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春秋】民族传统体育——打陀螺

时事   2024-12-31 19:02   云南  

位于双柏县境内南部,绿汁江北岸,石碑山脚下的大麦地镇,是以彝族为主体的镇,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丰厚,民族歌舞、节日、毕摩文化、民族体育传承古远。镇境内节日多,活动形式具有多样性,经常性开展民风民俗活动,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比如新年一月一日赛陀螺节,使民族传统体育陀螺扬名四方,到省、州民运会乃至全国民运会正式比赛场合上角逐,都以优异成绩名列前茅,提升扩大了知名度。


陀螺,一般俗称为“得乐”,彝语为“摆冲”,据说起源于远古时代。古人们尝试着制作一些简易的“生产”工具。在生产生活中摸索和实践后,用石块作为打猎工具,后来发现绑上软藤打猎,既准确有力,又能击打远距离的猎物。经过一些有意无意的训练,猎人们的猎技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更新、改进,猎人们逐渐发现用软藤绑石块打猎已不适应实际需要,弓箭等工具的创造发明取代了用老办法打猎。这种打猎工具被淘汰后,又以一种玩耍、游戏的运动形式出现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一是当时古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开始了一些有规则性的娱乐活动;二是这种工具制作简单,并且人人都喜欢,人人都能玩耍。能够流传到现在,也是当时人们作为一种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方式而得以代代传承。


陀螺作为一种民族运动项目,它具有的娱乐性、刺激性、趣味性、对抗性与竞技性,是得以传承的最直接原因;而作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其所包容的人文内涵,亦值得深入研究。


大麦地镇作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陀螺之镇,在各级政府、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重视下,现已建成陀螺场地七块,分布在三个村委会的七个村寨当中,逐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陀螺训练基地。当逢年过节或农闲时节,各族群众都以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来庆祝节日,陶冶农闲时节的情操。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打陀螺,便是当地各族群众喜欢的一个运动项目。在传统的节日活动中,打陀螺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传统的习俗已形成了不打陀螺,体现不出节日的热烈气  氛。打陀螺在当地如此盛行,正是因为这项运动大家都能乐,制作又简单,所以,镇境内多半以上家庭都备有四五套陀螺,以便随时拿出来参加比赛。特别是参加过各大小赛事中夺得过多次冠军,誉称“陀螺王子”的木天光的家——冲都村,是县境内外享有名气的“陀螺之村”。该村坐落于绿汁江畔,这里的男女老少,都掌握了一定的陀螺技艺,包括制作以及比赛,木天光是其中陀螺技艺最有成就的一个。他在比赛之余,还担任陀螺教练,用学得的经验,积极传授给其他人。在他的努力下,培养出了一批批陀螺后备人才。


制作一套陀螺,需要具备三种材料,传统制作法是用青香树、石头果树和麻绳制作而成。打靶或支靶时,还要注意绑线时的细节,绑线要认真细致,要绑在陀螺的最中央,打靶时不要把线全部绑完,要留出10至11厘米长的线,这样才能两手一起发力,把握方向;支靶时要把整条线都绑完,这样既能抽动有力,又能平稳地旋转在你要支的地方。农村群众比赛一般不分陀螺的大小、轻重和形状,所以在赛场上,你能目睹各式各样的陀螺,有大的,有小的,有轻 的,有重的,有细腰的,有头尾皆尖的,有平头尖脚的等等不一。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陀螺这个运动项目被列入全国正式比赛项目后,双柏县境内各地区少数民族对此项运动开展更为广泛,陀螺队伍也逐步向规范化、年轻化、专业化方向迈进。陀螺项目的发展,已不仅仅是观赏和娱乐的需要,而更偏重于竞技的需要。为在全镇内长足发展此种运动项目,当地中小学校还在体育课中专门开设陀螺培训课,为培养陀螺后备人才打下广泛基础。     









来源:《云南政协报》(2013年12月27日第06版)

作者:郎晓玲

编辑:何健美

二审:欧阳文军

终审张居正




    


云南政协报
政协组织的宣传窗口,政协委员的精神家园。作为云南省政协的机关报,《云南政协报》是云南省唯一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大报。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全省各级政协及政协组织的工作动态,也可以聆听政协委员心系云岭发展、关注社会民生的拳拳之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