给了我很大触动,比如这里的长江大桥,和我家乡的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但我并不觉得城市本身的这种不同会对我的世界观形成什么冲击,这种冲击更多来自于人、来自于社交圈的变化。”


比如,一起打篮球的学长脚上的球鞋是她一个月生活费的两倍不止,类似细节都给刚进入大学的土豆带来了很大触动。在与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人相处过程中,土豆逐渐意识到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影响,感受到那些来自大城市的同学与自己在生活细节与消费观念等等方面的差异。


但与此同时,她也特别指出,小镇出身并不能作为自我身份贬抑的符号。在香港旅游时,她于朋友圈写道:“谁在走出小镇叙事——是谁创造了这种叙事?是谁在自我厌弃,或者说丢掉我们本来的出身?你出生在哪个地方,对你的影响真的这么大吗?难道我们所有人都一定要对大城市出身趋之若鹜而变得非常程序化吗?”


对于这种小镇出身,她谈到另一种解读视角:“你到底是要背弃掉你的小城身份,还是继续保持着你这种小城视角,然后慢慢去打开你的世界?”城市本身是无罪的,我们不必为自己来自一个小地方而感到怎样的自惭形秽,而是要在保持真实自我的同时,勇敢地探索未知的领域。


这正是土豆最让笔者敬佩的一点: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出一般小镇青年初到大城市的不自信和低自尊,相反,当浏览她的社交媒体、和她线下接触的时候,能感受到她由内自外的自信与自爱。


当被问到这种自信是否是与生俱来时,她回答道:“我确实从小就是这么自信吧。一方面是父母从小就鼓励我多去和叔叔阿姨们打招呼、多和人接触;另一方面就是从小在学校里就经常发表文章,拿过一些奖项,得到过很多外界的肯定。对于我来说,展示自己从来不是一个需要害怕和让我感到困难的事,我很享受自己散发能量的过程,它让我进入一个正循环:我积极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得到别人的夸奖,从而感到开心,又有能量继续展示自己——这已经变成一件很自然的习惯。



在土豆看来,自信还是一种强大的人格魅力,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其实是会受到一个人自己的自我评价:“如果我看到一个很自信的女孩,我会恨不得把她的朋友圈都点赞个遍的!如果你是一个自我评价高的人,他人也会因为你的自信而不自觉被你吸引的。”


但是,这种自信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土豆提到自己也曾因为自己的锋芒毕露而在高中时遭遇过隐形霸凌:高中时被同班女生孤立,为此还曾经有过“厌女症”,因为自己强大的自尊而不屑于加入她们,甚至因此显得冷漠——这是自信带来的负面效应:你会变得对周围人和事漠不关心,只关心你自己,显得非常自私。


“当一个人展示自我时,他们其实又是自我中心的,是self- centered的。这算是自信一体两面的结果吧。”


进入大学后,随着加入了一个更大社交圈,土豆开始与高中那段时光和解:“那其实是一个基数问题,中学时期的我们社交圈有限,只能和同班同学处在一起;人和人之间磁场本就相差很大,有些人不喜欢你就是不需要理由,但这不代表就是你的问题,我们就是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找到与你磁场相吸的人——从这个角度讲,我还是认为要首先自爱自信、做好自己,自然会有欣赏你、喜欢你的人。


从四线的家乡小城进入江城学习,大学的所见所闻确实给土豆带来了很多思想上的冲击与变化,但那份由内生长的自信光芒并未因此而显暗淡。



02

哲学与艺术的交响:

思辨的魅力与美的乐趣


当被问到为什么本科是哲学专业,研究生却选择跨保电影编导时,土豆提到自己从小就对艺术这块十分着迷,只是当年高考时文化生的身份而无法攻读艺术类专业,便选择了与之相近的人文社科试验班学习。


人文试验班的学习涵盖了文学、国学、哲学、历史四个方向,大一新生会用一年系统学习四个方面的知识,大二后再决定其中一个细分方向。至于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哲学,土豆这样描述哲学的魅力:“相比于其他方向存在大量需要记忆背诵的内容,哲学更多是一种思辨的过程,阅读那些文章时我感到自己就像在和书中的作者辩论,你去理解他们的逻辑,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进行反驳——这是一个充满开放性的过程,我喜欢一切开放的、有创造性的事物。”



