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1069077003@qq.com 郑老师
商务合作:yuqinghao666 于老师(注明合作)
因微信公号改版,为防错过中职班主任的推送,请星标我或文末点在看哦
文末有福利哦!
2016年7月,江苏常州进入最热的季节。常州技师学院的车间里,一个学生正在拨弄着烫手的机器——车间温度接近40度。
那天是他第一次接触电焊,然后一不留神,脖子被电弧灼伤了。
老师让他赶紧回去休息,他说不,没时间了。
这个学生叫宋彪,当时在车间里挥汗如雨的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一年多以后,自己上了新闻联播,还和李克强总理握了手。
1
1998年11月,在安徽怀远淝河乡邵楼村,宋彪出生了。
因为父母一直在外务工,没办法照顾孩子,宋彪在两岁那年就被送到了爷爷奶奶家,然后一住就是13年。
宋彪刚读初一那会儿学习成绩还不错,初二那年,他迷上了网游。
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将宋彪引回正路的重任几乎都落到了老师的肩上。可是面对老师一而再的严厉批评,失了魂的宋彪完全无动于衷。
“烂泥扶不上墙!”如果不是失望到了极点,宋彪也不会得到这样的一句评价。
不过即便是初中那个“问题少年”宋彪,好像怎么也比烂泥强一点——刚升到初三,他突然自己意识到不能再玩了。
“但是来不及了,我发现成绩已经跟不上了。”许多年以后谈起,宋彪还是掩饰不住遗憾。
中考成绩出来了,重点高中想都不要想,宋彪的分数只比当地的普通高中线超出了一点点。
也就是在中考之后,父母重新把宋彪接回了身边。那是宋彪和父亲第一次正儿八经的促膝长谈,父子俩只谈一件事:今后的路,往哪里走。
宋彪的父亲以前干过汽修工,宋彪小时候偶尔会钻到父亲厂里,然后把一些小零件拆得到处都是。
但是小宋彪不知道的是,父亲当年没有继续读书,完全是迫不得已:那个年代,但凡家里有弟兄几个,哥哥们大都会出去挣钱,然后供着最小的那个去上学读书。
这也是宋彪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为什么直到初中毕业,父母才把自己接回家:如果不是吃了当年读书少的亏,如果不是迫于生计,谁不想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
“你想不想上高中?”
“不太想,我这个分数能上的那个高中不太好,还不如去技校。”
宋彪后来回忆,那届60个初中同学,上了高中的二十来个,读技校的十来个,剩下的,干脆就不念书了。
在当时周围人看来,读技校是一个两头不靠的,最差的选择。
好在父亲是支持的。父亲送了宋彪一句话:“拿不好笔杆就拿工具。”
这句话默认的那个前提甚至有点经不起推敲:谁说的“拿工具”就是比“拿笔杆”更低一等的选择?
当然父亲想表达的意思我们都明白,宋彪也明白。
2
因为是刚到新环境,又是打小第一次离开家,宋彪感到有些不适应:一方面是文化课的理论知识,让宋彪又有了初三跟不上老师节奏的恐惧感,另一方面,这里的实践课时明显多了,宋彪本以为自己从小动手能力还不错,结果发现对很多操作领悟起来还是有点慢。
不过有一股子倔劲的宋彪,很快又成了同学眼里的异类:所有的课余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宋彪几乎全部扑在了学习和钻研上,要么问高年级学长,要么自己琢磨,又或者干脆缠着老师留在车间里操作。
“你干嘛要这样啊?有什么好学的?一块儿去玩啊!”
