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蘑菇云!宜昌两位老同志事迹让人泪目

文摘   2024-10-23 18:52   湖北  

60年前,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声震天巨响,也是面向世界的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为评估原子弹爆炸的效果和性能,必须在第一时间采集核爆样本。空中取样获得样本最丰富,数量更有保证。局限于当时的条件,让飞行员驾驶飞机穿越蘑菇云空中取样,是那段艰苦岁月的唯一选择。

架机穿云取样是一项前人从未做过的事业,原子弹、氢弹爆炸后会产生强烈的闪光、巨大的冲击波和核辐射,对取样的飞行员是一种生死考验。这就需要飞行员视死如归,不畏艰险,排除万难去完成任务。

自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开始,此后十多年的20多次核试验中,每一次爆炸产生的蘑菇云里,都有空中勇士勇往直前的身影。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推出三集纪录片《穿越蘑菇云的人》。在这些默默无闻的勇士里,有两位宜昌的老同志亲身参与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两位老同志的事迹,重温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吴玉恒:参与我国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驾机穿越蘑菇云

吴玉恒,宜昌市南苑军休所军休干部,1936年出生于辽宁丹东(原称安东),1955年应征入伍。随后,被选送到长春航空预备学校和哈尔滨空军第一航空学校学习,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曾参加过西藏平叛剿匪、对印自卫反击战、海洋航空磁测、对越自卫反击战,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飞行员、领航员,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1989年退休。

1959年6月学员毕业留念 吴玉恒(第二排右一)

1966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机长吴玉恒接到上级命令,带领机组人员飞往新疆罗布泊马兰基地,参加国家核武器试验空中取样。

取样的飞机要在核弹爆炸后30分钟内高空穿越蘑菇云,控制飞行高度、入云时间和穿云速度,对飞行员是极大考验。为保证完成任务,吴玉恒和机组人员在罗布泊基地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和飞行训练。从思想武装到物资装备,从核弹知识到各种飞行资料、数据以及应急处置,方方面面都要学习掌握。同时,反复进行模拟飞行,每天飞行超过10小时。

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载着核弹头的“东风二号甲”导弹成功发射。在机场待命的吴玉恒机组接到指挥部起飞命令。吴玉恒机组载着仪器和科研人员,向预定空域爬高,达到8000米的极限高度。飞机在极限高度很不好驾驶,加上机身外改装了两个取样器,飞行很不稳定。
吴玉恒按规定时间冲向蘑菇云。飞机一进入蘑菇云,吴玉恒顿时感到巨浪般的冲击,机身剧烈颠簸,嘎嘎作响,整个飞机好像要散架了。当时,机组人员顾不得个人安危,集中精力,使出全身力气,保持飞机平衡,严格按高度、航向直插蘑菇云中取样。
在云中飞行6秒后,第一次冲出蘑菇云,但显示核放射微粒剂量达标的红色指示灯未亮,表示收集的剂量不够。他们又飞了一个180度的小航线,再次进入蘑菇云,这次监测仪器上红灯亮了。工作人员报告,任务完成,可以返航了。
飞机降落后,手持探测器的防化兵刚接近机组人员,探测器就发出报警声,可见放射性污染相当严重。部队对吴玉恒和机组人员,专门安排清除核辐射污染处理。

吴玉恒及其机组人员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取样。这段非凡的经历,一直激励着吴玉恒和他的战友们。

吕和:三次驾机穿越“蘑菇云”取样

吕和,当阳市军休所军休干部,1931年生于吉林省永吉县,1950年加入志愿军,成为一名通信兵,后来被选入空军第一航校学习飞行。1956年底,吕和被分配到空军航空兵十三师三十八团,开始了翱翔蓝天的飞行生涯。1984年退休,现已逝世。

1964年,吕和已是某团飞行一大队大队长,他接到命令,要驾驶飞机,穿越原子弹“空爆”试验现场进行取样,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素材。

这是一项绝密任务,要求“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必要时带进棺材”。吕和回忆,接到这项任务时,自己“就没打算回来”。任务要求飞行到7000米以上,吕和驾驶的飞机,设计升限高度只有6500米。此外,机翼上还要挂两个直径1.5米的取样设备,为了达到要求,必须拆掉一切不需要的设备对飞机减负。经过上百次的试飞训练,吕和终于将飞机升到8000米高空。

1965年5月14日,是原子弹“空爆”的日子。吕和作为机长,与机组人员一起,穿上防护服起飞爬升到8000米高空。随着一声巨响,排山倒海的烟云翻滚起来,3秒之内,吕和驾机准时抵达,直插“蘑菇云”顶端。空中气流强劲,能见度很低,吕和紧握驾驶杆,保持机身稳定。几秒钟后,飞机穿出“蘑菇云”。为了确保取样成功,收集更多样本,吕和驾驶飞机在“蘑菇云”穿行3次,顺利完成任务。

此后,吕和一直将此事深埋心底,从未对任何人言及。直到2019年,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了吕和的军功章,这段英雄之举才被公之于众。在数十年的飞行生涯中,吕和还参加过唐山大地震救援等多项任务,荣立集体一等功一次、个人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四次。

1984年,吕和退休,安置在当阳市军休所。“那些年,我只跟家人在一起度过4个春节。”说起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老人声音里满是骄傲,“能够经历那么多重大事件,这一生,值了!”

退休多年,吕和的心一直在军营、在蓝天。他经常给年轻的飞行员写信,鼓励他们刻苦钻研、报效祖国;军休所组织“老战士进校园”活动,他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

最爱的服装是军装,最爱的歌曲是军歌。没事的时候,他还会哼几嗓子,“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爱国爱人民,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嘿嘿枪杆握得紧……”


来源:白龙岗纪事 史志宜昌

- End-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宜昌老干部




投稿邮箱:yclgjxdk@126.com

往期回顾

【共同缔造·家门口老年学校】伍家岗区推动老年教育扩面提质

党员“政治生日”,可以这样过!


宜昌老干部
宣传离退休干部政策,交流离退休干部工作经验,展示老同志精神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