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毛远新回到北京读书的历史真相
百科
2025-01-21 11:26
浙江
来源:选自《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谈录》
作者:
朱旦华口述,马社香整理
毛远新回北京读书的历史真相
笔者
(马社香)
:
朱老,您和毛泽民只有毛远新一个孩子,和方志纯又没有再生孩子,怎么舍得把毛远新送到他大伯身边?
朱旦华:
你一定看到社会上一些文章,有的说因为我再婚,有的诬蔑我跪倒在毛主席面前“托孤”,全都是胡扯。
我和方志纯于1949年端午节在北京结婚,远新从南昌重回北京育英小学读书是1951年10月,与我再婚没有关系。
至于“跪倒”“托孤”之说,连作者自己都承认,是为了更能吸引读者而编造的情节。
朱旦华
上个月你来采访,我告诉过你,我和老方结婚后1949年6月抱着一岁多的方荣欣南下到南昌。远新是在北京育英小学7月底期末考试后,与方玲芝一起由警卫员从北京送到南昌的。
那时干部还都是供给制,孩子平日吃住在南昌八一保育院,星期天才能回家。远新分在保育院大班,每天早上由保育员送到附近的法院前小学上学,中午下课再回到保育院。
法院前小学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所旧学校,条件比较差,一间教室两个班共用,每班只上半天课,加上老师、同学都讲南昌话,远新听不懂,这和北京育英小学没法比。
育英小学是随党中央从西柏坡迁到北京的,学校的老师都是组织上选派来的,对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尽职尽责,关系非常融洽。
班里的同学,大多是从延安中央托儿所一起长大,一起经过长途跋涉到西柏坡,又一起进京的小伙伴。所以,远新总缠着我,吵着要回北京育英小学读书。
1951年9月底,我到北京参加全国妇联会议,带远新到了北京。在开预备会期间,康克清大姐一见,摸着远新的头说:“开会你带个孩子不方便,孩子住我家吧。”当天,远新就跟康大姐去了朱老总家,每天吃住在“爹爹”(孩子们都这么称呼朱总司令)家里。
几天后,康大姐又带远新去看毛主席。在主席家里,远新和李讷年龄差不多,两个孩子在主席身边跑前跑后,叽叽喳喳有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把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家中宁静压抑的气氛全打破了。主席从康大姐那里得知远新是随我来北京开会,抓住远新的小手问长问短。
10月12日全国妇联会议结束。我临行前去中南海,先到总司令家接了远新,再带着他去看望主席,准备将远新带回南昌。
主席一家见我来了都很高兴,主席亲切地问了南昌一些情况,当谈到学校教育时,我讲了远新读书的法院前小学状况,比北京育英小学条件差多了,说孩子想回育英小学读书。
主席望着远新说:“住在我这里会成为温室的花朵,还是跟妈妈回南昌,可以经风雨见世面。”
远新急了,大声抢白道:“我又不住你这里,我住在学校,怎么是温室的花朵呢?”
主席故作严肃地问:“嗬,你知道什么叫温室的花朵吗?”
远新摇摇头:“不知道。”又噘着小嘴嘟囔了句:“听你的意思,反正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一句话,引得主席哈哈大笑。
江青把我拉到一边,轻声地说:“自从岸英牺牲后,几乎没见主席笑过,今天是头一次看见他笑得这么开心。主席很喜欢这个孩子,就把他留在这儿吧,可以常和主席说说话,主席的心情会好得多。”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第一次见到江青,她穿着蓝色的布拉吉,温文尔雅,善解人意,给人感觉很娴静。江青认为远新留在北京,能冲淡家中悲凉的气氛,对改善主席的心情有好处。
我朝主席望去,他坐在藤椅上,把远新搂在胸前,把孩子的一只小手放在他宽大的手掌中,两人好像继续谈着什么。我想了想,觉得江青说的也有道理,就对她说:“由主席定吧。”
江青回过头对主席说:“既然孩子想回育英小学,就让他留在北京吧。”
主席抬起头望着我,显然是在征询母亲的意见,我微笑着轻轻仰了一下头,表示由主席决定。主席在孩子肩膀上拍了一下,说:“那就留下吧。”
远新重新搬回到育英小学住下,周末同姐姐李讷一起回到主席身边。那时干部还是供给制,子女读书不用自己花钱,我就把远新留在北京,一个人回南昌了。每逢学校放寒暑假,主席就会派人送远新回南昌;开学前,老方又派人把他送到北京。
笔者:
1955年7月干部实行工资制后,您给毛远新寄过学费和生活费吗?