面对同学的疑问,宋彪其实觉得有点好笑:当年他沉迷网游的那段日子,其实也是独来独往比较多,何况现在他已经戒了。
许多年以后面对记者,宋彪是这么回答的:“当时我跟那些同学也不是很熟,我想着那不如干脆跟老师去学习算了。”
宋彪第一学期的成绩不太理想,但第二学期没开始多久,学校老师们都开始注意到这个异常自律的男孩——毕竟在技校里,这样的学生真的很少见。
宋彪入学的第一年,恰好学校开办了第一届技能比赛,但因为是一年级新生,宋彪没有参赛资格。
等到了第二届,因为学制问题,比赛中的很多理论和操作宋彪压根儿都还没学到,按理说他还是没办法参加比赛。不过就在比赛开始前半个月,老师破格推荐了他。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慧眼识才的桥段,真实的情况是,当时老师对有资格参赛的学生普遍不太满意,这才勉强同意让二年级的宋彪去试试。
后来宋彪拿了第二名,他也凭借这一成绩进入到了校集训队。回头来看,这个不太起眼的全校第二名,对宋彪来说是一次真正的转折点。
2016年6月,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向省内各个学校确认参赛名单,常州技师学院将宋彪的名字递了上去。
于是一个月后就有了文章开头,宋彪被电弧灼伤脖子的那一幕。
那个暑假,宋彪一天都没有休息。他每天在车间至少要呆上10个小时,机械加工调试、液压传动、设备组装……这些专业名词不是内行根本看不懂,反正那时的宋彪,硬生生把自己变成了一台机器,一台在那个火热的夏天没有停过的机器。
8月,脖子上的伤还没有痊愈的宋彪,拿到了江苏省选拔赛的第一名。
宋彪和父亲在那次谈话时想象过的路,以一种意外的形式提前铺开了——宋彪走出了江苏,奔着国字号的方向而去。
宋彪在广州参加全国选拔赛的时候,一度因为过度紧张出现肠痉挛的状况,医生问他是否能坚持,他的脑海中曾闪过一丝念头:如果“因伤退赛”,自己终于能自由几天了,倒也不错……
然而恰恰是这个有点想要逃避的念头,让他的紧张情绪瞬间消失了,阴差阳错之下,宋彪反正还是走进了赛场。
全国赛第三名,宋彪对这个成绩并不满意,不过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是发现自己在图纸阅读和装配调试的基本功上还存在问题。
进到国家集训队之后,宋彪意识到竞争环境更加残酷了。他所在的这个项目一共有6名候选,从“六进三”、“三进二”到“二进一”,三轮阶段考核,宋彪成了那个拿到世界技能大赛入场券的幸运儿。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样,一步都不能有差池:能进到国家集训队,没有人是不努力的,也许宋彪只是恰好比其他人再多努力了一点点。
3
2017年10月,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开幕。
68支代表队,1268名参赛选手,宋彪身着统一的国家队制服跟着队友们在开幕式亮相,那个感觉和奥运会没什么不同。
宋彪参加的是工业机械装调项目(Industrial Mechanic Millwright),这是第44届新增的一个项目,新到什么程度呢?反正之前在国家队,宋彪和老师们几乎是“摸黑”训练。
当时拿到官方手册之后,团队把要求大概翻译了一下,是这样的:要求选手不仅熟练掌握现代钳工装配技能,对工业机械进行精密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还需要掌握焊接、车工、电工、管道工等多工种技能。
围绕这些关键词,国家队走访了许多大企业,但各家企业对其中的技术细节到底应该怎样设定标准却莫衷一是,更难的一点在于,国家队甚至不能确定用什么样的工具来训练,因为有些工具、量具在国内都很难找到。
“摸黑”训练也就罢了,这里还有更绝的:往届的工业机械类竞赛项目,世界技能组织会提前6个月将赛题公布给各参赛队,然而这次的新项目,完全是“盲题”模式!
不过宋彪倒觉得这样很刺激。
用于赛前熟悉场地的那个下午,随着全场“three、two、one”的呐喊声,大幕揭开,谜底揭晓,比赛样机终于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看到题目的那种激动心情稍稍平复之后,宋彪很快和项目指导专家在现场开始了对样机的研究,赛事组给了他们半个小时时间。
坐着、跪着、趴着,宋彪和教练为了摸清楚细节,什么姿势便于研究就怎么来,但这个准备时间还是太有限。
晚上回到酒店,宋彪和他的团队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比赛方案,到了这个时候,教练们只有一句话:放松心态,按照平时的训练节奏,正常发挥就行了。
宋彪的比赛跨了4天,时长共计20个小时,比赛任务包括焊接、机械加工、电气预防性维护和最后一道大题——脚踏式水净化器的制作。
前三天的比赛都非常顺利,但到了第四天临上场前,突发状况出现了:
裁判组告诉宋彪,前一天的比赛计时出了问题,中国选手少计了半个小时,所以今天的比赛时间要被减掉半个小时……
宋彪整个人都懵了,第四天比赛本来就只有3小时,现在,他只剩2.5小时。
“我前一天的计时完全没有问题,但是我又拿不出证据反驳,我也只能听他们的指令。”
就这样,当其他选手都已经开始比赛了,宋彪只能一个人待在选手休息室里,他必须等上半个小时才能出场。这样的局面,有过任何考试经验的人都明白意味着什么,就是那种空气都要被烧焦了的感觉。
宋彪第四天的比赛计划因为这个意外完全被打乱了。最开始的五分钟,宋彪又出现了高度紧张的状况,他不断念叨着,“这样很可能做不完了,做不完了”。
也许是有上一次肠痉挛的经验,宋彪逐渐平静了下来,他现在只能借这半个小时做一件事:把整个任务细节再过一遍,然后重新制定新的方案。
有意思的是,当宋彪真的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这半个小时里的一分一秒又突然变得异常宝贵了。
宋彪终于可以上场了。今年东京奥运会女子1500米预赛,荷兰选手哈桑在中途摔倒的情况下奋起直追,最后还是跑了小组第一。2017年的宋彪,就有点儿这意思。
完赛后的宋彪回到了休息室,他感觉自己的表现应该有希望拿个奖牌。
4
779分,宋彪领先第二名多达53分,“半小时后再出场”这个插曲只是给这块金牌平添了一抹传奇色彩罢了。
领完金牌之后,宋彪已经回到观众席叠好了国旗,那意思提前收拾好东西,闭幕式完了就可以撤了。
此时台上又重新开始讲话了,宋彪没有注意听(当然注意听也应该听不懂),掏出手机开始给家里报喜。
“宋彪!是你!赶紧上台领奖!”领队突然跟宋彪说。
“啥?怎么又领奖?”
