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中国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越美国

文摘   2025-01-29 20:37   北京  
常混互联网的人,应该对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的“超越美国论”有印象。
2015年,胡鞍钢做客新浪财经《改革问道》时谈道,根据2009年、2010年的数据推算,按不变价格的国际美元,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
2017年4月,胡鞍钢在“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第24期”的演讲中表示,中国科技实力已经完成对美国的超越。
2017年底,胡鞍钢再次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中国整体实力居世界第一,并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清华大学学报》。
由于胡鞍钢的研究结果太过惊世骇俗,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
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中,可想而知他受到了多么惊人的口诛笔伐。
现在,我们再看胡鞍钢当时的研究,是不是觉得更能接受一点了。
美国人连续两任总统,在经济、科技、地缘、舆论等场景中,用了接近8年时间向中国开战,结果一次次刹羽而归,把自己搞灰头土脸。
一次次“战火”的洗礼,一次次证明了中国的强大。
如果不是中国的实力更强大,美国怎么可能输掉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呢?
这是从宏观层面看,我觉得有一个细节其实更能说明问题。
大家发现没有,自从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向中国开战以来,美国做啥都是错的。
制裁中国,逼着中国走上更加自主的道路,以毫无争议的姿态超越自己。
不制裁中国,又眼睁睁地看着中国以毫无争议的姿态超越自己。
为什么我要给“毫无争议”划重点,大家可以从胡鞍钢那个研究结论引起的反响和反驳可以看出。
如果我们不能碾压性地战胜美国,别说世界其他国家,就算我们自己人都不相信。
这就是成见的力量。
战胜美国,第一次是在实力对比上,而最后一次则是在心理上。
在中国两款6代机完成首飞后,特斯拉与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称,美国再次遭遇“斯普特尼克时刻”。
1957年,当苏联率先成功发射全球首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时,美国社会深受刺激,并迅速作出反应。
为了激励自己,美国社会将此称为“斯普特尼克时刻”。
紧接着,美国成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专门负责太空探索和科学研究,启动了史诗般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与此同时,美国承认苏联在教育和科研体系方面的优势,以此调整本国的教育和科研体系,增加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等领域的投入,推动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
经过十多年的奋起直追,美国成功夺回了在太空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反观这一次,美国社会却表现得异常低调,看上去好像放弃“治疗”了。
对中国的6代机,美国媒体虽然有所报道,但并没有形成与这一突破相对应的舆论热度,很明显是在低调处理。
美国官方的态度,则更加模棱两可,只是承认注意到了这一事实,并未有任何实际举动。
大家觉得,这是美国在轻视中国吗?
如果这样想,那你就大错特错。
要真是轻视中国,那特朗普在他的第一任期就不会发动对中国的各种“战”。
是因为美国知道,他真的竞争不过中国。
这些年来,中国在任何竞争领域一旦出现反超的情况,对手就再也没有任何机会。
看看通信、光伏、智能汽车,甚至是美国最擅长的软件,连社交媒体都是如此。
对中国的反超,华盛顿方面除了用禁售这种非市场手段以外,完全是束手无策。
美国禁售华为、中兴、比亚迪等企业的产品,而中国照样敞开国门让美国的苹果、特斯拉等企业在我们的市场上制造并销售。
从这种对比中,可以看出中国用竞争战胜对手的强大自信。
只有弱者才会寻求保护,强者不用。
对6代机的重要性,美国社会不可能不清楚。
美国军事类媒体《战区》认为,中国两款6代机成功试飞,标志着中国在航空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预示着美国即将失去军事优势。
虽然一款装备赢得不了军事优势,但一款顶尖装备可以看出两国军事力量的此消彼涨。
6代机的突破,只是中国军事技术突破的一个尖顶,我们的赶超是整体性、全方位的。
