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我关注到华为和国内各大高校合作的事儿,挺有意思的,档次有些细微差别。
今天老学长带着大家来看下,这15所都有哪些?
华为这几年,被美国打压得厉害,但也算是“因祸得福”,逼着自己走上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这不,华为搞出了自己的“鲲鹏”和“昇腾”系统,想要打造一个中国原生态的智能科技底座。为了推动这事儿,华为还拉上了国内一票顶尖大学,搞起了“科教创新”。
这事儿表面上看是华为和大学的合作,但根据我这30年在教育圈摸爬滚打的经验,这里面至少有几个问题值得咱们好好唠唠。
首先,华为这合作,还分了类别。
你看啊,高校分成了两类:一类是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卓越中心”,包括五所;
另一类是鲲鹏昇腾科教创新“孵化中心”,包括十所。
老学长也注意到,这里面像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计算机强校暂时缺席以上15所名单。
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为啥要这么分?这“卓越”和“孵化”之间,到底有多大差别?
要我说,这“卓越中心”的五所,那都是国内信息科技领域的“顶流”。
清华、北大自不必说,计算机、人工智能这些学科,那是国内的“天花板”;上交的计算机,这些年在国际上也是声名鹊起;浙大的计算机,综合实力非常强,多个方向都是国内顶级;中科大的计算机,虽然规模不大,但在体系结构、人工智能这些领域,也是独树一帜。
这五所高校,跟华为的合作,估计更多的是在“顶层设计”层面,比如一些基础理论的研究、系统架构的创新等等。简单来说,人家玩的,都是“高精尖”的东西。
再看这“孵化中心”的十所,虽然也都是国内一流的大学,但在计算机整体实力上,可能比“卓越中心”的那五所,还是要稍逊一筹。
但是,这十所高校,在各自的细分领域,那都是“有两把刷子”的。比如说,南大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复旦的计算机,各个方向实力都很强,尤其前些年布局的人工智能学科,已经出了不少成果;
北理工的信息对抗、雷达技术;哈工大的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西交大的电力电子;北航的航空航天软件;
华科的光电信息;电科大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东南的移动通信;北邮的信息网络,这些都是在各自领域内叫得响的招牌。
华为跟他们的合作,可能更多的是在一些具体的技术研发、应用落地方面,比如某个具体算法的优化、某个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等等。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这种合作模式,反映了什么?
在我看来,这反映的是当前国内科技领域“产学研”结合的一种新趋势。
以前大学里的科研,更多的是“闭门造车”,研究的东西跟实际应用脱节,发了一堆论文,但真正能转化成生产力的,少之又少。而企业呢,又缺乏核心技术,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捡剩饭”。
现在国家提倡“科教兴国”、“创新驱动”,这“产学研”结合,就成了大势所趋。华为作为科技企业,有技术、有市场,但它也需要大学的智力支持,需要大学帮它培养人才、做一些前沿研究。
而大学也需要企业的资源,需要企业帮它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这二者一拍即合,就形成了现在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模式。
华为搞的这个“鲲鹏昇腾”,就是想打破美国的技术垄断,建立一套完全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
这事儿,单靠华为一家企业,肯定是干不成的,它需要整个国家的科技力量来支持。
所以,华为拉上这些顶尖大学,一起搞“科教创新”,就是想“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起把这事儿给做成。
这事儿要是做成了,那咱们国家在信息科技领域,就真正实现了“自立自强”,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了。
这不仅对华为有利,对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那都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今日话题
对于华为最近跟以上15所高校之间的高等级合作,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方交流,也欢迎再看转发给你身边的朋友们,我们明天继续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