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梨园公会历经腾退、修缮、保护后,作为京剧艺术交流传播中心,在西城区正式开馆试运营。纪念程砚秋先生诞辰120周年暨《北玥与时代同行—讲好中国故事》演出发布会同日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北京京剧院主办,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梨园公会承办。全国政协办公厅二级巡视员、京昆室办公室主任张春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马文,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国出席。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及艺术家等各界代表参加。
梨园公会位于西城区樱桃斜街65号,曾是在京戏曲界人士群众组织的交流场所,历史可追溯至清朝。随时光流转,有关名称曾变化为“精忠庙”“北京梨园公益会”等,见证着国粹京剧艺术的辉煌历史。
走进如今的梨园公会,馆内设有京剧工作室、社会大课堂区、数字体验阅读观赏区、化妆体验区及露天舞台等区域,融入京剧主题收藏、交流、展示、教研、演艺等功能,以打造集多功能于一体线下整合基地的方式,多角度展现京剧发展历程、剧种特色等内容。
“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离不开百顺、韩家潭。”一句京城民谚道出西城区与国粹京剧之间的关系。两百多年前,“四大徽班”先后进京尽数落脚于此,三庆园和被誉为中国戏楼文化活化石的正乙祠,富连成、斌庆社等著名京剧科班先后诞生于西城区,“同光十三绝”“四大须生”“四大名旦”等近千位京剧名家都曾在此居住,一时戏台聚集、科班汇集、名伶云集。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多年来,“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的西城区持续擦亮“京剧发祥地”文化金名片,见证了各种声腔、各地剧种百花齐放和京剧的诞生与演进,承载着兼容并蓄、不忘初心、坚守使命的梨园故事。
特别是近年来,西城区坚持以文润城,进一步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其间在全市率先探索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家把关、市场化运作”的文物活化利用西城模式。仅今年,包括梨园公会在内,西城区就有3处活化利用的文物建筑对公众开放。随着西城区更多文物“活”起来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历史记忆也得以延续。
活动现场,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了西城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情况。文化领域等各界代表人士详细介绍了梨园公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其未来如何传承和发扬京剧艺术,并回顾了程砚秋先生的艺术成就,表达了深深怀念与敬意。
活动中,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举行。未来,梨园公会将以此为契机,秉持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京剧艺术”的理念,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国粹京剧,共同书写京剧艺术新篇章。
梨园公会参观指南
场馆地址:西城区樱桃斜街65号
开放时间:10:00-16:00(周二至周日)节假日照常开放。如遇馆内活动,开放时间另行安排(若遇不可抗力或特殊情况调整开放时间将提前公告)。
预约方式:试开馆期间,通过微信公众号“梨园公会”,输入姓名、有效证件和手机号进行网上预约,凭有效证件或购票二维码入馆参观。
文字:区文化和旅游局 史桭沨
图片:王子雍
校对:侯明月 赵世杰
责编:王昭
审核:姚苗苗
签发: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