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看看吧,这就是文革十年的真实生活!
百科
2025-01-23 11:27
浙江
来源:读史长知识
“文革”。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的政治运动。几十年过去了,当时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是怎样的呢?下面是记录某县文革期间的真实故事,虽然全国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总体的情况相差无几。
“四大武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从1966年起,从县城到农村(当时体制为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到处见到的是用白纸写上黑字的“大字报”,和大幅白纸黑字标语贴满墙。
批判会
从县领导、各局长、公社领导一直到大队干部,都被划为“当权派”或“走资派”。天天召开批判会,有县城、公社、大队的各级批判会,被批判者站在台上,头上戴着白纸长帽,在帽上写上骂人话语,由各派代表上台揭发批判。
批判以后,就宣布罢免他(她)的职务,并把“当权派”“走资派”扭送到全县去游街。然后有的就被下放到农村、工厂、农场劳动改造,接受工人、农民的再教育。
阶级dou争
家庭出身为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简称”五类分子”)的人,及其子女,是专政对象,也经常遭批判。
还要经常出义务工,监督下打扫卫生、修路等等。其日常生活行动受到严格控制,出村要向大队请假,要经常汇报思想。
语录满天下
从县城到小乡村的墙上,到处用白灰制成白壁,用红油漆写上毛语录。家家户户的大门口,都由大队出钱,用白灰制作成对联、横披,然后请小学教师用红油漆写上毛语录。从小学到中学读的就是毛语录。文件、信封、信纸上面,第一行都是印着毛语录。
广播
每天早上、中午、晚上三次的广播节目,开头播放的歌曲是《东方红》,结束时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
每天早晨,从县城到小山村,人们按单位、学校、生产队为组织,站在棋杆下,右手举起毛语录本,向毛主席席请示(今天我去做啥事情),晚上收工时也站在棋杆下向毛主席汇报一天的工作情况。(这个生活方式,坚持不长时间就没进行了)。
早请示,晚汇报,跳忠字舞:
为了表达对领袖的忠诚,还要经常跳忠字舞。
集体生产
粮食作物都由生产队集体种植,个人的自留地是绝对不允许种植粮食作物。个人的自留地只能种青菜。马铃薯、地瓜都是粮食作物,也是不允许在个人自留地种植的,一经发现就被宣传队组织人拔掉,还要被游街,批斗。
毛主席思想宣传队
当时的国家干部(工作队),通通称为毛主席名字命名的“毛主席思想宣传队”,都是长期吃住在各个大队,与社员同劳动,领导“抓革命、促生产”。
日常生活凭票供应
粮票、布票、煤油票、肉票、副食品票、香烟票、肥皂票......很多商品都要凭票供应
证明条通行全国
出门,去外地,一定要带“证明条”,一般都是由大队开具证明。如果公社的证明带在身上,就很派头了。大队的证明一般是这样写的:
兹有我大队社员某某某,男(女),现年xx岁,家庭出身贫农,政治清白,现由大队集体安排出外做工,请有关单位、旅社给予提供住宿方便,并给予大力支持。
文化活动
宣传队演革命样板戏和革命节目,到各公社、大队为社员演出。各公社、大队也有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演唱革命歌曲、舞蹈节目,由所在地小学老师编导节目。电影只有《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几部,后来就经常放映革命样板戏电影。
文革前的电影都被视为封资修的电影,是禁演的。
穿着
不管男女,只能按国家发给的布票(开头每人每年发3尺布票,后来到1970年增加到每人每年1丈布票),拿到县百货公司或公社所在地供销社买布。成年人做一件衣服或裤子就要6尺布。做外衣的布的颜色只有蓝、黑两种。衣服式样也只有中山装、汉装、青年装、军装。男女普遍穿手工制作的布鞋和解放鞋。穿皮鞋都是国家干部(拿公家工资的人)。
从乡下进城,年轻人喜欢背个军挎包,是最时尚的。
大队畜牧场
好多大队都有集体畜牧场,都是养猪。有时小猪死了,就很低的价格卖给社员杀来吃。
妇女耕山队
一般的大队都有一个妇女耕山队,由整个大队的女劳力组成,开荒种农作物,也是记工分。
知识青年农场
县有五四知青场,各公社也有知青场,有宿舍、食堂,吃住、劳动都在场部。高中、初中毕业生,一毕业就安排到各知青场去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每月由县知青办发给基本生活费15元补贴。(农户的毕业生回原籍参加生产队劳动。)
学习班
那时的学习班,不是纯粹的学习,而是非法拘禁。被通知去学习班的人,有走资本zhuyi道路(不参加生产队劳动而外出做工又称搞副业)的人,有教师、干部,以及家庭出身不好(家庭成分地主、富农、商业等)的农民等等人群。