朱旦华:
主席不同意,说泽民牺牲了,远新就是自家的孩子。
毛远新回到我身边
笔者:
“文革”十年中,您见过毛远新吗?
朱旦华:
没有。由于“新疆叛徒集团案”我被审查了八年。按照组织原则,作为有亲属牵连的领导干部,必须回避。我们一直没能见面。
1988年3月,杨尚昆当选为国家主席。我和杨主席1947年在西柏坡就熟悉,那时他在中央办公厅当主任,我在中央妇委工作,经常见面。
他当选国家主席后,我给他写了封信,提出我的儿子在秦城监狱关押十多年了,身体不好,希望能让他出来得到及时医治。
杨主席对远新也很熟悉,可以说是看着他长大的。我不知道杨主席收到信后有何想法,但很快看见他签署的“同意在南昌保外就医”的批示。
1989年3月17日,远新来到南昌,住在省公安厅招待所,我当天就赶到招待所去看他。当年二十几岁的小伙子,现在已年近半百。我极力忍着泪水,喊了声“远新……”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远新穿着一身旧军装,大步向我走过来:“妈妈,您来了?”
我仔细打量着他,不卑不亢,话不多,显得十分坦然,微笑着,长时间紧紧握着我的双手。看得出,他还和过去一样,只是脸上多了些皱纹。他的心态好,也让我放心了。
朱旦华
笔者:
你们当时都谈了些什么?
朱旦华:
当天没谈什么。也不知道谈什么好,你很难理解我们当时的心情。后来江西省政府给远新分配了一套住房,不远,他经常来看我,还到医院去看望方老。我们相互间对关心的问题才谈得多了。
笔者:
他知道“文革”中您和方老受迫害的经历吗?
朱旦华:
知道一点,但不具体。后来远新告诉我,大约是在1967年年底或1968年年初,主席要汪东兴带他到游泳池去见老人家。当时,主席对他说:
“中央专案组给我送来一份材料,说根据查到的档案证明,1946年从新疆回到延安的人都叛变了,包括你的母亲朱旦华和方志纯。中央已经决定正式立案审查。”
远新一听,当时就蒙了,心里很紧张,问:“那我呢?我也是一起从新疆监狱出来的。”
主席说:“你一个娃娃,小萝卜头,没有你什么事。”
远新走出客厅,汪东兴正在值班室等他。汪东兴说:“主席都给你讲了吧?”远新点点头。
汪东兴说:“前天,中央碰头会正式决定立案审查新疆一案。我向主席建议是不是给你打个招呼,主席就要我找你来。按党的组织原则,你应该怎么办,你知道吗?”远新点点头。
汪东兴接着说:“你一定要服从中央决定,和他们划清界限。这是对一个共产党员党性的考验。”说着,汪东兴又拿出一包材料交给他,说:“你回去认真看看。”远新点点头,接了过去。
毛远新
笔者:
汪东兴的谈话是代表中央、代表组织对毛远新提出要求吗?
朱旦华:
我想应该是这样。后来我问过远新,主席当时还说什么了,远新说就那么几句,再没多说就要他走了。那时他在周总理身边担任联络员,具体分管东北三省的联络工作。
他回到自己房间打开那包材料,全是江西一些群众组织揭发批判方老的材料。其中有宣称方志纯是叛徒的材料,但没有远新最想知道的新疆一案的具体材料。
过了几个月,大概是1968年5月,周总理找他去,说:“中央决定你去辽宁工作,不再继续担任联络员。”并把一份刚刚印出来的中央文件递给他。
那是中央关于成立辽宁省革命委员会的文件,远新第一次看到他是省革委会副主任,算是军队参加革委会“三结合”的干部。
毛远新(后左)
但是,那份文件中央的批语中,首先点名批判的是马明方。在远新的印象中,马明方是原东北局第三书记,东北局当时已撤销。
远新在担任总理联络员期间,经手过辽宁的很多材料,并没有多少涉及马明方的事。远新问总理:“在辽宁为什么点马明方的名?”
总理说:“在中央专案组,马明方专案就是指新疆叛徒集团案。”
远新说:“中央要我去辽宁工作,在辽宁又点名批判马明方是叛徒,我也是跟马明方一起从新疆监狱出来的,我怎么办?”
