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言论
把握好“大事”“小事”的辩证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这是我们党一路走来的宝贵经验,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大事”“小事”辩证法。
事有大小,因人而异。立场不同,结论自然不同。大小之间,反映的是根本立场和价值抉择。民生之事看似细小、烦琐、日常,却事事关乎百姓切身利益,件件影响中心发展大局,处处折射群众所思所盼。就此而言,民生小事,就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对于防治近视、食品安全、农村改厕、垃圾分类等困扰百姓的“小事情”念兹在兹,饱含着深切的民生牵挂和人民情怀。正因为民生“小事”关系人心向背,关系江山得失,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所以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分量才如此之大,才能够被列入国家发展大计,成为改革关注焦点。
大事小事固然有所区别,但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小事不屑做,大事必难成。干好小事,方能成就大事。成败之间,考量的是人们的政绩观。不屑于“扫一屋”的小事,何以扫天下?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整天想着要干大事,却对百姓身边的烟火小事不闻不问,最终因小失大。究其原因,在于没有认清大事和小事的关系,导致政绩观出现了偏差。利民之事,不论大小,皆为政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为民的事没有小事,要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在梁家河,他最期盼的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在正定,他忘不了那些和猪圈建在一起的“连茅厕”;在福州,他每天看菜价,把抓“菜篮子”作为一件大事……柴米油盐之间无不折射出共产党人的政绩观。新征程上,我们不能抽象地谈论为民造福,而是要将其具体化,在解决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办好“民生小事”中成就事业和人生。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事与小事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干小事是成大事的基础,把小事做精,方能大事有成;大事是小事的升华,成大事者,必然经过无数小事的磨炼。大小之间,考验着领导干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真本领。当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下一步任务就是抓落实。抓落实,关键要在抓小落细上下功夫,唯其如此,才能取得实绩实效。干工作不能好高骛远、贪大求洋,不能一味地盲目追求大项目,要在“抓小”上下功夫,从群众身边小事做起,抓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把小事情做成大文章,此所谓“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做事情不能粗枝大叶,而要精细入微,在“落细”上下功夫,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把民生事办到民心里,此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确,重点要明确,战略要得当,同时要把控好细节,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
“大事业”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从“小事情”开始拼出来、干出来的。新征程上,理解了“大事”“小事”辩证法以及蕴含其中的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就掌握了我们党的立身之本、谋事之方、成事之道,就能在办好一件件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小事中赢得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未来。
编发:张 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