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本刊记者 陈晓伟
嘉宾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魏世杰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 刘学斌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管理学博士 陈套
背景
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今年6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整治滥发‘帽子’‘牌子’之风,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切实减少为报项目、发论文、评奖励、争资源而分心伤神。”
科研人员轻装上阵,创新活力才能持续释放。一直以来,存在着不必要事务性负担较重、人才评价“破四唯”后“立新标”不到位、资源配置改革不到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发挥。
比如一些青年科研人员表示,平时要把不少精力用在开会、迎接检查、参加座谈中,调查表格多、总结报告多、检查评估多,让他们难以集中精力搞科研。“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1961年,党中央就曾提出“保证科技人员每周有5天时间搞科研工作”,近期一项调查显示,青年科研人员工作中与科研无关的时间占比依然很大。有的青年科研人员反映仍存在“科研时间碎片化”等现象,这都影响了他们专注事业、聚焦主业的定力。
此外,评价导向也是影响科研人员专心搞科研的重要方面:是着急发论文,还是坐住冷板凳搞研究;是尊重学科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做研究,还是踩着年龄节点,抓紧申请“帽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人员工作的专注度。
还有科研试错和宽容失败的环境建设也对科研人员专心搞科研有着重要影响。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十年磨一剑”,不断探索、长期积累、长周期投入,甚至不停试错。这就需要更为科学的评价体系、更为长效的保障机制作为支撑,而当前我国在这方面还需完善。
近年来,为了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各地各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如2018年以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先后印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方案》(减负行动1.0)和《关于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的通知》(减负行动2.0),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行动,在减表、解决报销繁、检查瘦身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广大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欢迎。2022年颁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旨在解决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突出问题,保障青年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充分激发青年创新潜能与活力。同时专门提出“每周80%以上的工作时间用于科研学术活动”“将保障青年科技人才科研时间纳入单位考核”等举措,为青年人才专心搞科研提供助力。
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让他们心无旁骛、潜心钻研,本期《话题讨论》栏目展开讨论。
(本刊记者陈晓伟综合整理)
观点
破除不利于科研人员专心科研的
体制机制障碍
魏世杰
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科研人员专心科研的制度措施,特别是下放科研自主权、科研减负以及考核评价中的“破四唯”等都发挥了一定效果。但有利于科研人员专心科研的制度环境依然有待改进,限制、约束等为主的管理制度要逐步调整为激励和约束相容的制度,才可能真正减轻科研人员经费竞争压力、科研活动束缚、降低评价考核牵绊,将更多精力用于科研。
——完善资助制度,减轻科研人员经费竞争压力
当前我国科研经费的资助渠道单一、形式单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执行的研究开发经费中,分别有57.38%和78.55%为政府资金,企业等其他渠道提供的资金占比较低。此外,我国科研经费资助方式也存在稳定性经费偏少以及稳定经费竞争性资助的问题。
调研中了解到,我国多数科研机构的稳定性科研经费占比不足50%,对于科研人员而言,更难以获得稳定性支持。有科研人员反映,即便是国家的一些稳定性经费,到了单位也会以竞争性项目的方式进行资助,科研人员依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参与竞争。
在一些国家,科研经费的来源更加多元,科研人员不只依赖于竞争性的财政资金,企业和非营利机构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经费选择,以美国基础研究经费为例,政府资金占比约为40%,以稳定支持为主的非营利组织提供的资金超过10%。而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科研人员几乎都在竞争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率过低,对科研人员造成了压力。
