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温岭聚焦“五好”镇(街)党校建设,通过完善运行机制、夯实阵地体系、丰富教学资源、健全组织管理、推动作用发挥,聚力打通党员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发挥优势将镇街党校做“实”、服务大局将党员教育的短板补“齐”、立足实际满足队伍建设所“需”,确保镇街党校在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大格局中发挥名副其实的“主渠道”作用,切实践行“为党育才”的党校初心。近期,我们将推出“五好”镇街党校建设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近年来,城西街道工委党校实施“一镇一品”差异化发展,按照“三从三有”标准推进党校规范化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党校在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优质党课资源的配送站作用,推动党员党性教育全覆盖、常态化、长效化。
从“分散”到“聚集”,培训资源有保障
按照阵地共用、特色鲜明、多点深入、开放运行原则,综合考虑党员分布、现有场所等情况,以街道为核心,对各级城市驿站、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及村社凉亭、单元楼G层等闲置场所进行整合,建成“1+3+23+X”党校培训矩阵。坚持“内外兼修”充实师资力量,统筹辖区内党建资源,邀请市委党校、部门业务骨干、“党建联建”成员单位、中小学名师、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等专家进行专题授课,引导理论扎实、阅历丰富的党员从“台下听”转变为“台上讲”,组建出一支包含领导班子、中层正职、农村指导员、选调生等30余人在内的“晨曦讲学团”,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定期指导更新课程库。
从“标准”到“高级”,培训质量有保障
将街道党校建设纳入年度党建重点工作,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校长,共同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对各阶段任务作出具体安排,按时间、按需求、按政策精准化开展专项培训20余次,重点突出党性教育、集体经济、现代社区、城村两改等工作,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轮训班、“先行共富”头雁示范培训班、“青雁”成长计划、“三军引航”队伍提升专项行动、党纪学习教育等班次。建立“1+8”管理机制,制定年度计划,完善党校教学培训管理、学员管理、考核测评、档案管理、心理服务站职责等8项制度,推动教育管理规范化,同时保障对不同培训人员的全方位管理。在专项培训基础上,按照“大班必修+小班选修”模式强化有效学时,通过学员点单、组织派单、党校接单,编排选修课程,根据不同领域学员“口味需求”,推出学员感兴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优质课程。
从“单一”到“多元”,培训活力有保障
探索“传授听+主动说”“走出去+动起来”“线上听+线下听”等相结合的立体式培训模式。开发“细雨讲堂”“红雁论坛”“青年圆桌派”“晨曦理润青年说”等可供学员交流分享的党校品牌活动,定期组织学员互动研讨,相关活动已举办40余次,覆盖1400余人次。积极开展循迹溯源教学活动,制定包含大陈岛、桐树坑、金璇烈士故居、温州五马街议事坊等在内的10余条精品教学微线路,并依托“银湖新城”党建联建,精心设计涵盖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社区)、未来社区、共富工坊、城市驿站等7个现场教学点在内的教育示范带。注重开展全方位关爱活动,精心打造干部心理咨询室,组建30余人心理服务站志愿团队,目前已开展心理团辅10次,个体辅导51次,知识宣传20次。
供稿:城西街道工委党校
审核:周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