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资机构看“中长线资金入市”,或可带来超万亿元潜在增量资金
财富
2025-01-24 07:51
上海
近日,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推进长钱长投。1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究竟有多少潜在的中长线资金?公募基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将如何行动?长线外资将扮演什么角色?这将对股市起到什么作用?对此,东吴期货首席投资官吴照银对记者表示,根据测算,合计来看,险资、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上市公司分红这几类中长期资金2025年可带来增量资金约18230亿元,增量资金规模较为可观,A股资金面将得到改善。外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长期资金,包括相当多全球知名的主权基金、养老金、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等,多年来积极参与A股市场,也对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1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去年底,外资通过QFII、沪深股通这两个渠道共持有A股大约3万亿元人民币。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则对记者称,对长线外资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改善A股市场对长线资金的吸引力——加大分红与回购力度以提升长期回报率,稳定股息回报率以吸引险资配置资金,以及改善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中长期资金是指投资期限较长,通常在一年以上,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资金。常见的类型包括——养老金:由政府或企业为员工退休后提供保障而设立的基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等特点;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通过收取保费形成的资金,追求长期稳定收益;企业年金:由企业为员工设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追求长期稳健增值;社保基金:由政府设立,用于社会保障相关支出的基金,具有规模大、安全性高等特点。吴照银对记者表示,在对险资、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分红等几类中长期资金增量规模进行测算时,可以发现这些主体在2025年可能会带来上百亿或上千亿的潜在增量资金。就险资而言,年前个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长,按此增速测算年合计新增保费收入约亿元,如果按每年新增保费的用于投资股来测算,年增量资金约亿元。就公募基金而言,从年报来看,公募基金中股持仓规模约万亿元,按公募基金持有股股票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来测算,年增量资金约亿元,预计主要通过流入市场。吴清在发布会期间提及,对于公募基金,《实施方案》明确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对于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用于投资股。就社保基金来看,截至年底,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已达到万亿元,如果股票投资比例提高一个百分点,增量资金约亿元。截至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总额万亿元,如果股票投资比例提高一个百分点,增量资金约亿元,两者合计约亿元。从分红的角度而言,年上市公司全年分红万亿元。上市公司的分红如果分配到大股东手上,一般会流出资本市场,但是如果分配到散户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账户上,通常会继续留在二级市场,成为二级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从整个市场来看,流通市值一般占了总市值的,自由流通市值占了流通市值的左右,即自由流通市值约占总市值的左右。大致可以以比例来计算上市公司分红留存在二级市场的资金量,因此年分红留存二级市场资金大约为万亿元。” 吴照银称。事实上, 要拉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考核机制的调整亦至关重要。证监会提及,基金考核时间由年改为年。吴清表示,通过延长考核周期,提升实际投资比例,形成合力,有望提升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性。就海外机构而言,一般基金业绩的考核周期起码是年。富达基金养老负责人赵强近期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就表示,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养老投资更是如此。基金公司应该给予更多的空间、时间和资源来培养人才,而非用短期的业绩考核方式。除了境内长线资金,国际资金亦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而且海外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长钱始终投资周期较长。然而据记者了解,近两年来,国际长线资金对中国股市的配置处于历史低位附近,时而闻风涌入的则更多是对冲基金。例如在2024年9月24日开始发布一系列刺激政策后,对冲基金就率先涌入,加码互联网、金融、消费等领域,然后到了10月中旬附近,海外投行对冲基金业务人士亦对记者透露,大约此前加仓的对冲基金已经有80%进行获利了结,但真正的长钱仍需要更多时间观望基本面的实质性改善。在近期的高盛香港的亚洲宏观大会上,国内外的长线和对冲基金管理人一起交流了当下对市场的想法。有参会者对记者表示,整体来说,海外资金对投资中国市场的担忧依旧围绕在特朗普加关税、中美关系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的通胀下行、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虽然在“中国是否可投资”的问题上,回答否的占比比去年下降了10%,并且大多数的投资人都认为亚太市场中中国的表现会比较好,但在“认为”和“实际行动”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或滞后。会上也有少数持非主流观点的投资者认为,在低配中国数年之后,已经逐渐增加了中国的仓位,在低通胀环境下,股东回报和出海主题依然具有配置价值,尤其在低估值的水平。同时在AR/VR、机器人的创新领域依然有很多alpha值得探索。但是,无论是悲观还是乐观的投资人,各界对“赌政策”的意愿都显著下降。对长线外资而言,加仓的前提主要有两方面——中国内需能否实质性复苏?市场治理能否进一步完善?就内需而言,刺激措施能否重启消费是关键,在外资看来,相比起刺激基建投资,刺激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更具有可持续性。东方汇理资产管理亚洲高级投资策略师姚远日前对记者提及,“以旧换新”政策在三季度拉动了家电、汽车消费,这也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即老百姓并非只会将钱存起来,他们仍有消费需求。更关键的是,2025年外需大概率下降,中国需要寻找出口以外的经济增长引擎,内需将成为重点。无独有偶,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副总经理安昀告诉记者,2025年转向内需仍需要政策的助力。具体而言,1998年加杠杆的是居民部门,通过大规模发展住房市场拉动内需;2008年和2015年,部分杠杆由企业或居民承担;当前的挑战在于,由于整体杠杆率较高(居民、企业等),需要通过更直接的财政刺激推动内需。在他看来,当前政策效果比较彰显的领域依然是传统的一些早周期行业,比如地产、汽车和家电。当前市场关注的重点一是房产交易的复苏能否持续,二是以旧换新补贴能延续多久?这两个问题当下暂时没有明确的答案。持续改善治理也是持久的主题。孟磊对记者称,海外投资者尤其是海外长线基金一直以来在A股市场中被视作长期主义和价值投资的践行者。不过,部分海外投资者认为国内部分企业在信息披露上相比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做法不够透明,比如财务报表和业绩会上对于各项产品或业务的毛利率情况披露过于简略,使投资者较难基于此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情况。部分企业管理层在和投资者沟通过程中不够规范,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我们认为,更好的企业治理将给予海外耐心资本信心。如果在改善企业信息披露、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上能有更加明确的标准和奖惩机制,这应会对实现长期目标有所裨益。”他称。值班编辑: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