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国清的革命生涯始于青涩年华,年仅十四岁便与革命思想结缘,十五岁便毅然投身农民运动,与地主、军阀的压迫斗智斗勇,为农民争取权益。1929年,他与邓公并肩作战,在百色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从此踏上了革命征途。加入红七军后,韦国清在战火中迅速成长,1930年他全年奋战在前线,与战友们携手击退敌人无数次进攻,为革命的星星之火续上了关键的一把火。
面对红七军的困境,韦国清没有退缩,而是随邓公转战中央苏区,期间因表现卓越被提拔为连级干部,并有机会进入中革军委的军校深造,系统学习战术战略与革命理论。长征途中,他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与勇气,作为中央直属工兵营营长,他巧妙利用自然资源,在强渡乌江时搭建浮桥,助红军突破重围,赢得了毛主席的高度赞誉:“心思奇巧,行动神速。”
抗日战争爆发后,韦国清被派往抗大深造,随后编入八路军,奔赴抗日最前线。1940年,他主动请缨前往条件最为艰苦的安徽东南部革命根据地,担任司令员兼政委。面对复杂的敌情和薄弱的群众基础,韦国清没有退缩,而是深入群众,推行土改,招募新兵,逐步壮大了革命力量。在他的带领下,八路军多次出击,拔除日伪军据点,有效震慑了敌人,为抗日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韦国清继续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奋斗。在西南工作期间,他既要守卫边境,又要支援越南抗击法、美侵略者,同时还要在广西开展剿匪工作,打击黑恶势力,维护社会稳定。他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赢得了党和人民的广泛赞誉。
进入70年代后期,随着党内一批老同志的相继离世或病休,韦国清以其出色的能力和高尚的品德脱颖而出,成为党内的中流砥柱。邓公对他尤为器重,亲自点将让他担任总政部主任、军委委员,并增选为政治局委员。在任期间,韦国清致力于纠正党内军内的错误思想,为受委屈的同志恢复名誉;同时加强军队建设,提升官兵思想觉悟,巩固国防力量,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2年,韦国清将军主动申请离休,定居西山,过上了宁静的晚年生活。他虽已远离政坛,但那份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却始终未变。1989年,这位功勋卓著的将军因病离世,享年七十六岁。他的离去是国家和人民的巨大损失,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