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 | 孜东铜器

体娱   2025-01-23 11:28   北京  


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北岸日喀则东北部的南木林县,至今仍然保持着较完整的文化生态。南木林县拥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在南木林县艾玛乡孜东村境内,传统铜器手工艺如明珠般闪耀。



孜东铜器制造历史悠久,历经百年岁月洗礼,是当今西藏造像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据传,公元19世纪中期,尼泊尔工匠在制造佛像时,给当地人传授了造像工艺及度量经等相关知识,不久当地人的技艺便超越了尼泊尔工匠,为孜东造像艺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更多的学徒,使孜东铜器造像艺术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从古至今,孜东造像以铜为主要材质,在制模、花纹、焊接、去污、抛光、镶嵌、镀金等方面全靠手工制作,具有风格古朴、做工精致、精雕细琢、刻画优美、线条流畅、经久耐用诸多特点。上百种大小不一的锻铜工具摆在手艺人触手可及的地方,叮叮当当的金属敲击声下,呈现出来的是风格独特,艺术精湛的雕塑工艺品。整个雕塑工序繁多,制作严谨,根据所用材料质地的不同,其制造工序和工艺也有所差异。常见的金属质地佛像,便是这一工艺的典型代表。



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列旦桑布是孜东铜器制作第六代传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金属锻造技艺传承人。外祖父藏巴多杰是西藏著名的制铜专家,14岁的列旦桑布就已经追随外祖父学习铜器制作。传承传统技艺不仅需要的是一时的心潮澎湃,更需要的是持久的修炼心性。制作一件日用品,一个悟性好的人一个多月就能掌握技术,但要制作难度较大的佛像可能十几年才能出师。列旦桑布在22岁那年正式出师,他带领十几个工友一起赴青海玉树制作一尊12米高的铜像,整整花了4个月时间。



目前,孜东艺人制作的工艺品除了传统的宗教用品、日用器皿,还有各类旅游纪念品已销往全国各地,有些甚至销往国外,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门藏族优秀传统技艺。



孜东乡雕塑工艺具有独特的原创性、鲜明的地方特色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格。它不仅展现出雕像的延展性和多变性,还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同时又体现出典型的尼泊尔雕塑风格。其工艺在寺庙建筑上展现得淋漓尽致,雕刻和塑像工艺形式多样,造型生动,雕饰精细华美,令人赞叹不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春节临近,年货中怎能少了它,点击春联,福气带回家)

一时见远方
跟随一双慧眼,追逐世界尽头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