总理心里明白,远新嘴上说的是他和马明方的关系,实际上是说他和我及老方的关系,他到辽宁工作有不便之处。总理想了一下,说:“这样吧,在讨论有关涉及新疆问题干部时,你都采取回避。”
然后,总理又笑着说,“其实,你到延安的时候,还是个娃娃,送进丑子冈同志管的中央托儿所嘛,没有你的事。”
远新后来就是采取回避的方式,在省委研究马明方问题时,包括沈阳空军涉及吕黎平同志、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涉及白大方同志,他都按总理交代的方式,找借口回避了。
总理心里明白,远新是找借口问新疆一案,实际是关于我和老方的结论问题。总理在电话中说:
“新疆一案中央还没有最后结论。你一定要相信党,相信群众,相信这个问题会解决的。”……
后面的事你都知道了。
1959年夏在庐山。左起:江青的护士、江青、朱旦华、李培君(庐山管理局书记楼绍明之妻)
毛远新去新疆扫墓所思
笔者:
您曾经说过,毛泽民给儿子起名远新,既符合韶山毛家祖谱的牒序“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的“远”字辈,又要他记住,他出生在遥远的新疆。是否可以说,新疆是他的第二故乡?
朱旦华:
新疆不仅是远新的第二故乡,也是他父亲毛泽民工作、战斗、最后牺牲的地方。他父亲的墓地就在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中。
1983年,在烈士牺牲四十周年时,我去新疆扫墓,见到了许多当年一起在新疆工作、战斗,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样遭受迫害的战友;见到了当年那些我手把手教他们识字、唱歌,饱尝新疆铁窗之苦的孩子们。
当那些孩子按照1946年返回延安的照片,在各自位置站立拍照时,我的心突然激烈颤动,在后一排我最熟悉的那个位置上,少了我的儿子远新。
1983年他正在秦城监狱关押。我的心不由得一遍遍呼唤:远新,我的儿子,你何时能重返新疆?何时能再为你的父亲,一位忠贞不渝的老共产党员扫墓啊!
毛泽民、朱旦华和毛远新
笔者:
我查阅一些报刊资料,毛远新于1975年9月去过新疆为他父亲扫墓。
朱旦华:
是的。远新第一次去新疆扫墓是在1975年,那次是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他是作为中央代表团副团长前往新疆的。远新对我讲过,在他离开北京的前一天,毛主席曾对他说:“你,代我在泽民的坟前放一束花。不要说。”
中央代表团在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集体扫墓献花后,远新又单独去了次陵园,在他父亲的坟前恭恭敬敬献上一束鲜花,他站在墓碑前,心中默默地说:“爸爸,主席一直在惦念着您,这束花是主席托我代他献给您的。”
2000年夏,远新偕妻女再次去新疆为父亲扫墓。他从新疆回来后对我说,在纪念馆,看到陈列的文物中,有当年国民党给他父亲判罪文件的图片,上面清晰地写着罪名是“危害民国”四个字,他不由自主地浑身颤抖了,眼睛模糊了。
我心里明白,远新当时一定联想到他自己的判决书上所列罪名:“阴谋颠覆政府”。远新当领导干部时,毛主席还在世……
2003年9月,是他父亲与陈潭秋、林基路烈士牺牲六十周年,受自治区党委的邀请,远新第三次去新疆。他还应自治区党史办约稿,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墓碑前的思念》,这是他至今公开发表的唯一一篇文章。文章寄出前,他把文稿给我看过,征求我的意见。
(朱老起身,从书桌左侧一堆材料中翻出文稿,递给我。)
笔者:
您看后作了修改吗?
朱旦华:
没有,一个字也没改。文稿中新疆监狱中那些事,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他小时候我经常讲给他听的。文中引用主席对他说的那些话,在延安时主席就亲口对我讲过。远新把这些内容合在了一起。每读一次,我都忍不住掉泪。今天,请你再给我读一次吧。(详见原书)
“捍卫真正共产党人的信仰,永不改变。”这就是毛泽民烈士当年被敌人杀害的根本原因,也是当年我们在新疆监狱,面对敌人酷刑,顽强坚持斗争的根本原因。革命队伍中也有少数人,像徐梦秋、刘希平等人,放弃了真正共产党人的信仰,改变了信仰,最终成为可耻的叛徒。
笔者:
您后来再去过新疆吗?
