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用活“加减乘除” 擦亮“城市名片”

政务   2024-09-18 16:07   河北  




两岸翠色相映秀,一湖碧水绿如蓝。

衡水,因水而名,因拥有衡水湖而又称“湖城”。衡水湖,是华北平原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大自然赋予她天生丽质,拥有水域、沼泽、草甸、林地等多种生态系统,是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的栖息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享有“京津冀最美湿地”“华北绿明珠”“东亚蓝宝石”等美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上世纪围湖造田、与湖争地、捕鱼养鱼、过度开发曾给衡水湖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造成严重水质污染。近年来,衡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到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举全市之力,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衡水湖生态环境。

做好加法,生态保护“加”力度
衡水湖,是衡水的“生态名片”,在维护京津冀区域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关键在保护修复,重点在监管治理。做加法,就是增加生态修复项目、强化监管力度,让湿地提升自我修复能力,让生态保护措施有效执行,还群众绿岸清水、鱼翔浅底的景象。

衡水滨湖新区坚持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以近自然的方法实施保护修复工程。在衡水湖小湖隔堤,原来的水泥护坡被覆土植绿的生态护坡所取代。改成生态护坡后,栽植灌木、地被等绿植,模拟了自然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遮蔽、筑巢、觅食的场所,推动了生物多样性恢复发展。

环绕衡水湖一周,建成了目前华北地区唯一的一条环湖马拉松赛道。在衡水湖举办马拉松比赛有着天然的优势:这里空气清新湿润,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4600个,是座“天然氧吧”。自2012年起,每到初秋,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就会如约在美丽的衡水湖鸣枪。

实施增殖放流项目,以鱼净水,以水养鱼,近两年撒放鱼苗365万尾、虾苗1.76亿尾。自2022年开始,将禁渔期延长至10个月,湖中丰富的鱼虾资源为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衡水市将沿湖的滨湖新区、桃城区、冀州区“三区湖上执法”统一为滨湖新区“一区湖上执法”,消除了多头管理的弊端。随着统一管理、统一执法力度不断加强,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从污染治理转向生态修复,衡水湖的保护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持续打造衡水湖良好生态圈,衡水市联合中科院、国内外科研院校等多所高校展开合作,在权威专家指导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及水体治理、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科研监测等项目。

2016年,中德财政合作衡水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启动,主要实施水管理与水体的生态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监测与专项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力建设与宣传。总投资约9200万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中德财政合作达成的德国促进贷款1120万欧元,赠款20.5万欧元。

2020年起,北京师范大学大环境学院石建斌副教授团队对衡水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为期两年的实地监测考察项目;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武大勇教授团队迄今已坚持十年的衡水湖开展湿地鸟类定期观测调查等项目。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类用翅膀来投票。哪里生态好它们就飞向哪里、栖息在哪里。如今,衡水湖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目前共记录到植物594种、鱼类45种、昆虫757种、两栖爬行类17种、哺乳类20种、鸟类334种,占河北省鸟类记录的68.7%。其中青头潜鸭、东方白鹳、遗鸥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1种,震旦鸦雀、红胸黑雁、白琵鹭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63种;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重要驿站,标志着生态恢复与保护取得了良好效果。

做好减法,污染破坏“减”到底

衡水湖是经过自然与人工共同作用形成的复合湿地,污染在水中,但根子在岸上。做减法,就是对衡水湖周边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进行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确保水质达标。

为守护好衡水湖这“一湾碧水”,近年来,衡水滨湖新区不断加大衡水湖湿地保护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关停并转沿湖原有工业企业,发展起医疗器械电商和集散、文创、精品旅游等绿色产业,搬迁周边413家企业、作坊,拆除60万平方米沿湖各类建筑,封堵所有的入湖排污口,更换燃油船为电动或燃气动力船,一次性全部取缔了1.38万亩网箱、拦网,收割蒲草20万平方米、清除淤泥80万立方米,开启一年一度的封湖禁渔期……

设立三禁区域。2020年4月,在禁渔期的基础上,设立了全年禁航、禁捕、禁钓区域,安装了禁航禁捕浮标,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划定区域从事捕猎、捕捞、垂钓、游泳等行为,禁止个人、船只等进入划定范围。

