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综合征”可能是一种新的......

文摘   2024-11-25 15:30   山东  




分心走神,缺乏动力,

情绪低落,回避社交,

对学习摆烂,对人生迷茫……

孩子可能是出现了“厌学综合症”!

   孩子频繁找各种理由请假不去上学,一上学就身体不舒服,出现头痛、肚子疼、胸闷、恶心等各种躯体化症状,反复查不出问题,也并非在学校遇到事了,就是对学校对学习有负面情绪,然而在家感觉放松,没有任何不适。那么,“厌学综合症”可以很好地描述上述这些现象。

   “厌学”成了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最多见的问题之一。孩子不爱上学、厌学的问题让家长无从下手,随之而来的休学、失学也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其实“厌学”本身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但是导致厌学的原因,比如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社会功能失调这些是必须引起重视的心理症状。

   短期看来,厌学影响的只是学业成绩、生活作息及同伴关系,许多家长眼看着说他不听,管也无用,索性放任孩子辍学在家“躺平”。但其实厌学、拒学甚至辍学对人的一生来说具有极为长远的影响,所以非特殊原因,孩子无法应对学校生活和学业,体现出孩子及其家庭在处理相关问题上存在功能缺陷和策略上的欠缺。

   为什么同样的学校,同样的教育环境,别人家的孩子就能积极向上,而自己的孩子却深陷厌学的泥淖,是孩子天生比别人懒、比别人差吗?当然不是!

首先,需要了解,孩子真的有厌学情绪吗

孩子是否有“厌学综合征”,可以参考以下表现:

▖上学困难,经常缺席请假,拒学或逃学

▖精力不足,对待学习感到非常疲劳

▖在学校经常情绪低落、沮丧、痛苦

▖认为学不学都无所谓,学习对自己没有意义

▖对学校和学习有焦虑或抵触情绪

▖易分心走神、无法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最近感到心里空虚迷茫,什么也不想干

▖对待学校和学业玩世不恭

▖对上学产生躯体化症状

其次,需要了解,孩子的厌学情绪从哪里来

1.压力太大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会受到来自学校、家长和自我要求的多方面压力。一些孩子虽然努力却很难达到预期成绩,长久下来便会感到挫败和疲惫。另一些孩子因长期学习压力过大导致抑郁、情绪崩溃,或者采取逃避的方式来减轻内心的焦虑。

2.志不在此

孩子在学校被要求采用统一的课本、统一进度开展学习,一些孩子的兴趣并不在书本知识上,繁重的课业之后也没有机会探索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因此对待学习感到枯燥乏味,愈发没有学习的动力。

3.成就感缺乏

学习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才能获得成效,而一些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欠佳,在学习的道路上走走停停,难以获得每个学习阶段的成就感,努力和成就难以匹配成功,缺乏自我奖赏,因此摆烂。

4.自我不稳定

青少年时期是他们追求自我同一性的重要阶段,很多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和生活没有目标和方向,伴随着迷茫无助,看待学习无意义,消极对待人生,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

5.人际关系影响

一些孩子在学校或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不良,如同学关系(被孤立欺凌),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人际问题让孩子压力过大,孩子也很可能对自己自暴自弃,不愿上学。

还需要了解,孩子有厌学情绪怎么办

1.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尤其是对孩子心理健康重点关注,早期发现孩子无法上学、甚至自我伤害等行为问题,要对这些表现引起重视,及时查找问题原因,必要时带孩子到心理专科就诊。

2.很多孩子拒学或厌学可能是因为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适应障碍等疾病,所以需要先到正规心理门诊就诊,综合评估厌学的相关因素,患有以上疾病可使用药物治疗,还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3.排除疾病后,若孩子的厌学情绪依然存在,建议家长正确引导、关心和帮助,给予孩子更多可靠的支持,在孩子有困难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孩子做好复学的心理准备。同时希望家长不要对成绩过度关注,多鼓励包容自己的孩子,帮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

4.孩子自己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与同学交流倾诉、学习放松减压技巧和时间管理技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调整学业预期,提高自我抗压能力,促进自我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改善人际关系。

5.当孩子的负面情绪自我调节不了时,可以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动力性心理治疗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合作干预才是解决孩子厌学问题的关键之道,尤其是家长不能忽略孩子厌学背后的心理问题,理解孩子真正的困难和痛苦,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帮助孩子成功应对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家长可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咨询:

熊丹-心理治疗师

门诊简介

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门诊:主要开展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语言障碍、焦虑、抑郁、强迫、厌学、自伤等相关疾病的诊疗工作。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青少年提供专业心理行为评估、诊断及干预治疗,已开展药物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感觉统合训练、注意力训练、行为矫正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沙盘游戏治疗、家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联合疗法,帮助儿童青少年解决相关心理问题,促进全面发展。

门诊地址:日照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三楼儿童保健科

咨询电话:0633-8702580

山东省日照市妇幼保健院
为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提供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