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藏医的先行者——门孜康

体娱   2025-01-24 11:30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在雪域日光之城拉萨的古城中心,有一家引人注目的医院——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这所医院的前身是拉萨市藏医院,市藏医院的前身是旧西藏的“门孜康”。这所医院的成长是藏医事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藏语中,“门”意指“医学”,“孜”意指“历算”,因而“门孜康”直译为“藏医历算学院”“藏医星算学院”。根据藏医传统理论,人类健康与天文变化密切相关,而藏药植物的生长与药效也受到季节和天文变化的影响。因此,传统藏医学与藏历有紧密联系。历史上,学习藏医者需同时掌握天文历算知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藏医学教育已逐渐剥离了天文历算的内容。



藏地素来重视医学教育,在西藏历史上很早就兴办了药王山医学利众寺。在1916年时门孜康创立,钦绕诺布作为该院第一任院长主持医院的所有工作。钦绕诺布(1883-1962)出生在山南地区恰萨拉康寺附近。因其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长为那个年代出类拔萃的名医,受到重用。


钦绕诺布继承并发扬了第悉·桑结嘉措在药王山利众院创立的学术传统,在门孜康内部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涵盖了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年限设计,结合理论教学、实践培训、考试评估与毕业流程,同时对药物的采集与配制方法进行规范。学员由各地寺庙选送,最多时达150名。学习内容除医学必修外,还包括佛学、语言学等。医学本科主要学习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此外,还着重讲解人体解剖、藏草药知识。这些创新举措使门孜康发展成为一个功能完备的藏医学与天文历算教学和教研机构。



截至1959年,门孜康培养了一大批藏医接班人,他们后来都成为藏医学的骨干,有些人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1959年以后,门孜康与原药王山医学利众寺合并,成立拉萨藏医院,即西藏藏医院,成立住院部及设备先进的藏药厂等。不仅在国内知名,国际上也很有名,每年来求医购药者,络绎不绝。


2013年3月5日,门孜康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时见远方
跟随一双慧眼,追逐世界尽头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