一般的学习班都放在边远的大队,白天劳动,晚上学习毛语录。经常还要写检查,汇报思想。
开会
那时候人都不敢不去参加开会,因为大队召开群众大会,都是贫下中农参加,也叫革命群众。“五类分子”及其子女是不能参加各种会议的。不能参加会议的人,经常要多负担义务工。没办法,社员还是无奈地积极参加群众会。
县里经常要召开大规模的“四级干部大会”(县、公社、大队、小队四级干部),在机关礼堂开会,在县招待所吃住,吃饭也是定量。
农户的按劳分配
农村的农民叫做“社员”,每天按时出工、收工。每个大队分若干小队(又叫生产队),设小队长,记工员。
社员又分全劳力、半劳力,18岁以下、60岁以上为半劳力。每天晚饭后,大家都要去生产队里记工评分,劳动一天记个圆圈,半天就在圆圈中划条斜杆。
一般劳动一天,全劳力10分,半劳力就5分。到了年底,由大队会计来生产队为社员核算工分,劳力定年基本分。应负担的义务工,没有劳动力的户要交多少钱。
分配粮食时,全年在生产队劳动的劳力会合算,出去搞副业和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分粮食时经常受歧视。
购物
县城只有一个国营的百货公司,一个城关供销社,一个饮食店。每个公社有一个供销社,以各大队设一个代售店。一般物资都是凭票供应。
城里只有一个理发联社,去理发要先买票排队(理发2角)。
居民户
居民户比农户的地位要高些,子女工作由国家安排(上山下乡插队后也先后回城安排),粮食每月凭粮证到粮站购买(大米成人月/28斤,每斤/1角4分)。
节日时,由食品站发给肉票供应2斤猪肉(猪肉每斤7角4分)。
抽烟
农民一般都是抽土烟丝和“丰产牌”(一包7分),一般通行的“鹭江牌”一包1角3分。县领导一般抽最好的烟也就是“大前门”4角。县里有的局级领导也常年抽“鹭江牌”烟。
农村的尿壶
广大农村,家家户户,每个房间都配备一个陶质尿壶,睡觉后,到了半夜尿急,下床提起尿壶就方便。可是污染了房间,臭不可闻。
吃饭
城乡大部分人都要吃地瓜、米,连居民户到粮站凭粮证买米,也要搭配地瓜。社员家里,用米和地瓜做饭,没有米时就全吃地瓜。
缝补服装也时尚
不管男女,衣肩破了,请制衣师傅补一大块,也感觉挺好。裤子的膝盖和臀部的部位破了,就请制衣师傅贴一块新布在裤里面,用缝纫机钉一圈又一圈,犹如树的年轮,还觉得挺时髦。
照明
当时,全县大部分大队都没有电灯。大队开群众大会或有文艺晚会就用汽灯,汽灯好亮,可以把整个会场照得如同白昼。农民走夜路就点火篾,手电筒还不是人人都有。
农民家里普遍用简易的煤油灯,有灯罩的“泡灯”还算高档灯。
最常用的通讯工具
家里有人出门,一到外地,第一件要办的事,就是先写一封信向家里人报个平安。
年轻人恋爱时写情书,就是靠写信,寄一封平信8分,挂号信2角。
电话当时只一个大队一部电话,那电话是用手摇的。电话打到本公社内,可以在大队打,如果打长途,就要去公社邮电所打。
电报,有急事要通知在外家人,就去公社邮电所发电报,按字计费。
人们最羡慕的单位
在公社所在地,人们最羡慕的单位是供销社。在供销社的工作人员,不但购物方便,而且买货比别人便宜,还可以买到别人买不到的凭证供应的物资。
晓丽有话说
以时代女性的视角关注、品评普通人的情感以及日常生活世界,每天更新,只发精品,拒绝糟粕。
最新文章
中南海里的那些高干子女们
1959年林彪任国防部长,还任命了十位副部长,他们都是谁?
1967年的“七二〇事件”真相解密
讽刺官场微小说:回乡
正部级官员赴美治病,感叹人生只是一套戏装!
被捕之后的王洪文(附史料照片)
荣智健:我的父亲荣毅仁
只有傻子能治骗子,笑抽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他坚决要求辞去军职,“文革”让他明白,“军权,那是玩火
一个内斗大省的爆笑往事,醉了!
罕见的私密照片,很少人见过!
谁编的神段子,笑得扶墙!
江青为什么出狱后反而自杀了?
30多年来,养老口号的“神奇”变化,心情有点小复杂!
掀起全国知青返城大潮第一人!
晨起这4个表现都好,你的身体可太好啦
笑傻了!承包你一周的笑点!
这份县委书记的受贿清单,让人开了眼界
秦城监狱里的“两案”主犯们,谁最难管?
八一厂十朵金花,如今都怎样了?
今年最扯淡的歪理,太透彻了!
"背下来,骂人不带脏字 怼人怼到爽"
给大家拜年了!
文革后邓小平为何重判聂元梓?
风云人物毛远新的沉浮一生
“一日夫妻百日恩”的后半句才是重点
民国第一尤物的红颜悔
当年给毛主席“告御状”的那个人,现在怎么样了?(附视频)
河南人与山西人抬杠,笑晕了!笑晕了!!
搅动了一代人的的手抄本《少女之心》,到底写了什么?
清醒透彻的扯淡,胜读十年书!
华国锋晚年透露的秘密
票证大全,一代人的生活记忆
我们该如何度过以后的衰老岁月?
当代酷吏傅政华!
败退到台湾的高官太太们,都经历了什么?
中文6级听力,把老外虐成表情包,哈哈哈
看看吧,这就是文革十年的真实生活!
刘诗昆回忆往事,信息量很大!
严慰冰给叶群写匿名信始末
吃饭有风险,抽烟需谨慎!
一个大汉奸,为何8个女人都对他生死追随?
倾城的美貌,悲惨的命运!
上海文革“抢房”中的众生相
这些笑话,让你看懂不一样的人生
中南海文革受害第一人
高岗自杀始末,是谁给了安眠药?
毛远新回到北京读书的历史真相
这月工资已到账,笑死朋友圈!
人在官场中,背手有学问!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