一脸懵的宋彪又匆忙回到台上,世界技能组织的官员递得他两手都是金灿灿的东西。终于兴奋起来的宋彪在台上大吼了三声:“中国!中国!中国!”
但是宋彪事后承认,他当时根本不知道那是个什么奖。
“我拿着奖往下走到一半的时候还在想,这是……最佳选手奖?等我回到观众席坐下来才知道,哦,这是阿尔伯特大奖。”
其实宋彪猜的八九不离十:“阿尔伯特·维达”大奖以世界技能组织的创始人命名,也就是“最佳竞赛奖”,是专门为整个赛事的最高得分者而设。
不过宋彪不知道的是,在他上台领奖的过程中,那些特写照片很快传遍了世界:所有人都会知道,拿到大奖的,是一个脸上长满了青春痘的年轻人。
“一到要比赛,痘痘就爆出来很多,要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而且我们总是训练到很晚,跟内分泌也有关系。有一次和教练为一个技术问题弄了半天,抬头一看,已经夜里三点了。教练说不能练了,赶紧睡觉。”
拿了金牌和奖杯回国后,学校给宋彪放了一天假,那天早上,宋彪睡到自然醒。那是他近半年以来,第一次睡到自然醒。
宋彪那年19岁,省人社厅为他授予了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为一个19岁的学生直接升了副教授。
宋彪还被授予了“江苏大工匠”称号,并得到了80万元的政府奖励,“本来年底爸妈说要给我买房的,现在不用了,我自己来”。
成名之后的宋彪,在当地很容易被人认出来,但父母提醒他“别把路走偏了”。
不过宋彪给自己的导航倒是异常清晰:回校以后他最大的变化,是从模具制造专业转入了中德班,为了后面在德国的深造,宋彪自学起了德语。
2017年11月21日,宋彪在中南海见到了李克强总理。李克强在座谈会上说:“中国青年有匠心,能始终不渝追求卓越,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就有大希望。”
在常州技师学院毕业之后的宋彪,拒绝了许多大企业的高薪邀请,他用留校任教的方式,践行了自己的“匠心”。
2019年,人社部发布了一则通知,将《宋彪的故事》这本书作为全国技工院校开学第一课的读物。
其实宋彪的故事一直在继续,当年一举成名之后,宋彪也一直在告诉所有人,是常州培养了自己,现在是时候回馈母校了。
所以2019年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宋彪以技术顾问的身份指导了本校学生的训练,2020年12月在广州举行的全国首届技能大赛中,就有选手是宋彪的学生。
别忘了,宋彪今年也不过23岁。
有人问常州技师学校的学生们,宋彪老师和其他老师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们的回答是:宋老师是最严格的一个。
这倒不奇怪,昔日的那个问题少年,在戒除网瘾之后,首先对自己就严格到有些残酷。宋老师从不给学生讲什么人生道理,因为他自己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
至于现在许多人对职业学校的偏见,宋老师这些年的人生故事已经做了最好的回应:
职业学校,讲究的是操作,讲究的是勤学苦练的硬功夫,只有足够的务实,职业学校的孩子们才能向全社会证明:“拿工具”可以和“拿笔杆”一样优秀,甚至更优秀。
本文来源:教育最优解(ID:parents163club)
【中小学法制教育主题班会PPT】
关注“中职班主任”公众号
发送关键词:“法制教育”
↑↑↑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也许你还想看
中职生必修课:谁说职业教育没前途?——人生不是单行道
超实用的班主任管理表格,值得你收藏学习
职教生主题班会:立文化自信·育职业精神!职业教育学生之职业精神!
首次公开!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获奖视频(全)
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视频(全)
全国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说课+时政述评)展示获奖选手视频(全)
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育人故事+带班育人方略+主题班会)展示获奖选手视频(全)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中职班主任】中职班主任专属社区 微信号:zhongzhibanzhuren
也许你还想看
点亮“在看”,第一时间接收最新消息
点亮“在看”,第一时间接收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