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及相关资料展示:
女性,31岁,慢性头痛。
行颅脑MRI平扫+增强扫描
上矢状窦内有一局灶性异常信号灶,信号强度与脑脊液相当。
增强扫描大部分无明显强化,表现为“充盈缺损”征象,其内部可见一小的局灶性强化。
巨大的蛛网膜颗粒
脑蛛网膜在硬脑膜构成的上矢状窦附近形成许多绒毛状突起,突入硬脑膜窦内,称蛛网膜颗粒。
蛛网膜颗粒常发生于上矢状窦、横窦,经常被误诊为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
3D 增强 MPRAGE 成像可清晰地显示该特殊结构。蛛网膜颗粒产生静脉高压的症状(继发于部分静脉窦闭塞)是十分罕见的。
当蛛网膜颗粒直径大于1.5cm时(通常为 0.5-1.5cm),可称之为巨大蛛网膜颗粒。
临床表现:无症状
诊断要点:
为液性信号结构,T1WI、FLAIR中信号略高于脑脊液,T2WI与脑脊液等信号。
颗粒内部可见一高信号的管状结构,为穿通静脉;
该颗粒可突入静脉窦,产生一个“充盈缺损”征象;
有时甚至能压迫颅骨,可使颅骨内板成扇形。
鉴别诊断:
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硬脑膜动静脉瘘;蛛网膜囊肿;表皮样瘤;嗜酸性肉芽肿。
治疗:
无需治疗,蛛网膜颗粒为正常结构,切勿误诊为静脉窦血栓形成。
颅内蛛网膜颗粒是一种正常的解剖结构,是蛛网膜突入到硬脑膜静脉窦内形成的绒毛状或颗粒状突起,脑脊液经此吸收循环。较大的蛛网膜颗粒可使局部静脉窦或颅骨外压性改变,即蛛网膜颗粒压迹,头颅影像检查时容易将其误诊为病变。
正常的蛛网膜颗粒于出生前后1~2个月在上矢状窦、矢状窦旁、横窦等处已开始形成,出生后随着年龄增长和脑脊液压力的持久作用而逐渐发育、生长。蛛网膜颗粒的分布在矢状窦旁、大脑纵裂两侧、上矢状窦及大脑上静脉末段最多见,在脑膜中静脉窦和横窦次之,在乙状窦、大脑半球背外侧面和小脑半球上部很少见。上矢状窦蛛网膜颗粒以上矢状窦中部和大脑大静脉窦腔开口处最多见。颅后窝蛛网膜颗粒则以窦汇两侧小脑下静脉在横窦的开口处最多见,由此点向两侧逐渐减少。
蛛网膜颗粒压迹通常位于中线两侧20~30mm,呈圆或卵圆形,直径多为2~4mm,老年人有时>10mm。
头颅X线平片或CT扫描可见局灶性骨密度减低区。
MRI表现包括:
①可呈柱状、乳头状及山丘状形态, 边缘清楚;
②颅骨弧形隆起, 颅板变薄;
③多位于顶前1/3区, 极少跨越冠状缝;
④局部头皮组织的厚度和MR信号正常;
⑤周围可见较小的蛛网膜颗粒压迹,不存在异常血管流空信号;
⑥在不同的MR脉冲序列中均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信号强度接近脑脊液信号,基底部与蛛网膜下隙紧密相连或相通。在静脉注射钆对比剂后增强扫描时蛛网膜颗粒无强化表现。
再看几例
右侧横窦多个蛛网膜颗粒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