下一步,要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资助方式,调整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合理分配竞争性科技计划和稳定性资助比例,提高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规模、扩大创新工程资助范围,在科技计划中探索稳定资助、定向资助、协议资助等方式,减轻科研人员项目经费竞争压力。利用财税政策吸引更多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设立研发基金或通过慈善捐赠为科研人员提供科研经费资助,进一步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丰富科研资金资助方式,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资金选择空间。
——优化评价制度,打破评价桎梏
在科研人员评价方面,分类评价导向的改革措施已经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在破除旧制度的同时新的更完善的评价体系还未建立。调研中有科研人员表示,虽然整体上看评价指标更加多元了,但实际的结果是“四唯五唯”变成了“四要五要”,只有全能选手才能够在评价中脱颖而出,科研人员“卷”的范围越来越广,学历、职称、论文、项目、奖项等等“一个都不能少”,生怕因存在短板而败下阵来。
科研人员评价制度改革要强调评价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给予评价主体一定的容错空间,只有评价主体敢于结合自身的真实需求去评价科研人员,消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才能建立多元化、差异化的评价制度,才能真正选对人、用对人。
——简化管理制度,减轻科研人员行动束缚
虽然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多项提高科研人员自主权的措施,但是总体上科研人员所处的管理制度依然有些僵化,现行管理制度更多强调规范、约束,但科研单位以创新产出为目标,其活动具有组织灵活性、结果不确定性等特征,管理制度如果过度强调规范和约束,就会对科研活动产生限制,而科研人员直接感受到的是科研活动受到约束。
因此,科研人员相关管理制度要更加重视科研活动的特殊性,要从以限制为主转为以激励为主,将相关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放在如何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和动力上,从而不断提升科研人员能力。
——建立学术休假制度,缓解科研人员精神压力
除了改革现有资助、评价、管理等制度,还需主动建立有利于科研人员专心研究的制度,例如建立学术休假制度,缓解科研人员精神压力。2022年,北京市科协会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七成科技工作者面临一定的情绪问题,近三成科技工作者由于心情抑郁或情绪不好影响到工作或日常生活。
有些国家已经将“学术休假”作为一种制度,以保障科研人员在研究单位服务一定期限后,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学术交流、进修深造等活动中去。国内已有一些高校推出学术休假制度,允许教学人员在学术休假期间脱离教学和行政事务,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工作。科研人员同样需要学术休假制度,学术休假不仅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的能力水平、拓展视野,更重要的是,让科研人员离开其长期所处的工作环境和相对高压的工作状态,能够化解长期积累的不良情绪。
——完善保障制度,解决科研人员后顾之忧
近年来,国家财政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研人员科研经费增长明显,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基本科研业务费奖励经费等政策对于提高科研人员收入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科研人员内部收入分化较为严重,青年科研人员往往收入偏低,通常面临更大生活压力。相较于其他职业,科研人员往往学历更高、职业生涯起步期更晚,“成家立业”重叠现象更加明显,因而面临更大的工作家庭双重压力。
对于青年科研人员应加大生活保障力度,缓解青年科研人员“成家立业”重叠带来的压力,确保其将更多精力用于科研,比如向处于职业生涯起步期的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人才公寓、公租房以降低其居住成本等。
观点
立破结合 标本兼治 让科研人员安心科研
陈套
科研人员的使命是科研创新,发现科学规律,解决技术难题。科研工作不同于一般性工作,要想出成绩就要有足够的时间作为保障,也要有让他们心无旁骛钻研的宽松环境。目前,仍有不少科研人员反映,各种非学术负担仍然较重,科研时间得不到保障。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进入“无人区”,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攀登科技制高点,抢滩登陆技术新领域新赛道,必须要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调动其积极性和创新动力活力。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混合磁体装置前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2018年以来,科技部等部门连续3轮推出为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此举取得切实成效,提高创新效率,各种迎来送往,繁文缛节得到遏制。但由于考评体系不够完善,激励制度不够健全等原因,还不同程度出现争抢“帽子”“牌子”,快出论文专利成果情况。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立破结合,标本兼治,让科研人员安心致研,让科研评价、荣誉激励等为科研人员服务、为出重大成果服务。
一些单位也做了有益探索。如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评价人才着重看其研究的系统性和原创性, 并推进分类评价和大胆破格晋升探索;自主部署基金予以支持培育重大项目,引导科研人员的时间流向国家重大需求的课题,激励科研数年磨一剑,在长期沉寂之后迎来大爆发。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还需多措并举,综合施策。
