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周总理的一次撂挑子,想要辞职不干。
1958年南宁会议,毛主席严厉批评周总理,总理接连做了三次检讨,主席都不满意,他一度想要辞职,毛主席坦言没有这个必要,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1956年年底,我国经济出现了急功近利的苗头,周总理、刘少奇等人认为现如今的经济建设中出现了不切实际的高指标现象,于是便主张积极稳妥的发展,提出反急躁冒进。
周总理也表示,要使我们的计划成为切实可行,实事求是,不要盲目冒进的计划。
毛主席大怒,连续开会,气氛十分的凝重,指责道,你们那个时候不仅脱离了各省,还脱离了多数的部,毛主席一直在批评周总理等人,更是直截了当地表示不要再提反冒进这个名词,还特意在大会上点周总理的名字,拿出柯庆施写的文章:《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
主席询问周总理:恩来,你是总理,这篇文章你写不写得出来?周总理回复道:我写不出来。
随后,毛主席便夸赞了柯庆施写的这篇文章,主席的意思,周总理自然是有所察觉的,毛主席对周总理批评得很厉害,他严肃地说道,你不是反冒进吗?我是反反冒进了。
1958年成都会议,周总理做了检查,毛主席不满意,回到北京之后,周总理继续写检查,顾全大局,主动承担责任,前前后后一共做了三次检查。
在那段时间里面,周总理两鬓的白发都增添了许多,根据秘书回忆,周总理很长时间都在深夜对着孤灯五六分钟都无法动笔,他很矛盾,很痛苦。
有一天总理在办公室打电话,让他一位工作人员前去布置一下工作,他去到西华厅之后,发觉总理在打乒乓球,这是很少见的,因为总理日理万机,经常是废寝忘食,他就很好奇的询问总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总理今天怎么打了乒乓球了?
你难道不知道吗?南京会议之后,总理的财经小组组长的位置被免了,总理做惯了工作,现在闲下来,没有工作,他是很难受的,只感到苦闷,压力很大。
在1958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周总理委婉地提出,请考虑自己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是否适当,论才华、能力、威望等等,没有人能够取代周总理的位置。
会议挽留周总理继续担任总理,邓公更是写了会议记录,毛主席回应,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周恩来应该继续担任现任的工作,没有必要加以改变。
这也是毛主席与周总理之间少有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正面冲突,周总理为国为民,将生死置之度外,身上一直佩戴着为人民服务的徽章,像一头牛一样,只知道埋头苦干,从不喊累,很多时候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任劳任怨。
当时宋美龄连问蒋介石,为什么我们没有周恩来这样的人?全世界都被周总理所折服与倾倒,在总理逝世的时候,地球同声悲泣,这位为国家奉献一生的总理,死后连一点骨灰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