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在中国曾有这么一个科学牛人,他原本能给中国拿3个诺贝尔奖,却因各种原因,3次都与诺奖擦肩而过。
有人这样形容他,他所有的成就,只要有人得其一,便足以留名青史。
这个人就是王淦昌,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王淦昌,出生于江苏常熟,他4岁丧父,12岁丧母。
但命运的波折,并没有磨灭他求知若渴的坚韧意志。
1925年,18岁的王淦昌,考入了清华大学。
当时的中国,正处社会动荡时期,于是他心怀“科学报国、振兴中华”之志,成为物理系第一届本科生。
1929年,24岁的他获得了公费留学的资格,先后投身于居里夫人和物理学家迈特纳门下。
学习期间,王淦昌非常认真刻苦,常常在实验室一呆就是整天。
1932年,他向导师两次提出发现中子的实验构想。
但导师认为他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对他的想法不置可否。
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两年后,英国科学家沿着他的思路展开了实验,一举将1935年度诺贝尔奖收入囊中。
这是,王淦昌第一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941年,35岁时,他又发现了中微子,但由于当时国内经济条件不允许,无法进行实验验证。
第二年,他将自己发现中微子和验证方法,写成论文《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发表在美国的物理杂志上.。
美国科学家看到后,采用他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又获得了诺贝尔奖。
虽然两次错过诺奖,但王淦昌并没有觉得太遗憾,他说我搞科学研究就是为了报国,并不是为了拿奖。
1959年,52岁的他又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
他这一发现,瞬间轰动整个世界,所有人都认为,这次王淦昌获得诺奖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王淦昌依然选择了放弃,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是他主动选择放弃。
因为一张来自中国的绝密文件,让他放弃了所有成果荣誉和前途,转行去研究核武器。
更令人震惊的是,从此他还要隐姓埋名。
但王淦昌没有任何犹豫,只说了一句,“从此诺奖错过了一个王淦昌,大西北无人区却多了一个王京(他的化名)。”
这一消失,就是17年。
1961年,王淦昌带着他的科研团队,日夜奋战在条件艰苦的西北核试验基地。
从长城脚下到戈壁草原,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爆破试验。
终于,年近60的王老用了一年时间摸清了爆轰物理的规律,为第一颗原子弹成功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
1963年,陈毅元帅问王淦昌,“你那个东西什么时候能响?”
王淦昌自信地回答道,“再有一年。”
陈毅高兴地说,“好,有了这个我外交部长腰杆子就硬了。”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个原子弹爆炸成功。
王淦昌激动地挥舞着双手,“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此后,王淦昌又秘密参与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
在这期间,他一直处于“音讯全无”状态,家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在做什么。
直到1978年,王淦昌才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此时他,已是两鬓白发。
从风华正茂的24岁青年,到几近耄耋之年的80岁老者,王淦昌每隔十余载便贡献出一项震惊世界的科学成果或重大发现。
这在中国乃至全球科学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璀璨篇章。
然而,在他距离诺贝尔奖最近,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王淦昌却毅然放弃个人荣誉,投身于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他以17年的默默坚守与无私奉献,隐姓埋名于茫茫人海,只为铸就国家安全的基石,铺就一条通往强盛的康庄大道。
“可以没有诺奖,但不能没有核弹,可以没有自己,但不能没有我亲爱的祖国。”
回首过往,王淦昌从不后悔。
因为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的身旁,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像他一样,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当你翻看了这本《国之脊梁》书时,你会发现,王淦昌的故事只是众多英雄人物中的一个缩影。
书中记载着无数像王淦昌一样,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为国家独立、民族振兴,贡献毕生精力的伟大灵魂。
他们或身处科研一线,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或投身国防建设,捍卫国家主权与安全;或扎根基层,用知识和汗水改变着祖国的面貌。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什么是忠诚与奉献,他们是真正的“国之脊梁”。
最后点亮在看,致敬那些默默守护、无私奉献的英雄科学家们。
愿他们的故事,如同璀璨星辰,铭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田,铭记他们,就是铭记我们民族的脊梁,就是铭记那份不朽的家国情怀。
记得关注+点赞哦!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