朱旦华:没有。年纪大了,行动不便。
远新后来多次去新疆,为毛泽民烈士故居的修缮改造,他花费了不少精力。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支持下,终于改建好了,现在已经成为乌鲁木齐市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在朋友们的赞助下,远新请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的教授,为他父亲制作了一尊铜像,赠送给故居纪念馆。剩余一点钱,他全用于定制纪念邮折。
毛主席和李敏、李讷、毛远新
李讷、汪东兴来家中做客
笔者:
改革开放后,毛主席的孩子来过您家吗?
朱旦华:
李敏身体一直不好,很少到外地。李讷来过两次。
我1997年从江西省政协离休。就在这年9月,李讷和她的丈夫王景清去井冈山学习参观,下山后专门在南昌停留一天,来我家做客。1992年李讷曾来过南昌,探望过我和远新。
记得1997年那天,李讷一进门,还是像小时候一样,亲热地叫“婶婶”。李讷穿戴极为朴素,一件灰白色的确良衬衫,黑布裤子,和南昌街头退休女工穿戴没啥区别。我笑着说:
“李讷,你走到南昌街头,不要说你是领袖的女儿,就说你是北京来的干部,看衣服,谁都不会相信。”
李讷笑着说:“那才好哪。父亲就会夸奖我艰苦朴素及格了。”李讷三句话离不了艰苦奋斗。
在李讷的思想和生活细节中,父亲的影响非常深远。1987年我到北京开会,去过李讷家,一套普通两居室寓所,李讷高兴地向我介绍丈夫王景清,说他是家里“大师傅”,自己是这个家的“清洁工”。
当时她家没有请保姆,烧饭做菜,王景清全包了;打扫家里卫生,则是李讷的活。平民生活,透着无穷的爱意。
李讷比远新大半岁多,身体不是很好,体虚多病。只要身体能支撑,凡是父亲生活过的地方,她都要去瞻仰,重新沉浸在父亲指点江山鏖战南北的岁月之中。西柏坡、延安、保安、五台山、南街……
李讷夫妻都去了,这年又到井冈山来了。我们很自然地谈到韶山、井冈山、延安,感慨尤多。
接着谈到李讷的工作。李讷轻轻地说,党中央和江泽民总书记都非常关心她的身体和工作,多次请人转告问候。可她在单位里不好说话,基本上处于病休状态。
“怎么呢?”我不明就里。
“你想,爸爸是开国领袖,妈妈是反党集团的头子。我一开口,说不好就出错,叫其他同志为难。”
原来是这么回事。昔日主席怀抱里的“红色公主”已发福了许多,可一开口那独特的语言,深深留下了过去“调皮”的身影,遗传了父亲毛泽东自然而深刻的幽默。
李讷前额高高的、宽宽的,我情不自禁地望了一眼客厅挂历——毛泽东主席正站在天安门城楼挥举着巨手,那又高又宽的前额,又圆又厚的下巴,目光深邃而慈祥。父女俩长得真像啊。
那天我和李讷共进晚餐,突然感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多重涵义。
李讷走后不久,我家又来了一位北京客人,他就是汪东兴。
汪东兴是江西弋阳人,方志纯的老乡和老战友。他比方志纯小11岁。1932年赣东北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他刚满16岁就入党参军。
1933年,邵式平、方志纯带着赣东北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支援中央苏区,就是方志纯见毛主席那一次,汪东兴当时就在第十军中,不久任排长。
1946年,新疆监狱同志回延安,方志纯分配到中央社会部二室任主任,那时汪东兴是中央社会部三室副主任。
1958年汪东兴从毛主席身边下放到江西任副省长兼农垦厅厅长。1959年庐山会议,他和方志纯共同负责大会保卫工作,汪东兴和老方的战友情谊应该是比较深厚的。
我和汪东兴在延安、西柏坡和江西工作时期,也是比较熟的。
老方病重故去多年,汪东兴1997年回家乡休养,终于整理了一些冗务,前来表示慰问。故人相见,别来无恙。
汪东兴于1961年第二次庐山会议后重新回到中央警卫局,回到毛主席身边。
汪东兴(右)和毛主席
1966年5月,汪东兴续杨尚昆后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不久兼任中央警卫局局长,直接主管八三四一部队,1969年九大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3年十大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6年10月,他积极参与对“四人帮”的抓捕行动,远新也在同一天被“保护审查”。
1977年8月十一大,汪东兴被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不到两年半时间,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批准汪东兴辞去政治局常委、副主席职务。
辞去党的副主席十七年的汪东兴,精神良好,坐在我家陈旧的沙发上,嘘寒问暖,述说旧情。他告诉我,1995年9月,他和妻女去了一次韶山。韶山管理局和韶山市领导接待得很热情很周到。
汪东兴一家参观了故居、铜像广场和纪念馆、滴水洞一号楼、毛泽东图书馆基地、毛泽东纪念馆文物库房和遗物展等。
汪东兴留给韶山的题词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毛泽东《七律·到韶山》的名句……
那天,我和汪东兴在客厅合了一张影。
毛远新
毛远新的新生活
笔者:
汪东兴来的1997年,毛远新生活得怎么样?