大家再过几年就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美国的军事存量优势也将在这种赶超面前土崩瓦解,不值一提。
既然6代机的突破如此重要,为什么美国社会表现得如此低调?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清楚自己不可能通过竞争来击败中国,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麻醉自己,也迷惑世界各国,以延缓帝国的崩塌。
试想,如果美国上上下下以此为契机,大张旗鼓地要“反杀”中国,结果中国的7代机都出来了,美国的6代机还在屡败屡战,那对美国的信誉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现在的美国,只要我不承认自己不行,那就没人有办法证明我不行,那帝国的衰败就会是缓慢的,从而为拯救帝国的衰败争取时间。
我们注意到,在中国两款6代机成功首飞半个月后,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才在公开回应中坦言,六代机的研发成本太高,暂时玩不起。
这就是大实话。
换句大家听得懂的话来说,就是6代机的研发成本太高,美国的综合实力无法支撑。
有些人也许会说,那不应该啊。
中国的GDP不到美国的70%,我们能承担得起凭什么美国承担不起。
有些人也许会说,美国的军费使用效率太低。
其实这都不准确,美国过去的军费浪费也很严重,凭什么现在就浪费不起了。
只有一个原因,中国实际的经济实力已经远超美国,甚至数倍于美国。
我的这个结论,可能会让人觉得比胡鞍钢的结论更惊世骇俗。
与胡鞍钢相比,我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证明这个结论,但我还是可以用一个细节来说明。
旅美的陈平教授曾有一个判断,称中国月入2000人民币,可以比美国月入3000美元的生活质量更高。
前段时间中美两国人民在小红书对账,也进一步证明了陈平的这种看法。
从料敌从宽、料已从严的角度来看,人民币与美元的实际购买力说是1:1不为过吧。.
去年,中国的GDP是134.9万亿元,而美国的GDP则为29.15万亿美元。
抛开汇率不算,中国实际购买力的GDP总量,差不多已经达到了美国的4倍。
我的估算可能不算严谨,但大致的逻辑是经得住考验的。
如此一来,便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能够承担得起先进装备的研发,而美国不行。
如此一来,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一旦完成突破,美国就无力追赶,而美国领先,但中国却能紧追不舍。
看看人工智能的竞争就知道。
当ChatGpt横空出世时,我们一些人立刻惊呼中国“药丸”,什么制度不行、文化不行、教育不行等各种屁话盛行,甚至上升到人种不行。
对这场竞争,哪怕是很多院士、专家和教授,都看走眼了。
前年底,清华大学教授刘嘉在接受凤凰卫视吴小莉的采访时表示,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一骑绝尘,属于第一梯队唯一的NO1,而中国勉强属于第二梯队靠后部分,不但不如德英等国,而且与美国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
在2024中国计算机大会上,中科院院士孙凝晖在回答“追赶了2年,为什么中美AI还有2-3代的差距”的问题时表示:“很正常,中国足球还越追赶越落后了呢。美国就是技术的火车头,你再怎么讨厌它,它一定跑得快。”
还有更多的暴论,我就不引用了。
从他们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深刻的科学不自信。
实际情况,却一次次啪啪打他们的脸。
前些天,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中国初创企业深度求索,便暴击了他们暴论。
这家企业开发出来的大模型,仅以极低成本就能比肩美国顶尖大模型。
更重要的是,这家企业的大模型与中国芯适配,让美国完全卡不着我们的“脖子”。
一次反超,可以说是幸运。但大家觉得,次次都能反超,难道还是幸运吗。
无它,中国的综合实力已经碾压性地超过了美国。
我的这一结论,相信大家慢慢会在实践中接受并承认。
投资领域存在反身性理论,其实国际政治何尝不是。
美元和美国实力被高估,源自于美国强大的过去在人们内心的投射,并不代表现在和现实。
最终,这种高估一定会回归均值,甚至跌破均值。
美国回归均值,甚至跌破均值,只差最后一根稻草,我们且等且珍惜。
很多人看不明白,特朗普这疯子为什么要对盟友下手。看明白了我这篇文章,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逻辑。
下次我将再开一篇,来聊聊特朗普的逻辑。
做投资的看了我这篇文章,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如果你真是一个有追求的投资者,请做好狩猎美国的准备吧,那可是一头超级肥牛。
虽然这场狩猎不是现在,但一定会在很多人的有生之年出现。
如果你心中都没有这样的准备,又怎么可能在机会出现的时候参与这场盛宴呢?

阿尔法34号
军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