而对于哲学与电影编导这两个专业,她谈到两者看似相差较大,但其实是息息相关的。“很多电影就是改编自文学作品,好的电影往往是带有哲学色彩的……其实哲学应该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根基,电影它只是一个媒介、一个表达的工具,但表达的内核则来自于我们对生活哲学性的思考。


相较于那些电影科班出身的学生,对于自己能够非科班上岸电影编导硕士,她笑着解释道:“我的优势可能就是世界观会比较开放一些吧,会对很多人生问题想得相对深入一些;工具可以在短时间内上手,思想的积累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传媒工具,自己的表达或许可以做到更加深刻。”


在土豆众多爱好中,篮球似乎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一般来看,艺术爱好者都是喜静不喜动,而土豆却能做到文体两开花。对此她的解释为:“篮球也是一种艺术呀!打球的过程中你是可以去创造一些花样的,还有接球之类的技巧,你会不断进步。包括骑马、滑雪这些,虽然我还没尝试过,但我都觉得它们是一种很美的形态。”


“体育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艺术,但它也是美的,是那种充满活力、生命力,健康向上的美感,这也可以是一种艺术题材。“



同时,她也表示,自己的这种多元兴趣能够让她始终对生活葆有一种期待。每个阶段她都有某个最喜欢的爱好,让她以不同的手段去记录和感受生活、对生活有种持续的热情。


03

从服务员到领事馆:

社会实践中的多元探索


在看到土豆丰富的社会经历时,笔者首先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大部分人进入大学时多会选择随大流地去卷绩点,或者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学生而迟迟不会真正踏入社会。土豆是如何有这么强烈的社会实践意识的呢?


面对这个问题,她答道:“这一方面来源于我对自己经济独立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需要拍电影,需要写剧本,需要有尽量多样的人生体验。我要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大大小小的工作都体验一遍、让自己丰富起来。


从麦当劳服务员兼职到领事馆实习生,她并没有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每一份工作她都发自内心认可和喜欢着:“在麦当劳当服务员的时候我也很有收获,有个阿姨打着三份工,每天工作都很枯燥,但是她就让我认识到,虽然生活很艰苦,但依旧可以那般热爱生活。”


对于这些社会实践带来的感悟与收获,土豆提到多尝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帮你弄清楚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只有实习过你才知道自己究竟是喜欢在外面自由自在地拍艺术,还是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当白领?以及同样重要的,只有实践之后你会发现,有时候所谓的光鲜亮丽也不一定就如想象中的那么好,风吹日晒也不一定就如想象的那么坏。


“在办公室的时候,你会感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其实是比较疏离的,大家都忙于工作而缺乏交流;但在做一些接地气的工作时你会和他人产生更多链接,感受到人和人打交道的真实感与情感互动。”


回望土豆的大学四年,大部分时光都花费在这些多样实践上了。


相应的,她也没有一般意义上所宣传的那些“榜样大学生”标签:国家级大创、互联网+金奖、国家级竞赛一等奖、学生会主席、门门满绩、保研名校,诸如此类,但她依然觉得自己的大学是充实而丰富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土豆说到,“我们不一定就要按照网上所宣传的人生样本去活。在武大我看到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人、我不可企及的人,但这并不表示我就比他们弱——或者说,我就不喜欢这种对比的感觉,我不喜欢这种comparison,人和人之间都是parallel的。我们不必固执于某种刻板的活法,多尝试,多实践,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04

独立意识与自媒体实践:

像简·爱一样去表达与生活


谈到做自媒体的契机,土豆说:“最开始是想分享一些哲学知识,其次也想借此赚点生活费,现在感觉已经变成我进行写作表达的平台了。”


“虽然一开始定位比较散漫,但幸运的是,我确实靠自媒体实现了经济独立。之前我是在机构里做兼职老师,后来出来单干,通过在小红书上自我展示,我吸引到了一批学生客源,逐步完成了独立英语老师的蜕变。”



