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上方蓝字“东岳客”快速关注
拜 年
厉彦林
拜年,是悠久而广泛的春节习俗。子女给父母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记得我刚会走路就跟着家长给长辈和近门大爷叔父拜年。现如今,这一习俗虽然在悄悄变化,但蕴含的文化底蕴没有褪色,那美好的记忆深深刻入我的脑海。
在我老家沂蒙山区,吃完过年饺子,晚辈们第一件大事,就是换上过年的新衣裳,打扮得板板正正,精神头十足,给长辈拜年,还得趁“早”。家家是石头垒砌的房屋和院墙,西屋大都晚辈住,东屋是做饭的锅屋,长辈住。过年期间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做饭的锅屋温度高,是拜年的首选地点。各家备些炒花生、瓜子、糖块、香烟这类稀罕物。年长者盘腿坐在暖和的炕头上,等晚辈献上祝福的话,磕头作揖,感恩祖辈,乐享天伦。长辈碰上不熟悉的,还得拖着腔问:“这是谁家的媳妇——?”“这是谁家的孩子,叫什么名字——?”
我小时候,刚吃完饺子,家里就有来拜年的了,父亲忙着递烟倒茶和问候致谢,娘忙前忙后拿糖块、捧花生、递瓜子。坐在炕头上的爷爷,舒展开满脸皱纹,胡须都笑得翘起来,高兴地说:“过年好,图个开心热闹,人越多越好。”
我得赶忙带上弟弟妹妹去给近门的长辈们拜年,老人还反复嘱咐先去谁家,再去谁家,别忘了谁家。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会给晚辈发“压岁钱”,这是长辈对晚辈的奖赏和祝福。钱多钱少不重要,重在这份心意。
年年迎年、过年、拜年。我经历了拜年方式的历史变迁。从登门作揖磕头拜年到书信、电报、贺卡拜年,从电话、寻呼机留言、手机短信拜年,到微博、微信、网络视频拜年……拜年方式在变,拜年的热情丝毫不减。除夕夜,家人们一起吃年夜饭,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用短信、微信拜年,时不时还会有视频电话打来:“恭喜,过年好!”
拜年的声声祝福,传递着新一年的奔头与盼头,红红火火、有滋有味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