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津古渡:云南古代的津渡十分发达,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大如滇池、洱海、抚仙湖,小如阳宗海、异龙湖、杞麓湖等,均有多处渡口,设船摆渡,甚至还有“救生渡船”,为沿岸人民生活生产提供方便,为繁重的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云南六大水系奔流着六百多条河流,除了在交通道路上架设了无数的桥梁外,更常见的仍是投资少、方便安全的渡船,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渡口,有的是官设津渡,为官府管理,组织船工摆渡;有的为民间集资所设,民间组织管理,聘请船工定时摆渡。
云南水系多湖泊,生活在湖泊周围的云南各民族的先民早就懂得充分利用舟楫之便。位于滇池之畔的滇人,早就利用滇池水域进行交通运输。石寨山和李家山等地出土的反映滇人生产场景的铜鼓上,有划船图像,其中有的是渔船,有的很明显是行船,船上有二至四人划动,一人掌舵,显然是训练有素的船工,长期从事运输活动。元明清时期,滇池旁的昆明已是云南的交通中心,舟楫水运十分发达,曾引起了当时的文人不尽的感慨,多有着墨。元人王升《滇池赋》说:“五华钟造化之秀,三市当闾阎之冲,是双塔挺擎天之势,一桥横贯日之虹。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舶峰屯于城根。致川陆之百物,富昆 明之众民”。大理洱海附近的白族人民也是善于利用水运发展交通运输的民族,洱海地区的史籍中常有船运、渡口之类的记载。
然而云南水系中的大多数河流不能远距离通航,只有供人马过江的摆渡,所以古渡云津 处处皆有。怒江水流湍急,架桥不易,历代多设关津,以渡行人,怒江渡口“舟皆乘流而下,一日仅能两渡”。明代怒江渡口有了很大发展,嘉靖年间官府造大舟摆渡,每次可渡百人,还在两岸建官厅,供行人歇息。清代曾在怒江上建造桥梁,行旅大为方便。但是怒江地势险恶,河水湍急,不久桥即被冲毁,依然只能摆渡过江。明清时期,怒江上的官渡曾以大竹十根编联一筏,一人撑篙,每筏仅载四五人,货二三驮,不过数十往返,计共七筏,遇夏水涨,尤为难渡,马则浮水而渡,在金沙江上丽江有著名的古渡口石鼓渡1936年贺龙率工农红军由此渡江北上。川滇交通要冲的拉鲜渡,为历史上滇川交通驿运的重要渡口。禄劝县北的皎平渡,也是西川与滇中的交通捷径渡口,江边“鹦哥嘴”的险岩上还留有古栈道痕迹。1935年4月至5月,毛泽东率数万红军粉碎蒋介石 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奋战九昼夜从这里渡江,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关键胜利。在澜沧江上有古渡兰津,沟通着“南方丝绸之路”,还有云县的神舟渡、缅宁的“戛里渡”、马台渡等都是澜沧江上的重要关津。据不完全统计,清代的云南方志中明确记载了160多个重要渡口。
南方陆上丝路上最著名的古渡要津——兰津古渡,以“悬崖奇渡”闻名天下。它位于永昌古道上的天险之处,在今保山市罗岷山和永平县博南山之间的澜沧江上。江之南北“两山壁立耸立千仞”,若闭若合。北岸博南山光秃秃的杉木河梁子,裸露着鸟道羊肠的清晰印迹,呈现出无数“之”字,盘绕悬挂在江岸陡坡上。南岸罗岷山普陀岩,似巨斧劈削,丹崖绝壁。山下江中,浊浪排空,断岸裂石。这里飞鸟难越,猿猴生畏,却在两千多年前的公元前4世纪,就由云南人民的祖先巧夺天工,开辟为人马欢腾,熙来攘往的兰津渡。我们的先民们伐竹木以成舟,立铁柱以系缆破江涛以成渡,运载着西去东来的使臣、商旅、学子、高僧和各种行者,联系着散布滇云大地不同民族的往来,沟通着中缅印的文化交流。今天明代镇托华兵所立系舟铁柱还隐约可见,不停地向人们叙述着兰津古渡的美丽传说:相传古时候,渡口对岸住着一对夫妇,丈夫常深夜 携鞭外出,鸡叫才回到妻子身边。妻子疑心,寻踪而至,见丈夫轻轻挥鞭赶着石头,两岸巨石渐渐垒过江面,即将合拢,妻子愕然惊叫,丈夫失手,鞭落江中。以后,丈夫苦于无鞭驱石,只能徒手履行未竟事业。他手起之处,山石腾飞,但接合处总是若即若离。直到今天,行人过往“飞石口”,每每还可见飞石轰然落江的惊险场面。这个优美的传说不正是道出了云南各民族人民征服自然的美好心愿和不懈追求,不正是刻画出了云南人民世世代代为开辟交通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和艰苦卓绝的奋斗。
总之,正是这种奋斗创造了人间奇迹,正是这些虹桥云津,使天堑变为了通途。经过云南各民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封建王朝为加强对云南统治而对交通进行的建设,云南各条道路上设置驿站,疏通道路,建桥置渡,通道大为改观,主要干线均已建成能通大队军旅和商队的通行大道,关山阻隔的现象得到一定克服,为明清对外经济留易交往的大发屏创造了条件。正如刘锆《重修梯云路小引》所描述:“江声流日夜,虹桥锁虎豹之关。岭势凿鸿蒙,鸟道入云霄之径。百尺竿头进步,木杉轮翻。万山深处,行人马前猿啸”,这大概是古代云南民族交通的真实写照。( 完 )
来源:《云南政协报》(2014年01月03日第05版)
作者:陆韧(作者系云大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何健美
二审:欧阳文军
终审: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