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一首秋词,最后一句惊艳千古,被誉为“开宋词先声”

文化   2024-09-25 00:03   广东  
温庭筠(816-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他极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按要求定韵作赋,他只需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诗词俱佳,精通音律,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练,格调清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宋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


今天,与您分享温庭筠的经典之作《更漏子》,它被誉为开启了宋词先声的秋词佳作,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


《更漏子》


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更漏子,词牌名,又名“付金钗”“独倚楼”“翻翠袖”等,调名本意即为咏唱深夜滴漏报更的小曲, 然也因温庭筠词中多咏更漏而得名。


温庭筠一共写过6首内容相仿的更漏子,这首借秋夜“更漏”描绘出了“画堂”中妇人的“离情”。


词的大意是:


清冷的秋夜,于她而言最是难挨。玉炉内焚着的熏香寒烟袅袅,猩红的蜡烛淌着红泪,那黯淡的光芒将这一间华室映照得愁云惨淡。


而她拥着枕被,辗转难眠,只觉得秋意渐浓,一层层浸润进来,侵入肌骨浑身冰冷。那银灰色的寒气,悄然爬上她的双眉褪了翠黛之色,又蔓延至她的鬓发,扰乱了云髻的雅致。她在这孤独的秋夜里,失了往日从容恬静的姿容。


秋雨不解离情苦,偏选在今夜下个不停,一滴一滴,一声一声,仿佛全击打在了她那本就支离破碎的一颗心上。三更时分的冷雨,就这样自顾自地滴落在空无一人的石阶上,直到远天泛白,一夜将尽。而画堂内的听雨人,又是彻夜未眠。



这首词写出思妇彻夜的辗转与愁闷。其词中的沉郁萧瑟与含蓄凄婉,都对后世李清照的填词作曲产生了深远影响。


“玉炉香,红蜡泪”,起笔两句写室内景象,夜色中,思妇唯有与玉炉红蜡为伴。“玉炉” 一是写其精美,二是暗含玉色洁净生寒之意。


而“红蜡”缀以一个“泪”字,当然就更加明显地点出了思妇的心情,正如晏几道的一句“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红蜡之色泽艳美,如这妙龄思妇一般,是其自身的象征。既然如此,她心中苦涩便可由红蜡代为垂泪。


三句 “偏照画堂秋思”,  “偏照” 乃承接上句的烛光,“秋思”深藏于思妇心中,怎能映照得到?  但这里却如此下笔,反倒将思妇的愁与恨放大,将她的情绪暴露无遗,仿佛从冰冷的深海中被拖拽而出,再无处躲藏。


“画堂” 则与前番精美别致的玉炉相呼应,以室内陈设的美妙如画,衬出思妇因离情所困,空负了这般美丽。


“眉翠薄,鬓云残”,这两句更进一步,既然思妇的心愁已然暴露,那她在此情此景的刺激下更是一副戚戚然的样子了。


一“薄”一“残”,相由心生。“夜长衾枕寒”,如后来李清照思念赵明诚的  “半夜凉初透” 一样,夜不能寐的女人,又叹黑夜漫长难挨,又觉枕被生寒。



下阕由室内的所见所触转向较为虚像的室外所闻,表面上写雨打梧桐、滴答一夜,而实际上也暗示着思妇一夜无眠的痛苦。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秋夜三更冷雨,点点滴滴在梧桐树上,这离情之苦没有人可以理解。思妇没了无奈,甚至将那秋雨埋怨,正是“无语怨东风”之感。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潇潇秋雨不理会闺中少妇深夜怀人的苦情,只管让雨珠洒在一张张梧桐叶上,滴落在窗外的石阶上,一直滴到天明,还没有休止。秋雨连绵不停,正如她的离情连绵无尽。


结尾被后世词人多次化用。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世事瞬息万变,相守之难,离别之苦,令人心绪难安,即便是那一份藏在手心的幸福,都让人觉得难以把握,心生忐忑。


全词上阕中“玉炉” “红蜡” “画堂” “眉翠” “鬓云” “衾枕”,而下阕中着重雨打梧桐,仅此一个意象,空灵清淡。这一密一疏,一浓一淡的两种对比,更使得词末意蕴无穷,使淡句淡得更加悠远。


宋人聂胜琼《鹧鸪天》“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亦从此词脱胎而出,写得语浅情深。但与飞卿词相比稍逊一筹,诚如唐圭璋所言,聂词缺乏飞卿词浓丽相配,故不如此词之深厚境界。可见温词之影响力与艺术魅力。


秋渐深,愿你等的人会来,愿你珍惜的人永在,愿你爱的人永不离开。


~END~



诗文共享
国学文化、诗文鉴赏,每天与您分享美好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