——进一步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
突出实绩能力。更加突出科研人员的学术能力和实际贡献,在岗位竞聘和职称评审中,引入自然晋升机制,探索自然晋升与申报评审相结合的机制。设立破格提升通道,鼓励十年不鸣,一鸣惊人,让各学科各领域的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提高科研行政辅助效率。加强科研助理制度建设,建立专业高效的行政服务团队。扩大科研助理、财务助理覆盖面,提高科研助理业务能力,探索人工智能辅助科研助理,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周到服务。
建立灵活激励制度。允许科研类事业单位实行比一般事业单位更灵活的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让科研人员劳有所得,激活科研动力。
——建立宽松的科研环境
提高稳定资助力度。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强化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鼓励自由探索,提高基础研究的组织化程度,建立稳定性的科研项目资助机制。对一些非共识科研项目和高风险、高价值的基础研究,加大稳定支持力度,让科研人员沉下来深耕细挖。
探索长周期考评。评估坚持以切实解决问题、产出重大成果来评判,不以短期的量化指标衡量,完善由国际同行评议的长周期考核机制。扩大科研经费包干范围,提高科研经费劳务费比例,统筹信任与经费审计,发挥科学共同体自组织作用,发挥自组织的约束、激励作用。
营造宽松的创新文化。科研工作是最需要时间来保障的工作,不仅在8小时内,有时做实验、反复验证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此外,科研工作也是整天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需要宽松的科研环境,需要为科研人员解决后顾之忧,为他们潜心科研提供条件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心无旁笃、安心科研、专心科研,早出大成果。
观点
引入时间成本核算理念 增强制度保障
刘学斌
科研人员是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保障科研人员潜心钻研、开拓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对此,各级各部门非常重视,不仅反复强调,更出台了不少制度、措施,这些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但从实践来看,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的工作方面仍有改善空间。
现实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各方希望科研人员专心科研,科研人员自己也希望能够专心科研,但科研人员仍较普遍地感觉干扰较多、非必要事务性负担较重,甚至认为自己的身心健康、个人生活受到影响。从现实层面来说,科研人员的不必要负担、各种干扰很大程度上占用科研时间,而且这些占用仅靠科研人员加强自身时间管理无法解决,需要从制度上来解决。为此,有必要引入时间成本核算理念,优化制度体系,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
——以控制、压缩科研人员非必要时间成本支出为导向优化制度
制度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和其他人类活动一样,制度基本的逻辑也是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提高效率。科研相关的制度同样也应如此。只是制订执行制度时,重点考虑的是收益和效率,往往忽视时间成本。这是导致实际效果与制度目的存在差距,科研人员时间负担沉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这种情况,应以控制相关制度的时间成本,特别是科研人员非必要时间支出为导向,即在相关制度的制定、实施、修订等环节都将制度所致的科研人员时间成本纳入考量,并积极降低时间成本,特别是减少非必要时间支出。
在制度的执行中,应测算制度所引起的科研人员时间支出,并防止因执行所导致的科研人员的不必要时间支出。在制度的修订中,以科研人员实际的时间支出情况为修订依据,以控制、压缩科研人员非必要时间支出为修订方向。制度的导向应该是控制制度导致的非科研时间,特别是压缩其中的非必要时间。
——将科研人员非必要时间成本支出情况传导至相关管理端、制度端
科研制度引发的科研人员的非科研时间支出,特别是其中非必要时间支出属于制度的外部效应。这种外部效应只有被传导到制度的制订、实施、修订中,才能推动相关制度向有利于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创新创造的方向优化。
传导一是信息传导,二是压力传导。信息传导是说在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与科研人员之间有畅通的信息交流沟通渠道,使科研人员的时间成本信息能够及时准确传导。这需要管理者和科研人员都意识到在具体的事情、规定背后都存在时间问题,从而管理者能积极主动收集科研人员的时间支出特别是非必要时间支出信息,而科研人员也能积极主动传递相关信息。
压力传导是说科研人员对制度相关非科研时间支出特别是非必要时间支出的一些不良感受,必须要能够转化为制度优化调整、管理改善的动力,否则没法真正解决问题。如科研相关制度的制订和修订、措施的出台,必须吸收科研人员的参与,确保实际承担科研任务的科研人员的需求成为制度的考量之一。
如建立科研相关制度的时间成本核算机制,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测算制度对科研人员时间支出的影响,以之作为评估制度、制度实施、管理工作、管理人员标准之一。又如从时间成本的角度,对现有科研相关制度、措施进行集中评估,提出修订意见,推动制度的优化。
总之,科研人员非科研时间支出特别是非必要时间支出多是妨碍科研人员专心科研的重要问题,是科研人员不必要事务负担重的集中表现。对此,必须认识到其制度原因,将科研人员的时间成本纳入制度考量,使制度能够切实保障科研人员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支出专心投入科研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