联系上一章提到的各种兼职经历,当被问到为什么会有那么强烈的经济独立意识时,土豆提到她从小就对西方的独立教育十分向往,同时深受简·爱身上的独立精神影响:“我希望能有更多自主权,像简·爱那样独立自由。


当然,经济独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脱离机构自己做独立老师后,土豆也遇到了很多挑战,从谈判报价到沟通话术,从课程设计到关系维护,每一步都需要自己规划。“就像一张白纸,没有人会为你撑腰、为你兜底,你要去一点点往上面写字。这些都是挑战,我也是在实践中慢慢磨过来的。


“一切商业都是做销售,你得把自己介绍出去;所以我觉得小红书还蛮好用的。”


因为已经在自媒体平台实现了较为满意的变现结果,土豆现阶段并不焦虑于笔记的数据与流量,对她来说,小红书目前更像是她实现儿时写作梦的尝试。“我感觉小红书就是一个巨大的读者文摘,”她笑道,”从小我就喜欢写东西,想当作家,现在还蛮享受这种短小的表达与分享形式。”


回看自己过去一年的自媒体尝试,土豆感叹道:“做自媒体首先就是要有强烈的分享欲,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强大的内核。


“今年我22岁,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已经是一个非常坚定自我的人了。大学四年的种种经历都塑造了我,我不会再因为别人的否定而否定自己。我不再把别人的看法放在多么重要的位置,相反,我如何看待我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当我觉得自己哪里需要完善的时候就会立刻行动。



土豆提到她其实也曾在互联网上受过巨大的恶意,“那是一个关于篮球的视频,可能因为当时说的话给外人带来了一些误解,在收到百万播放量的同时也收到了上千条谩骂。但这次负反馈事件并没有让我就此放弃,我事后冷静反思,自己的措辞确实有所偏颇,但是大方向和初心是没有错的。”


做自媒体时,我们其实是将自己暴露在庞大的公域广场之中的,期间不免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外界评价,一个强大的自我内核才能够让我们有效地处理那些负面消息,在此基础上再尽情展现真实的自己,才能真正利用好自媒体的杠杆作用。


编导梦想与人生剧本:生命是一个不断体验的过程


对于未来的规划,土豆表示自己希望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导演、拍出优秀的影片。“这当然是件很难的事,”她毫不避讳地讲,“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拍出豆瓣Top250。但我依然会为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尽全力,哪怕未来可能囿于现实困境而选择其他谋生方式——不过那都是后话啦,现阶段就是先把研究生课程好好学习、好好创作吧!”


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土豆学姐想说:“希望大家能够在大学四年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并为之努力。可能我们前十八年的目标都是进入一个好大学,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最后,土豆分享了一句她非常喜欢的语录,是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上的演讲,“‘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大胆去走你的路,相信你正走在最优的那个方向上,当未来某一天再回头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那么精彩,每一步都成就了如今的你。


“以及,人生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成功失败都是经历。就抱着一种玩家心态去体验就好了,不管你的人生剧本是好是坏,我们都可以靠自己的尝试去体验我们想要的人生剧本。”



文 | 周悦

编辑 | 韩佳玉


APPLY   NOW!

更多项目申请及奖学金详情,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项目官方网站

https://tiltingfutures.org/program/


项目申请链接  

https://apply.tiltingfutures.org/apply/

Tilting Futures 翘动未来创立于2008年,是专注于青年领导力赋能的国际教育非盈利组织,目前开放申请的行动实验室(Take Action Lab)项目,旨在通过一流的学术与实践项目,联接世界创新与变革领导者,培养新一代世界青年领袖以共同应对包括气候变化、疾病预防、改善教育和消除贫困等在内的全球性挑战。行动实验室项目周期为四个月,通过在不同发展中国家当地组织和社区的实地实习与实践,系统学习如何解决真实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Tilting Futures 与上百家慈善基金会及组织和个人保持紧密合作,为所有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申请人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资助。

点击查看更多项目信息

Tilting Futures
Tilting Futures(原Global Citizen Year)是一家专注青年赋能的国际教育非盈利组织,其通过一流的学术与实践项目,联接世界创新与变革领导者,培养新一代世界青年领袖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改善教育和消除贫困等全球挑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