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总结 | 循环系统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太赞了

健康   2024-09-30 19:02   山西  

  • 心脏大血管基本病变主要包括有心脏形态与大小异常、心包异常及肺循环异常。



心脏增大

左心室增大


常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扩张型心肌病及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左心室增大可表现为向左、向下、向后隆突。后前位:左心室段延长,心尖向左、向下延伸,心腰凹陷,心影呈“靴形”。左前斜位:心后缘下段向后、向下膨突,或与脊柱重叠。CT扫描示左心室增大。


 左心室增大X线图像


a. 后前位片示心影呈靴形(或称主动脉型)


b. 左前斜位片示心后缘下段与脊柱重叠(箭)


左心室增大CT图像


右心室增大


常见于二尖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狭窄、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等,右心室增大可表现为向上、向前和向两侧隆突。后前位:心腰平直或隆凸,肺动脉段突出,心尖上移,心影呈“梨形”。CT扫描示右心室增大。


右心室增大X线图像


a. 后前位片示肺动脉段突出,心尖上移,心脏呈二尖瓣型 


b. 右前斜位片示心前缘下段向前膨隆,心前间隙消失


右心室增大CT图像


左心房增大


常见于二尖瓣病变、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左心衰竭。左心房增大可表现为向后、向右、向左和向上隆突。后前位:左心缘肺动段下方呈凸出影、左心房向右膨出,使右心缘出现另一弧弓,形成“心后双房影”。左前斜位:心后缘向上隆凸,可与脊柱重叠,左主支气管上抬。右前斜位:食管下段压迹加深,心后间隙变窄或消失。CT扫描示左心房增大。


左心房增大心三位片


a. 左前斜位片示心后缘向上向后膨突,左主支气管抬高(箭)


b. 后前位片显示心后双房影


c. 右前斜位片示心后缘向后膨突,食管压迹明显加深


左心房增大CT图像


右心房增大


常见于右心衰竭、房间隔缺损及三尖瓣病变等,右心房增大可表现为向右、向前和向上隆突。


心脏外形异常

二尖瓣型


以右心室增大为主。心影呈梨形,有肺动脉段凸出、左心缘圆隆、主动脉球缩小或无改变。常见于二尖瓣病变、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等。


主动脉型


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心影呈靴形,左心缘下段向左扩展、隆凸,心尖向左下移位,心腰凹陷,主动脉结增宽、迂曲。常见于主动脉瓣病变、高血压心脏病、主动脉缩窄等。


普大型


常见于心包积液、心肌炎、全心衰竭,心脏向两侧均匀或不均匀增大,肺动脉段平直,主动脉结可无改变。


 普大型心脏X线图像正位片显示心脏普遍增大,心胸比率大于0.5,为全心衰表现 


心包异常

正常心包X线平片不能显示,CT扫描呈1-2mm厚的弧线状软组织密度影,其内见低密度脂肪影,MRI在SE序列上呈线样低信号,周围有高信号脂肪衬托,厚度不超过4mm。


心包积液


正常心包腔内有少量液体,如液体量超过50ml,为心包积液。中等量以上X线检查可显示,表现为心影向两侧普遍增大,如烧瓶状,严重者可呈球形,透视见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超声、CT和MRI均对心包积液检出敏感。CT表现为心包腔增宽,其内呈水样密度。在MRI上,T1WI多呈均匀低信号,T2WI上多为高信号。


心包积液X线图像正位片示心影向两侧扩大,心影呈烧瓶状


心包积液CT图像


a. 心脏外缘水样密度影为心包积液,合并两侧胸腔积液 


b. 心包积液,伴部分心包增厚


心包增厚


X线检查见心缘异常,以及其引起的上腔静脉增宽、肺淤血等间接征象,透视见局部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CT、MRI均可直接显示增厚的心包。


心包增厚CT图像心影周围为增厚的心包,为软组织密度


心包钙化


X线检查见蛋壳样钙化包绕心影。CT表现为心包区呈线样或蛋壳样均匀密度增高影、边缘清晰。MRI表现为线条样无信号或低信号区。


心包钙化CT图像心影后方弧形高密度影,为心包钙化

肺循环的异常

肺循环与心脏相通,因此心脏疾病必然导致肺循环的异常改变,常见的有肺充血、肺少血、肺动脉高压、肺静脉高压等。


肺充血


即肺循环血量增加,多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主要表现为肺动脉扩张,肺纹理增粗、边界较清,肺动脉段膨隆,肺门增大,若右下肺动脉管径大于15mm,呈“肺门截断”现象,主要见于肺动脉高压,如肺源性心脏病;如见“肺门舞蹈”征,即肺门血管膨胀性搏动增强,则多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肺充血X线图像正位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两侧肺门增大


肺少血


指肺循环血量减少,多见于先天性右心系统阻塞性疾病,如肺动脉瓣狭窄、法洛四联症等。主要表现为肺纹理稀少、变细,肺门影缩小,右下肺动脉变细,肺野透光度增高。


肺少血X线图像正位片示两肺纹理明显减少,两侧肺门缩小


肺动脉高压


指肺动脉收缩压增高,主要是由肺动脉血流量增加、心排血量增加、肺小动脉阻力增加及胸、肺疾病(如胸廓畸形、肺纤维化、慢支炎)等引起。主要表现为肺动脉段膨隆、肺门区血管增粗,右下肺动脉管径增粗,常大于15mm,可伴有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高压X线图像正位片示心脏增大呈“二尖瓣型”,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明显增粗


肺动脉高压CT图像CT横断面示肺动脉干及右肺动脉管径明显增粗,并大于同层面主动脉管径


肺静脉高压


指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压超过10mmHg,如超过25mmHg时血浆外渗则会引起肺水肿。主要由左心房阻力增加(如二尖瓣狭窄)、左心室阻力增加(如主动脉瓣狭窄)、肺静脉阻力增加(如肺静脉狭窄)等引起。


肺淤血


由于肺静脉回流障碍,致肺毛细血管扩张、淋巴回流受阻,见于二尖瓣膜病和左心室衰竭等疾病。主要表现有肺门影增大、模糊,肺野中外带、双上肺纹理明显增多,边缘模糊,呈网状改变。


间质性肺水肿


由于肺毛细血管内的血浆较大量渗透到肺间质所引起的肺水肿。主要表现为肺门轮廓不清,肺纹理模糊,肺野密度增高,肺野内可看到细小网状影及小叶间隔线。


肺泡性肺水肿


表现为两侧肺野内见大片阴影,边缘模糊,内中带较多,典型者呈两侧对称分布,表现为蝶翼状,常见于急性左心衰竭和尿毒症。


 肺水肿X线图像正位片示双肺呈大片阴影,右侧较明显,心影亦见增大


 肺水肿CT图像

来源丨新乡医学影像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平台主要分享医学影像科普、影像解剖、影像基础,影像技术,影像诊断,影像期刊,影像指南,影像会议,影像资讯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