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古代的铁索桥在云南还有多处,难以一一枚举。云南古代的桥梁还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例如傣族人民生活的地区盛产竹子,傣族的竹工艺十分精巧,竹工艺也被用在了桥梁建 设上,他们以竹为梁,以竹为栏,形式多样,结构奇巧,今天依然可见。云南气候多雨,雨季漫长, 为了防止桥木被雨水浸蚀或人为损坏,壮族、瑶 族、白族、彝族等民族还喜欢在桥上复屋,建造楹柱廊阁,俗称“舆梁”或“廊桥”。这类有复屋的桥还为人们提供了遮风避雨、聚会休息的方便,除了渡河的功用,还集当地人民会聚交换、歌舞娱乐,甚至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场所于一身。有的复桥飞檐画栋,体现着不同时代的云南民族文化特色。例如位于墨江的忠爱桥,全桥为瓦顶木廊 所复,桥坊上有题额,书“滇南第一桥”五个大字, 岸路边有庙宇,碑刻铭文。桥端石狮两对,雕琢精美。这种伸臂木梁铁链廊桥,堪称稀有文物。
从霁虹桥的发展变迁中,我们更能看出,在历史上云南各民族人民在开拓交通的艰苦探索中,不断创造和改进桥梁,天堑飞渡,促进了云南桥梁建设的进步。著名的霁虹桥位于永平县杉 杨与保山水寨之间,横跨澜沧江,是“蜀身毒道”“南诏通天竺道”,或者说“南方丝绸之路”上的要津。相传汉武帝经营西南夷,打通永昌道,必须飞渡此天堑,于是用当地土人的办法,“以篾绳为桥,攀掾而渡”,形成藤篾桥,然澜沧江水流湍急,藤篾桥悬挂江心,摇摆不定,飘摇欲坠,载运量又极其有限,严重制约着这条国际重要商道的发展。三国时,武侯诸葛南征,加木桥以济师。到唐宋时,云南人民的造桥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南诏政权“西开寻传”,发展与骠国、天竺各国的关系,此渡的战略地位更为重要,于是南诏重新修茸,改建为竹索桥。樊绰在《云南志》卷十中曾经记载:“澜沧江南流入海,龙尾城第七驿有桥,即永昌也。两岸高险,水迅激,横亘大竹索为梁,上布箦,箦上实板,以竹屋盖桥。”从此,成为云南交通干道上的著名桥梁,倍受统治者重视,多次加固维修。到元代中央王朝在云南大力发展交通,此桥仍是云南入缅站赤道路上的险关要津,至元年间也先不花组织人力将此桥加以重修,更以巨木,并定名为“霁虹桥”,大约仍是悬吊式木桥。明代洪武年间平定云南后,元代所修霁虹桥不能满足过往商旅、官员、使团和军队的需要,拥挤不堪,于是又在其旁设渡,形成桥津并渡的局面,明朝镇抚华岳打铸二铁柱于两岸,用以系舟渡江,但十分危险,常常覆舟。成化年间,僧了然募建飞桥(悬桥),两岸以木为柱,“以铁索横牵两岸,上无所凭,下无所依,飘然悬空。桥之上复为亭,二十三楹。两岸各为一房。”云南督学副使吴鹏于石壁上题字“西南第一桥”,在岸北还设官庭,驻民兵三十人更番守桥。此桥总长106米,跨度为57.3米,桥宽3.7米,用铁索18根,两侧各有扶栏索一根,桥面复以木板,以利行走和驿马通过。两岸桥头砌石粘结之外,还于上游侧自上而下打孔,熔化铁水灌注孔内结成铁柱,使之更加坚固。犹如天上彩虹,凌空飞架人间。据有关部门鉴定,可谓全国现存最早的铁索桥,是古代云南桥梁建设成就的 体现。此桥1984年列为云南省重点保护文物。1986年桥链为洪水冲断,桥台则安然无恙。在云南桥梁建设史上,霁虹桥经历了藤篾桥、简易木桥、巨木桥到钢索悬桥的飞跃发展,展现了云南桥梁建设的发展历程。明末云南著名书画家担当和尚的一首《渡澜沧江铁索桥》诗,将霁虹桥的雄姿和云南人民的天才创造表现得淋漓尽致:
黑水奔腾出峡来,好山忽断也危哉。
是谁引铁将人渡,玉斧何曾画得开。
元无根蒂在江中,千里能将一线通。
到岸掉头魂欲坠,纵非天马也行空。
山川到处遵天险,独此真如鹊架成。
刈木为舟用铁悬,人工巧在化工前。
而今既得凭虚御, 一跨能穷天外天。
(未完待续)
来源:《云南政协报》(2013年12月27日第05版)
作者:陆韧(作者系云大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何健美
二审:欧阳文军
终审: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