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衡水湖周边1000米范围内的村庄实现了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全覆盖,严控污染物入河,并加强管控机制,在源头上杜绝向湖内倾倒垃圾。

设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游客中心,构建了“1+4+N”(1个主游客中心、4个二级服务区、N个服务驿站)综合服务体系;搭建了“一部手机游景区”“一张地图管景区”智慧景区平台,被评为“河北省智慧景区示范点”;出台了河北省首个内陆水域游船码头安全运营地方标准,做到了景区精细化、规范化管理,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景区基础设施、环境风貌、业态产品、服务质量大幅提升。

为进一步减少人为干扰,让衡水湖变得更加生态自然,衡水滨湖新区创新以鸟类栖息为核心的保护模式,设立季节性核心区,在每年的3月—8月鸟类繁殖季节,对衡水湖小湖隔堤进行封闭式管理,为鸟类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

立足生态治理需求,采取多项措施改善衡水湖水体环境。综合考虑水生植物生长、水质稳定等因素,科学制定衡水湖引蓄调控用水计划;对4条主要引水河道两侧各1km范围内的污染源全面排查,消除污染风险点,封堵取缔引水河渠两侧各类污水排放口,有效管控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对水生生物物种组成、分布时空、种群数量及栖息环境现状等变化情况进行常态化监测;引水期间,对衡水湖引水沿线水质进行每日监测,及时发现处置问题,确保“净水入湖”。

通过生态补水工程,衡水湖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湖库Ⅲ类水质标准,促进了水生物多样性保护,满足了生态用水需求。今年以来已实施3次引水工作,为衡水湖引水3434.6万立方米,保障衡水湖生态稳定、水质达标。

做好乘法,生态效益“乘”倍增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做乘法,就是既要守好保护的边界,又要激发发展的活力,利用先进生态理念,发挥衡水湖的生态优势,推动相关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型发展。

衡水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作为“最重要和最好的项目之一”,今年4月份获得了中德财政合作40年优秀项目奖。如今,衡水湖湿地成为先进生态理念体验地和推广地。

鉴于生态理念的全球领先,衡水湖作为中国名片在世界大放异彩。2023年5月,衡水湖荣登“国家名片”,成为中国和西班牙建交50周年,两国共同发行的1套2枚纪念邮票中的一枚,有力展示出衡水湖生态保护取得的成效;2023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确定为“人与生物圈自然教育基地试点”,是唯一一家自然教育基地试点单位。

今年4月,衡水湖与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动物园就合作开展“青头潜鸭人工繁育种群扩增和野化放归研究”项目达成共识,为保护这一种群提供可借鉴的全球经验。

春有天鹅、凤头鸊鷉、红嘴鸥悠游觅食;夏有白鹭、草鹭孵化育雏;秋有“鸟浪”奇观;冬有豆雁、灰鹤遮天蔽日……在生态保持良好的基础上,衡水市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衡水元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衡水湖湿地为龙头的生态游、以园博园为重点的休闲游、以冀文化为内核的研学游等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相继推出,衡水湖景区也从原本的观光旅游实现多元化形态转型升级。

以衡水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着力点,衡水滨湖新区对环湖乡村旅游服务品质进行专项提升,升级改造衡水湖畔村庄的公共服务场所和商业服务体系,培育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带动周边群众从事特色餐饮、宾馆、旅游特色商品售卖等相关行业,实现农村向景点、农民向旅游从业者的转变。

拉动转型升级,激发产业活力。轻体量、轻投资、小而美的新体验项目扎根景区。2024年4月份樱花岛观鸟研学、汉服游园、星空帐篷等新型旅游业态收入超过传统游船收入。2024年开渔季已完成策划方案,通过开渔仪式、技艺展演、全鱼宴、渔舟竞渡,打造成京津冀地区独特品牌文化活动。

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好戏连台,衡水湖景区举办的“大美衡水 湖韵千年”实景演出,给酒店带来大量客源,周边酒店的入住率明显高于以往同期水平,达到了95%以上。全国篮球邀请赛、河北马术系列赛等国家级、省级等各项体育赛事活动落户衡水,同样带来大量外地游客来衡入住、就餐、旅游、观光,体育赛事搭建平台效果明显,有力有效的拉动了经济、促进了消费。

