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全军大授衔,原定的11位元帅突然变成了十位,刘少奇一反常态,坚决反对陈毅当元帅,关键时刻多亏这个人出面力挺,那么刘少奇为何反对陈毅,又是谁力挺陈毅呢?
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授衔,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记录,这不仅是一个授衔仪式,更是中国军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对那些为国家流血流汗的先辈们的肯定和表彰。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定为六等十九级军衔制度,六等则是将、帅、校、尉、士、兵,19级则是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等等。
毛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理应被授予大元帅衔,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功勋卓著,授予元帅军衔也是当之无愧。
但是主席却始终拒绝授衔,他表示,这个大元帅我不能要,让我穿上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讲话、活动都不方便,依我看呢,现在在地方工作,离开军队的都不评军衔为好。
刘少奇、周总理、邓公也纷纷表示自己的元帅军衔也不要评了,几人决定不再参与授衔,授衔名单上也就只剩下了11个人了,但是要评定的元帅只有十人,现在多一个人,谁去谁留真的是个大难题。
粟裕主动表示自己就不要授衔了,他谦虚地说自己资历尚浅,对此,刘少奇可是坚决反对,他认为在战争年代,粟裕立下了赫赫战功,毛主席也曾称赞他是最会打仗的人,令人敬佩。
1961年的时候,毛主席会见蒙哥马利,蒙哥马利表示毛主席是最会打仗的人,当时主席就表示最会打仗的人不是他,而是粟裕,可以说粟裕可是个战神级别的人物,也被大家称为常胜将军。
粟裕这个人谦虚的很,从不居功自傲,对待名利官职也从不在乎,所以他主动要求退出元帅授衔。
随后刘少奇又表示,陈毅现在负责外交工作,不在军队里面,离开了部队还是不授衔的好。
为何刘少奇如此反对陈毅?难道两人之间有什么过节吗?其实并不是的,两人关系一直不错,根本没有矛盾。
而陈毅战功赫赫,在许多危难时刻都挺身而出,当时井冈山会师,就是陈毅挺身而出,与朱德共同作战,当年除了朱毛,名声最大的就是陈了。
就在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力挺陈毅当元帅,这个人就是周总理。
周总理还表示,陈毅日常工作的时候不方便可以不穿军服,粟裕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论资历还是没有陈毅深。
陈奕被评为元帅军衔可以说是实至名归,最终粟裕也被授予了开国大将,位列之首,然而此次授衔仪式有三位将军不满自己的军衔,更是闹到了中央。
这三人分别是许世友、王必成和钟伟,许世友被评为上将军衔,他找到了周总理,说道,总理,我立功无数,完全符合授大将的资格呀。
周总理笑着说道,粟裕也只是大将嘛,萧克也只是上将嘛。意思就是两人论资历与战功都要比许世友高一些。
这两句话也解开了许世友的思想疙瘩,而王必成与钟伟也不满自己的授衔,但是最终也都解开了心结。
不得不说,三位将军有血有肉,都是性情中人,无论评定什么军衔,老前辈们在我们心中的地位都是最高的,文章的最后,让我们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