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官员品级依正、从、上、下分为九品三十级,每一品级又分为正品和从品,例如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以此类推。
正一品:包括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等职位。天策上将在唐初是一个显赫的军事职位,但后来不再设置。
从一品:如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等。此外,文散官中的开府仪同三司、武散官中的骠骑大将军也属于这一品级。爵位中的嗣王、郡王,勋位中的国公也在这个品级。
正二品:如尚书令(此职因李世民曾担任,故后常空缺)、侍中、中书令等。爵位中的开国郡公,勋位中的上柱国也在这个品级。
从二品:包括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等。
正三品:六部尚书(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从三品:中府果毅都尉等。
正四品:亲勋翊卫校尉等。
从四品:中州长史等。
正五品: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等。
从五品: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等。
正六品至正九品以及从六品至从九品:涵盖大量的官职,包括地方官、军职及宫廷内职位,如县丞、主簿、录事、参军、校尉、郎将、员外郎等。
官职与部门
唐朝的行政机构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以及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的品级较高,如尚书为正三品,侍郎为正四品上。
文武职官
文官和武官分别有不同的品级划分,但整体上遵循九品三十级的原则。文官的品级覆盖所有九品,而武官的品级则从九品上至三品。
晋升途径
科举考试是晋升的主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对于文官而言。通过科举获得的进士资格,可以进入官僚体系,并有机会逐步晋升。军功和特殊贡献也可以作为晋升武官的重要条件。
爵位
爵位通常授予皇室成员和有重大贡献的大臣,代表了贵族身份。唐朝的爵位系统包括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授予往往伴随着封地,即“食邑”。
勋位
勋位是对个人军事或政治功绩的表彰,它并不直接带来封地,更多是一种荣誉性的地位提升。勋位在唐朝分为多个等级,从最高的“上柱国”到较低的“武骑尉”。
影响
唐代的官员等级制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权力分配,同时也体现了儒家“选贤与能”的思想。这种制度不仅在唐代有效运行,而且对后来的宋、明、清等朝代的官僚体制也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