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源:[1]闫坤,刘诚.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以深化改革推动形成与数字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生产关系[J].经济研究,2024,59(08):4-18.
文章导读
该文章来自《经济研究》的“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强调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正在重塑,文章从“所有制形式—组织与市场—社会分配—国 际生产关系”四个方面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关系的现实分 析,论述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关系的演变特征。文章字字珠玑,论述深入浅出,其中关于对数据使用权暂代所有权发挥作用、未来人工智能的社会网络以及数字开放带来的数字殖民等问题的思辨,相信无论你是否做经济相关的研究,这篇文章都会让你有所收获和启迪。
文章主要内容
生产关系的理论与现实
生产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又称 经济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要求与之相适 应的生产关系。合理的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合理的关系则会阻碍生产力的进步。 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社会就会通过革命或改革来调整生产关系。
对于生产关系理论分析,可以从“所有制形式—组织与市场—社会分配—国际生产关系”四方 面构建研究框架。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其中,“所有制形式”不仅体现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还影 响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产品分配结果,“组织与市场”是“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的体现,“社会分配”则是“产品分配方式”的体现。由此,“所有制形式—组织与市场—社会分配”三 个方面可以较好地概括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的相关论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在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我国公有制占主体不仅是公 有资本在社会资本中占优势,也包括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企业组织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采取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关系的演变
1.生产资料所有权和控制力变迁
数字经济时代,对数据的占有成为界定所有制形式的重要依据。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的“最重 要的生产资料”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会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的社会和同一社会的不同时期,谁掌握 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谁就掌握了创新发展的权力
当前,数据领域的生产关系未能调整,未能回答国家层面、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的数据如何整 合、流通的问题。在数据确权工作滞后的情况下,对数据的使用权决定了对生产资料和经济活动的 实际控制力。或者说,在产权不明时,使用权赋予了部分企业事实上的所有权。企业不再是通过对资本这种生产资料的占有 影响经济活动,而是在数据等生产资料的使用过程中、借助算法和算力等技术手段、嵌入虚拟空间,对利益相关者施加控制,致使人们自觉而不自知、自知却又无奈地按照数据指引行动。
此外,数字技术和社会规则的变化也改变了一些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数字加密技术的不可 篡改性,使得部分数字资产、文化产品和无形资产以此技术手段自动确认,而无须第三方登记和认 证,即可获得对相应生产资料的实际占有关系
2.组织和市场更加灵活多变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 创新。如同前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形成了公司制等基础制度,第四次科技革命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制 度和规则体系,这些制度会在技术的潜在能力方面迭代变化,确立可以在互联网的给定平台上进行 的合法、有效的交互领域。这个制度发现过程,就是生产关系演进过程。
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管理入驻企业
组织的灵活性增强
线上市场竞争形态、机制和规则多样
3.社会分配普惠和差距扩大两种相反趋势并存
在数字经济时代,社会分配更加不平等还是趋向公平,理论界至今未有统一认识。一方面,融 合发展、网络效应、分享经济虽然是企业追求私利而作出的决策,但也带来了社会普惠共享,实现了 二者的激励相容。但另一方面,技术一旦并入资本,就存在着被市场滥用的危险,这被前三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的经验事实反复证明,且西方政府对其调节作用有限。并且进入数字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人群在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中的获益差异较大,导致收入差距扩大。
与此同时,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备受关注,智能机器人对人的替代进入新境界。当前,人工智能对人类工作岗位的替代已经 到来,且比预想来得更快。特别是,以往机器替代人主要指对工作岗位的替代;现在智能机器人具有 一定的主体性和人格化,可以在思维上、意识上像人一样替代人。人工智能在掌握人类语言文字基 础上,具有主动学习、逻辑推理和适应环境能力之后,可以进阶到人类独特的智力任务上——自我意 识和直觉判断,①在没有先验数据“投喂”之下即可给出判断甚至具有自己的行为目的。生物学认 为,意识是人神经领域的特殊功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但在数据的驱动下由大量节点构 成的神经网络或将形成属于机器的自我意识空间。从而,机器不仅可以学习人类伦理,像人类一样 行事,还可以由神经网络和大数据建构起智能化思维,形成自己的伦理让人类遵守,如数据至上、效 率优先等。机器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聚合其他机器的数据和算力,形成机器间的互动和团队协作能 力,使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且与人类互动所依赖的社会网络相比,机器互动的网络效应更强。
4.国际生产关系开放性更高
相比传统经济,数字经济本身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因此,相比传统经济可能受到物理距离、物流成本等因素的限制,数字经济的全球化程度更高。也即,与数字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更容易实现全球资源的整合和市场的 拓展,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5.当前生产关系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调整方向
当前,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关系的演变是积极的,较好地适应了生产力跃迁的需要,为技术革命 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提供了适宜的微观组织环境和宏观经济社会制度 以及市场机制。但突出问题是未充分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尤其是在推动数字化、 智能化发展方面存在一些体制机制的卡点堵点。下表是对传统经济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关系与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关系进行对 照,并结合前文相关论述提出了生产关系的优化调整方向。
与数字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改革路径
1.提升线上市场的市场化,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
2.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突出重点领域生产关系调试,注重改革实效
(1)提高劳动者数字技能,缓解人与人工智能的紧张关系
(2)推进数实融合,协调新组织新业态与传统经济之间的关系
(3)先立后破,处理好新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4)加强社会保障水平,优化社会分配关系
4.扩大开放生态,并加强安全治理
三、文章结语
深化改革是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基本路径。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的诞生和演化需要通过改革生产关系,而完善生产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 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 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 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面向未来,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更好相适应, 可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诚然,部分小国在既定的全球格局下,利用全球化分工在产业细分领 域赢得成本或运输优势,甚至扩大资源能源等初级产品出口,实现了经济腾飞,然其不适用于大国。 大国崛起势必改变全球格局,难以在既定的格局下实现跃迁,故而要依靠更先进的技术、拥抱更高 的生产力。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 点领域,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出台鼓励政策,采取各种举措提升数字技术创 新与产业升级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面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形成 与数字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大力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推动生产 力跃迁和产业链全方位重塑升级,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