朱旦华:
1996年远新全家迁入上海市政府分配的新居,远新的工资从1993年的600元涨到了2001年1月的1600元。
2001年2月,远新年满60岁,结束了八年研究所工作正式退休了。所领导曾多次表示,希望他能返聘继续工作。
受病痛折磨多年,远新需要认真治疗。所里为他举行了欢送会,从上到下对远新所做工作做出很高评价。
上海市民政局为远新办了烈属待遇,每年春节,区民政局和街道居委会都派人前来慰问,在家门口贴上“光荣之家”条幅。
远新重新工作的单位是家国有企业。按照企业高级技术职称职工退休的标准,远新每月领取1080元的养老金,后来涨到1600元。现在又涨到2200余元。但物价也涨了许多。
晚年朱旦华
我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今年4月远新做了两腿股骨头手术,行动方便多了。他准备以南昌为主要居住地,照顾我。
远新的女儿莉莉早已从上海大学美术设计班毕业,与一个高大英俊的小伙子结婚三年了,小夫妻恩爱孝顺,使远新能够安心留在南昌。
晓丽有话说
以时代女性的视角关注、品评普通人的情感以及日常生活世界,每天更新,只发精品,拒绝糟粕。
最新文章
中南海里的那些高干子女们
1959年林彪任国防部长,还任命了十位副部长,他们都是谁?
1967年的“七二〇事件”真相解密
讽刺官场微小说:回乡
正部级官员赴美治病,感叹人生只是一套戏装!
被捕之后的王洪文(附史料照片)
荣智健:我的父亲荣毅仁
只有傻子能治骗子,笑抽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他坚决要求辞去军职,“文革”让他明白,“军权,那是玩火
一个内斗大省的爆笑往事,醉了!
罕见的私密照片,很少人见过!
谁编的神段子,笑得扶墙!
江青为什么出狱后反而自杀了?
30多年来,养老口号的“神奇”变化,心情有点小复杂!
掀起全国知青返城大潮第一人!
晨起这4个表现都好,你的身体可太好啦
笑傻了!承包你一周的笑点!
这份县委书记的受贿清单,让人开了眼界
秦城监狱里的“两案”主犯们,谁最难管?
八一厂十朵金花,如今都怎样了?
今年最扯淡的歪理,太透彻了!
"背下来,骂人不带脏字 怼人怼到爽"
给大家拜年了!
文革后邓小平为何重判聂元梓?
风云人物毛远新的沉浮一生
“一日夫妻百日恩”的后半句才是重点
民国第一尤物的红颜悔
当年给毛主席“告御状”的那个人,现在怎么样了?(附视频)
河南人与山西人抬杠,笑晕了!笑晕了!!
搅动了一代人的的手抄本《少女之心》,到底写了什么?
清醒透彻的扯淡,胜读十年书!
华国锋晚年透露的秘密
票证大全,一代人的生活记忆
我们该如何度过以后的衰老岁月?
当代酷吏傅政华!
败退到台湾的高官太太们,都经历了什么?
中文6级听力,把老外虐成表情包,哈哈哈
看看吧,这就是文革十年的真实生活!
刘诗昆回忆往事,信息量很大!
严慰冰给叶群写匿名信始末
吃饭有风险,抽烟需谨慎!
一个大汉奸,为何8个女人都对他生死追随?
倾城的美貌,悲惨的命运!
上海文革“抢房”中的众生相
这些笑话,让你看懂不一样的人生
中南海文革受害第一人
高岗自杀始末,是谁给了安眠药?
毛远新回到北京读书的历史真相
这月工资已到账,笑死朋友圈!
人在官场中,背手有学问!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