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温岭聚焦“五好”镇(街)党校建设,通过完善运行机制、夯实阵地体系、丰富教学资源、健全组织管理、推动作用发挥,聚力打通党员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发挥优势将镇街党校做“实”、服务大局将党员教育的短板补“齐”、立足实际满足队伍建设所“需”,确保镇街党校在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大格局中发挥名副其实的“主渠道”作用,切实践行“为党育才”的党校初心。近期,我们将推出“五好”镇街党校建设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松门镇委党校聚焦“党校姓党”,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切实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积极发挥干部培训主渠道、理论宣讲主阵地、党性锻炼大熔炉作用。今年以来,以“青松学堂”、“机关讲堂”、“先锋课堂”三平台为抓手,不断加大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多措并举推进党校各项工作。
“青松学堂”把稳“思想之舵”,在深思细悟中筑牢“红色”根基
一是搭建干部成长平台。组建“海韵青松研习小组”,出台“海韵青松研习小组”工作方案和学习计划安排表,每季度汇报,每半年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学习方向。用好个人自学、集中学习、实践锻炼和成果交流等学习形式,解决青年干部理论功底不扎实、思想学习不深入等问题。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师资库,吸收镇领导干部、中层骨干、基层优秀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人物入库,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二是健全干部成长机制。用好两线平台,依托“三会一课”、“潮前读书会”等线下平台,以班子带头讲、中层全员讲、党员主动讲的交流互学模式,不断深化学习教育“参与感”。今年以来开展读书会7次,收到学习心得16篇。建立微信互助交流平台,利用碎片化时间传播最新理论动态,推送权威资讯、热点聚焦,搭建起“24小时不掉线”互动学习空间。
▲镇委党校宣传委员于“潮前读书会”上做动员讲话
“机关讲堂”激发“成长动能”,在笃学实干中浓厚“共进”氛围
一是聚焦青年成长。采取“轮流授课、人人登台”方式,以“政治课”和“业务课”为重点,进一步培养提高青年干部勤学善思实干的能力,不断浓厚“学中干、干中学”的良好氛围,培养“扎实干”的基层青年干部。今年以来,共开展机关讲堂44课时,评选学习标兵2名。二是涵养廉政清风。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梳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办的典型案件10件,汇编“活教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组织参观“清风湾”教育基地,全面签订廉政责任书;按照“党性教育、政策理论教育、能力建设以及个性化定制”的“3+X”模式确定课程,以案例分析、知识问答等方式嘹亮“青廉说”新声。充分利用“特色课程库”“警示案例库”“教育基地库”等资源,深化以案促学,强化警示教育。共开展主题宣讲23场、警示教育2场。三是抓实学习成效。每月策划一次集中主题研学,严格考勤管理,建立学习档案,学习后编写简报或调研文章,在以比促学、学有所思中提高青年干部的政治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截至目前,共出版班刊2期,发表网评17篇。
▲“海韵青廉说”嘹亮新声知识问答现场
▲“海韵青松”班刊
“先锋课堂”彰显“青年担当”,在攻坚克难中练就“过硬”本领
一是思想源流引航。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青年党员为村干部解读全会内容,以“青”言“青”语激励和引导村干部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理论“路演”形式进村为群众宣讲,用“家常话”讲清“大道理”,让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镇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为全镇56个村居党组织负责人宣讲全会精神,并组织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情景演练。二是领衔项目攻坚。以党校为堡垒,分领攻坚任务,将青年力量延伸到项目一线,以项目攻坚带动青年实战历练。如一季度松门镇物流中心建设项目,青年干部扑下身子、履职尽责,仅用1个多月就完成了项目286亩征地面积,为滨海新城加速崛起提供青年力量。三是服务群众争先。围绕群众所难、服务群众所需,镇委党校年初共梳理细化全镇民生实事项目11项,由各办线分片督办、青年干部对账销号,切实回应群众期盼。如川北片区空心化严重问题,镇委党校领导带领青年干部和片区村党组织书记先后赴外地考察全域整治工作,并积极配合村镇办制定具体政策,启动仅一月便实现意向书签订335户419间。
▲基层党组织党的组织生活情景演练
供稿:松门镇委党校
审核:周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