通过“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衡水湖实现了“一业兴,百业旺”。2023年乡村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亿元,户均增收1.3万元,直接带动就业3000多人走向致富路。

此外,以生态观鸟等业态为支撑,打造更多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区场景,引导游客用科学的方式观鸟、识鸟、赏鸟,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深度游”,让人们体会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树立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的理念。

如今,衡水湖已成为衡水骄傲的“城市名片”,更是京津冀地区至关重要的生态腹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缤纷的历史文化,促成了衡水湖研学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研学旅游总人次突破300万,这里不仅成为了传播生态文明的生动课堂,还正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区”。

做好除法,生态隐患全消“除”
生态环保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做好除法,就要解除生态的“枷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环境保护规划。

衡水市推进依法行政,实现依法治水,《衡水湖水质保护条例》《衡水湖保护和治理条例》的先后施行,标志着衡水湖迈入“专法”保护时代,让衡水湖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及入湖引水河道设置排污口,依法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养区内不得从事畜禽规模养殖……《衡水湖水质保护条例》从保护机制、水生态保护、水污染防治、法律责任等方面首次单独对衡水湖水质保护进行立法,充分体现了衡水市保护衡水湖水生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衡水湖保护和治理条例》则破除了规划管控不规范、属地责任不明确、保障监督不到位等难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对衡水湖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对推进衡水湖生态修复、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护生态永续,还需摒除思想上的眼前利益观。

来衡水湖过冬的豆雁、灰鹤,有时会啄食农田里的麦苗,农户会对其进行驱赶。鸟儿吃了农户的庄稼怎么办,农民驱赶鸟儿谁来管?

为了提高衡水湖周边群众爱鸟护鸟意识,营造良好的鸟类栖息取食环境,2014年以来,衡水滨湖新区利用中央资金1.34亿元,实施了覆盖保护区内耕地的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累计补偿30余万亩。

项目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群众爱鸟护鸟意识明显提升,不少地方还组织了志愿者,帮着巡护,发现受伤的鸟儿会及时联系保护区进行救助,形成了良好的爱鸟护鸟氛围。

衡水滨湖新区还创新生物多样性宣传教育,打造湿地生态馆科普湿地知识,建设梅花岛“自然探秘岛”、三生岛“湿地微世界”、樱花岛生态自然湿地风貌景观岛,面向中小学生、各地游客,开展自然教育活动,让鸟类天堂成为了“自然课堂”。

通过开展自然教育,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成为群众身边的一草一木、一鸟一鱼。随着自然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衡水湖保护事业中。

做好除法,还要去除体制机制上的掣肘。

创建国家5A级景区,是促进衡水湖保护的有效抓手,衡水市建立了“党委政府主导、三区协同、部门联动”的景区创建机制,明确了“一个大景区、两步走、三张牌、四个区、五种路网”创建思路,滨湖新区、冀州区、桃城区3个创建主体和39个市直部门形成创建合力,按照最高标准、最实措施、最优路径、最强保障,高效推动创建工作。

在衡水湖景区直接带动下,原有居民自营的399艘船只完成重组,由“旁观者”转型为有“五险一金”的参与者;轻奢露营、文创购物、节庆活动、夜景旅游、非遗展演等新业态就业岗位,超70%来自衡水湖周边村庄,通过持续培训,员工素质普遍提升,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景区五大展园,六大展馆全部免费开放,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如今,衡水湖植物丰茂、碧波荡漾、游人如织、候鸟云集……通过巧妙地运用“加减乘除”策略,有效地推进了衡水湖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衡水市将继续坚持这一策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衡水湖生态文化优势,加强衡水湖的生态保护和管理,加快绿色旅游产业升级,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丽、健康的生态环境,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



来源:衡水新闻网

01

逐“绿”而行 以“新”致远 ——衡水市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实现新突破综述

02

期待投稿!“生态湖城 逐绿前行”主题作品征集活动进行中→

生态衡水
负责面向公众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并受理公众的举报投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