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什么是“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是新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一句话,学语文学的不仅仅是一首诗、一篇文章本身,而是拓广的时代背景和文史哲知识,并结合孩子生活、教他们做人做事,同时综合锻炼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这样的大语文教育环境下,作为家长,如何给孩子启蒙学古诗呢?不妨来梳理一下目前几种典型的方式:
这种方式局限于古诗本身,由大人教或播放音频,让孩子反复跟读,直至成诵。这种方式背后的理念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实际效果是,孩子不明其意,难背、易忘,基本不符合大语文教育。
在传统的小学课堂上,老师教古诗,会在诵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重点字词的意义,并对这首诗的意义进行解读。这种方式稍进步了一些,但如果教学和考试都侧重于背诵、默写和翻译的话,孩子会觉得枯燥乏味,较少部分符合大语文教育。
这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方式,每首诗在字词释义加翻译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用漫画呈现的背景知识,幽默搞笑,趣味性增强了许多。但由于收录的古诗篇目太多,针对每首诗的知识点零散稀少,且重在幽默搞笑,与古诗本身关联不大,只能说朝大语文教育稍稍迈进了一些。
由此可见,在5-8岁儿童启蒙学古诗这个定位上,尚没有一套完全符合“大语文教育”的书。所以,小学古诗研学社(社员包括北大博士爸爸、首师大哲学硕士妈妈、芯片高级工程师爸爸、北师大儿童文学硕士妈妈、小学语文一线优秀教师妈妈等一群对古诗极感兴趣、对孩子教育尤为关注的高学历家长)历时近3年精心打磨,做出了这套《古诗就该这样学!》:
研学社的爸爸妈妈们在总结各自带娃学诗的经验后,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方法并不适合低龄儿童。对缺乏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孩子来说,无论读多少遍,不懂的还是不懂。而不明意义地背诵,不仅记忆短暂,还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百害而无一利。研学社里有个典型的例子:
一个娃三四岁时能背下上百首古诗,还能把三字经从头到尾一口气背下来,不过可想而知,娃完全不理解。到了六岁上小学的时候,这个娃所背的诗差不多忘掉了一大半,而到了小学三四年级,几乎全忘了。
课堂上重新学习这些古诗的时候,这个娃也仅仅是耳熟、再背起来比较快而已,在意义理解、解读和赏析方面没有任何优势。这个娃上学后也从来没有表现出对古诗或文学的爱好。
为什么会这样?研学社咨询了儿童心理发展专家和教育学家,了解到记忆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就是一般所说的死记硬背,这种记忆过程是枯燥的,大脑是被动的,具有短暂、易忘的特征;“意义识记”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要求大脑积极主动对记忆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组织,弄清其意义和内在联系。好的意义识记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记住内容,并长久保持。
所以,不管家长给孩子学古诗的目的,是希望这些古诗长久地留在孩子的记忆里,丰富知识、丰盈精神、带来文学熏陶(也就是“大语文教育”的目的),还是功利性地为了将来的中考、高考,都需要持久记忆,都应该尽量让孩子运用“意义识记”。
家长们可能会担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否进行“意义识记”?研学社重点请教了教育专家,得知:根据蒙台梭利教育理论,5-8岁正处于阅读、文化和逻辑发展关键敏感期,正是开始“意义识记”的好佳时期。而5岁以下甚至更低幼的孩子,大多只能进行“机械识记”,并不适合大量背诵古诗。如果家长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和记忆特点,强行让孩子背诵,极有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
