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各类缓发不利影响不断加剧。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等二十二部门印发《浙江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对2035年前强化全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提供指导。
《行动方案》明确,浙江重点围绕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工作部署,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到2025年
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气候变化和极端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重大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能力进一步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全面推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经济社会系统适应能力有所提升,气候适应型诗画浙江建设全面推进。
到2030年
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完善,气候变化防灾减灾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自然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配置,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适应能力显著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全面打通,气候适应型诗画浙江建设初步成型。
展望2035年
气候变化重大风险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防灾减灾能力达到同期国际一流水平,各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体系建设基本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气候适应型诗画浙江基本建成。
《行动方案》明确了以下重点任务↓
《行动方案》指出,浙江将建立省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库,加强极端事件监测、预报和预警,加强气候变化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水资源
优化完善防洪布局体系,提高流域防洪减灾能力。构建水资源及洪涝干旱灾害智能化监测体系。开展水生态健康评价和生态修复。实施重要水源区、重要生态廊道区、沿海生态防护带水土保持项目。
陆地生态系统
构建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生态环境质量监测、预警监控体系。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及重点违法领域的监管。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与建设。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1.5%,土著鱼类逐步恢复,不断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
海洋与海岸带
以环杭州湾海塘200~300年一遇、浙东海塘100年一遇为标准,提升沿海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能力。做好中街山列岛、马鞍列岛等国家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加强重点海湾(湾区)、重要岛群等生态保护修复和监管。开展“净滩净海”工程,加大垃圾围海、垃圾漫滩等临海亲海问题整治力度。
农业与粮食安全
优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格局,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区划,逐个研究水稻、茶叶、水产品等产品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方案,构建品种互补、档期合理、区域协调的供应格局。强化农业应变减灾工作体系,增强农业生态系统气候韧性;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健康与公共卫生
结合浙江省内不同地区气候特征与社会经济条件,在省、市层面制定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方案与技术指南。基于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开展医疗卫生系统及重点脆弱人群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评估,制定能力提升计划。将气象因素融入目前已有气候敏感疾病早期监测预警体系。
制定并实施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全面提升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健康适应水平。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城市、乡村、社区、重点场所(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等)行动试点工作。
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
早日突破交通、水利水电、能源与电网等单类基础设施的风险预警技术,形成综合基础设施的“实时监测—信息传递—风险评估—动态调度—效果分析”的预警体系,城市与农村均具备精准预警的能力。
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有机集合,推动城乡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逐步提升供电、排水、燃气、通信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运行标准,保障基础设施在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下平稳安全运行。
城市与人居环境
强化城市气候风险评估,深化杭州、衢州2个城市体检评估试点工作,以城市体检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充分考虑气候承载力,统筹安排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涵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针对城市建成区内低洼地段及人口密集区域、立交桥等道路集中汇水区域、城区重要基础设施等重点易涝部位,开展专项整治。到2025年,全省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在9%以下,城市应急排涝能力达标率达95%,易涝风险区域智慧化覆盖率达98%,现存易涝点消除率达100%,不再出现“城市看海”现象。
敏感二三产业
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输配电系统保护和应急调度,加快打造杭州、宁波等地局部坚强电网。合理开发避暑避寒、乡村氧吧、梯田云海、星空月相、雾凇冰雪等气温敏感型天气气候景观资源观光、科普、度假新业态。
大陆海岸带
加强监测预警,提升海岸带及沿岸地区防灾御灾能力,加强海平面上升等导致的海洋灾害风险防范,加强沿海城市防灾减灾硬件建设,强化沿海重大工程除险加固措施。
海岛渔场区
加大海岛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提高渔业气候韧性,在温州、舟山、台州等地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综合农业主产功能区
强化农业应变减灾工作体系,提升农田防灾减灾水平。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农业节水力度,发展创新农业节水技术,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南部气候脆弱城市
建立气候变化影响监测体系,强化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监测。加强城市防灾设施建设。优化布局建设城市通风廊道、生态间隔带、楔形绿地、滨水廊道、立体绿化,引入自然风,缓解南部城市严重热岛效应。
自然人文旅游区
提高气候监测预警水平,建立包括景区在内的区域性台风、暴雨、高温、低温冰雪、干旱等多种气象灾害长时间序列灾情数据库。加强旅游业防灾和应急保障机制,健全完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情况下景区快速响应停运制度,全面提升救援队伍救援能力。
《行动方案》还指出,浙江将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探索发展气候风险保险等创新产品。加快适应气候变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加强示范引导。
来源 | 浙江发布
审核 | 杨贡江
签发 | 陈利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