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会就退课?这到底是卷王们的躺平还是自救?

文摘   2024-10-24 23:55   新加坡  

记得点击上方“破壳记” 点亮星标哦↑


出国留学的中国小孩里,除去少数真·完全不学的,剩余的大多数尽管嘴上说着“我不爱学习”“我学习很糟糕”,仍然很难逃过被老外们衬托成“卷神”——


比如有一门课,老师要求每节课走之前把随堂练习上传。我由于习惯用纸笔手写,又有时要多花一两分钟把最后几行东西想明白,所以每次完成扫描上传、收拾东西离开都差不多是最慢的几个;而我在这门课上的一个意大利朋友目睹了这一切,告诉我“我上完课脑子里除了吃饭就什么都没有了,你还能再额外工作几分钟,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久而久之,虽然明知道自己实力一般,在顶级名校还是被大佬压一头,但在相当多的场景下还是不得不接受“比一般人聪明”“比别人努力”的人设。结果,你对自己的期望从“基本生存”拔高到“站上食物链顶端”;大一为自己立下跨专业双学位三个辅修的远大志向,大二开始overload并且接受不了丢掉A+。然而,你并不是一个永动机;很快,你或许撑不住了…


1

“水课不水”,一不小心给自己挖了坑?


每学期选课的时候,相信很多小伙伴看到列表上绮丽炫目的课程名后心态都是“看起来好有意思,想学”而很少能料到“工作量太大了,顾不过来”。愉快地度过了前几周之后,接踵而至的作业、习题课、考试开始消磨你的热情;每周上百页的阅读看得你快要认不出人类文字,新奇的异域文化只剩下无法理解的概念、难以发音的名词;就连本以为可以用来放松的创意设计课,你略显幼稚的笔触和同班其他人科技感拉满的电子美术作品放在一起,实在是相形见绌。



社科论文拿到的评语逻辑复杂,绕来绕去你读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最终推知自己“确实没通这一窍”。看着自己收获的一个又一个离群的分数,你一边嘲笑自己当初天真地以为能拿下这些看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课,一边安慰自己“又不需要擅长我专业领域以外的”——直到专业课的期中考试给了你当头一棒。你开始濒临崩溃,觉得无地自容。



2

“我是不是不适合学这个专业?”

“我是不是很菜?”


起因或许是你当初专门挑了一门“更具挑战性”的课,一半出于学术兴趣、个人追求,一半出于虚荣心。课程简介里标明的“困难版”和导师们苦口婆心的暗示劝不动你的学习热情,走进那个满座大神怪咖的教室你感到自带主人公光环;几节课之后,你虽然承认它困难,但心甘情愿把几乎所有不上课的时间都砸在解决这门课的任务上——它好像已然融入你在这所学校的生命。



就算这样,或许有那么一天,你的“信仰”会为眼前的苟且而动摇。再也无法宽容老师每节课冷嘲热讽的“劝退”、大佬同学们对小团体外生人的无视、非人的课后工作量、次次垫底的分数……本就在异国他乡无依无靠的你开始怀疑自己身上的每一个所谓“优秀品质”是不是真的,并卑微地说道:“我只想再体验一下当倒数第二名的感受……”恰好,某根稻草落在了你的身上,你开始思考这个“绝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问题——



我允许自己有“退出”这一选项吗?


或许你可以想想,你有可能找这门课的老师聊聊吗?他/她是那种很热情愿意帮忙的,还是从来不回邮件恨不得所有人都转走自己省事的?你是很钦佩这位老师,坐在台下听讲就觉得能量满满,还是有点“气场不合”甚至反感他/她?



你也可以仔细想想,根据自己的感觉,目前的困难是一个复杂程度可以预估的“小坎坷”,还是今后更大的麻烦和痛苦的预兆?如果最后拿到很差的成绩,你能够与自己和解吗?如果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或许可以跳出这个局限的班级、学校想想,外面不了解细节的人可能对这些课程的难度没有概念,也根本不知道你在做的这些挣扎意味着什么,那就当然不会对你的退出评头论足。


如果为了它,你不得不投入海量的精力,以至于牺牲了其他对你来说重要的事——阅读、休息、和家人朋友聊天等等,让你的生活质量触底、健康状态堪忧……那它凭什么呢?我们的人生中都有这些课以外的东西,卸下这个负担,我们也许有机会像自己曾经向往的一样,变成视野更广阔、更有文化底蕴、更有趣、更健全的人。


更何况,区区一件小事不能做到完美,并不意味着“我在这个学科上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而只是出于自身个别方面的短板,和个人对于当下情况的选择罢了。



3

内卷的风,不要盲目追


你大概也会说服自己,不用太贪婪、“有舍才有得”。但卸下包袱之后,轻松愉快不会瞬间涌入,相反,占据你的可能是失落、空虚和更大的压力。要强的你可能会无限放大别人恐怖的学习强度,然后试图模仿——但是,意义何在呢?



我们可以不服输,但不能输不起,更不能把上课多、绩点高、睡得少、“看起来很厉害”等等标签和“赢”绑定;我们不该轻敌,但也不能过分假想、恐吓自己,而拒绝全面地认识我们所谓的天才永动机们和其他在各方各面值得学习的同学。我们当然不是在为半途而废找借口,而只是想鼓励固执的“卷王”们适当地不过分压榨自己、有勇气及时止损。


大学里的课程五花八门,不适合某个人学的也数不胜数,对自己判断失误,遇到了和自己“八字不合”的简直再正常不过了。假如为了保住一门这样的课而投入不计其数的时间和心血,甚至搞坏了身体——这其中的思想斗争、心理困境对亲历者的分量当然毋庸置疑,但是功利一点来讲,今后问起你在大学里的学习、浏览你成绩单的人,并不会被你巨大努力中或多或少掺杂的“自我感动”打动。与其这样,又何不尝试保护自己,适当调整方向再继续前进呢?



—END—


作者 | Julia

排版 | Julia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来自破壳记的暖心活动


破壳记编辑部由来自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埃默里大学,纽约大学等不同学校的学长学姐组成,如果你有任何留学相关的问题,破壳记编辑部学长学姐都可帮你解答。


同时,破壳记邀请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Top20名校不同专业的学长学姐,不定期在群内分享自己的留学经验。扫码可入群!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留学故事

想通过自己的经历给学弟学妹一些帮助


后台回复【投稿】即可供稿

我们有丰厚的稿酬等着你呀!


也可以扫码添加下方「破壳记」文编

她会助你完成你的优质文章!



如果你对作者和文章觉得满意

欢迎你关注、转发、点好看三连

吸欧气,赢录取!


破壳记
“咔”~这里是留学界优秀青年的聚集地,来跟我们一起成长、突破和蜕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