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康复手段与中医理论相结合会如何擦出火花?

职场   2025-01-25 17:01   北京  

▲点击上方关注,回复“科研”,即可获得护理科研《百篇优秀论文》等精选资料

体感运动协同经皮穴位电刺激康复护理方案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护理杂志》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手段,然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颈部麻木僵硬、瘢痕挛缩、肩功能受损、肩关节及上肢活动障碍等症状,如不及时干预,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颈肩功能康复和日常生活能力。

研究指出,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积极行颈肩部早期运动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颈肩部不适症状,促进肌力恢复。体感运动是利用体感交互技术使肢体动作与周边装置或环境进行互动的新型运动方式,具有操作性强、参与性高、趣味性强等特点,在癌症术后患者主动康复运动中应用广泛。

肌肉和经络是一个协同合作的整体, 经皮穴位电刺激通过持续规律刺激,起到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化肌肉收缩力量,提高肌力及肌肉活性,保持肌腱良好的形态和结构,协助患者完成完整的康复动作。然而,体感运动协同经皮穴位电刺激的干预方式临床鲜有报告。



论文框架提炼


01
目的

分析体感运动协同经皮穴位电刺激康复护理方案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02
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法, 选取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90例甲状腺癌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实施体感运动协同经皮穴位电刺激康复护理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运动训练,干预时长均为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4、12周颈部运动度、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评分的差异。

03
结果

干预前,两组颈部运动度、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功能维度及症状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第1、4、12周,两组颈部运动度、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功能维度及症状维度评分的时间与组间均存在交互效应 。




04
结论

应用体感运动协同经皮穴位电刺激康复护理方案可以改善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颈部活动度和肩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研究设计亮点


从颈淋巴结清扫术后肩关节及上肢活动障碍、颈部麻木僵硬等功能障碍表象出发,依据术后不同康复时期的特点,结合肌群功能恢复理论,并借鉴颈淋巴结清扫术后肩关节功能评估及康复锻炼的研究结果,将康复训练过程分为3期执行。

Ⅰ期为保护性康复运动,跟随虚拟护士进行以肩关节、颈部小范围活动为主的训练,主要目的是预防挛缩和粘连的形成。运动后实施经皮穴位电刺激,用于消肿、镇痛。Ⅱ期为功能恢复康复运动,跟随虚拟护士进行日常活动练习和肩关节灵活性、协调性训练,目的是在不增加疼痛和肿胀的前提下,恢复肩关节正常活动,减轻肌肉萎缩,预防并发症。运动后实施经皮穴位电刺激,松解肌肉粘连、改善关节运动功能。Ⅲ期为增强肌力康复运动, 跟随虚拟护士进行扩大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及抗阻训练,目的是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运动后实施经皮穴位电刺激,增加肌力、降低肌张力。

选取体感控制器作为软件交互设备,应用体感控制器与电脑构建一种低成本体感运动系统,设计虚拟护士角色,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运动与经皮穴位电刺激。该系统包含以下4大功能。

01
医护管理

管理所有患者信息, 包括个体诊疗信息和个性化康复训练流程。首先导入患者个人基本情况和治疗方式等信息,然后系统依据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护理方案,结合患者术后生理、心理状况,以及生活环境、适应能力,个性化选择康复护理方案中的功能锻炼项目与电刺激的经皮穴位,并依据医护建议调整训练次数与时长。

02
体感运动

通过体感控制器采集标准康复运动数据,建立运动特征库。患者在虚拟场景下跟随虚拟护士完成康复运动, 并由体感控制器实时捕捉患者的运动影像信息,与标准动作进行对比,评估患者康复运动情况。

03
经皮穴位电刺激

系统结合患者人体三维尺寸,确定人体拟合动态仿真模型的标注点, 通过标注的关键点自动生成患者经络和穴位,由虚拟护士指导,患者自主完成经络识别和穴位定位。系统依据体感交互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模型,设置干预执行的波形、力度、频率和时长并自动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的波形、力度、频率和时长等参数,为指导患者提高定向刺激疗效提供数字化依据。

04
分析与沟通

责任护士通过系统后台在线提醒患者运动训练,在线监测患者运动情况并实时连线,责任护士可通过系统获取患者康复治疗的阶段性数据,并进行效果评价,同时协同头颈外科医生、康复治疗师与中医师调整患者康复方案。患者通过系统反馈康复训练情况,与医护实时沟通交流。


推荐理由&局限性


1️⃣本研究构建的体感运动协同经皮穴位电刺激康复护理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颈、肩部活动度,促进疾病转归,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2️⃣由于目前该康复护理方案搭载的系统在临床中还处于摸索阶段,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此外受时间限制,本研究的干预时间仅为术后12周,期待未来能延长干预与观察时间,并扩大样本量,以探究远期干预效果。

《0基础论文选题与开题实战训练营》

🔥火热招生中!!即将开营!!!

1️⃣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刘均娥教授亲授,三师保障8个月实训陪跑。
2️⃣课程采用线上训练营模式:录播+直播答疑+社群辅导+小组实训”,学练一体化教学模式 ,实现个性化辅导和实战演练。
3️⃣内容支持永久回看,学习时间灵活,保证零基础的学员们学得会、听得懂、跟得上!


▽长按扫码了解更多▽

精彩文章回顾

↘护理科研: 

护理新手如何避免SCI写作的三大误区

2022-2023年,中国学者在护理SCI顶刊上发表了哪些文章?

护理高质量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近三年发文概况分析

↘护理科普: 

2024年护理人科普大赛参赛攻略来啦!这样参赛,国奖手到擒来

看了近几年获奖的科普视频,我发现都有这8个特点!

健康科普视频投稿4大途径,你get了吗?

↘品管圈&护理管理: 

你的品管圈做对了吗?品管圈十大步骤详解

成为合格护士长,你至少要克服这7个管理误区!

【学员喜报】恭喜刘老师的省自然课题立项!

遇到“冲突”,新手护士长该怎么办?


Recommend

免费公开课

Related recommendations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护研社
护研社是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属旗舰教育产业——医大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护理培训品牌。长期致力于开展护理科研、护理管理、护理教学以及护理人文培训,为临床护士提供科研职业生涯一站式、全方位、多形态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