当然,这个年龄段的理解能力毕竟有限,所以,研学社首先和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大语文理念和古诗内容及相关知识,用最吸引孩子的方式展现出来,激起他们的学习内驱力。经过三年的精心策划和打磨,研学社终于找到了令人满意的方式:
即以“赋能大语文,沉浸学古诗”为核心理念,“用美绘本讲述古诗里的好故事”为方式,通过层层延展、开拓,达到“让孩子‘吃透’每一首诗,记忆永不忘”的目的。
一、扫码听古诗和故事
听,是大语文教育的一大要点。这套书邀请了两位专业配音师,浑厚的男声朗读古诗(像爸爸),温和的女声讲述故事(像妈妈),并配有背景音乐。
古诗,本来就带着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听朗诵,感受古诗的音律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而故事讲述,是考虑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孩子还无法自主阅读,家长忙的时候,可以播放音频,让孩子自己边听边阅读。音频还可睡前播放,伴随孩子入眠。
翻开每本书的封二,用手机扫码,整本书的音频就会跳出来。每个故事、每首诗都是独立音频,方便播放。
二、启蒙励志主题
10本书,10个启蒙励志主题,串联诗歌和诗人人生,启迪孩子做人做事。学习做人做事,也是大语文教育的一个要求。本套书选取的每位诗人,不仅在诗歌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很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三、乐读故事,悦赏插画
这是整套书最重点、最主要的部分。古今诗画一体,这套书用美绘本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诗人和古诗的故事,并融合知识点,力图还原古诗历史场景,让孩子穿越时空遇见诗人,沉浸式体验古诗创作过程和诗人人生,达到真正的理解。
所有的故事和知识点都有据可查,绝非现代人的杜撰,并且站在儿童的角度,尽量激起孩子的兴趣。这正是帮助孩子理解古诗,达成“意义识记”的主要部分。
在大家的印象中,杜甫一向是个忧愁苦闷的老头形象,你能想象他小时候那么顽皮吗?
孟郊为什么对母亲那么深情?是因为从小到大,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厚爱。
只有了解古代耕种的艰辛(耕田、插秧、收刈、持穗、砻谷、簸扬、舂米等等,全靠人力),才能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
豁达的苏东坡,接连被贬之后,依然不忘生活乐趣,发明好吃的“东坡肉”。
再说美图,在这套书里,每本书都有大幅美图可欣赏:
四、回顾、释义与解读
读完古诗,在了解古诗的含义和来龙去脉之后,再来回顾重点字词释义、诗意解读和赏析,加深记忆,同时学习古诗解读和赏析方法。
五、知识小拓展
在主体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相关逸闻趣事、文史哲知识,并综合读写锻炼。
六、关联必背诗
每本书在主讲诗歌之外,会根据诗歌主体、类型、写作技法、诗人经历等等,灵活关联其他必背诗。比如《2汉乐府与<江南>》,故事主题是“歌咏劳动”,共3首关联必背诗:
1从类型上来说,《江南》是一首南方民歌,所以关联了一首北方游牧民族的民歌《敕勒川》,让孩子对照学习南北方的民歌及风俗;
2《江南》也是一首乐府诗,所以关联了另一首乐府诗,李白的《古朗月行》,让孩子体会乐府诗的体裁;
3《江南》又是一首集体创作的采莲诗,所以关联了一首个人创作的采莲诗,王昌龄的《采莲曲》,让孩子感受集体创作与个人写诗的区别。
七、思维导图总结
每本书读完之后,封三都有一幅总结性的思维导图,让孩子学画、总结,巩固记忆。
这套书的定位读者是初学古诗的孩子,5-8岁幼小衔接到小学三年级,旨在从一开始就教给孩子正确的学诗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这套方法之后,孩子可以有效地学习任何古诗甚至其他文章。本套主打书10册涵盖小学语文1-3年级所有推荐背诵篇目,附赠册涵盖小学4-6年级推荐背诵篇目。这些篇目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掌握的,跟孩子的学习考试有关、跟知识面有关、跟听说读写能力有关、跟心灵成长有关、跟做人做事有关……
在大语文教育下,让孩子学透一首诗,胜过稀里糊涂背诵数十首;在知识大爆炸时代,让孩子从小掌握解读、赏析诗歌的方法,懂得筛选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