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开鲁县打造乡村数字化治理新图景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政务   2024-12-01 11:00   内蒙古  

11月26日,在通辽市开鲁县保安农场四分场,职工邢彦斌正在翻晒玉米粒,金灿灿的玉米铺满晾晒场。


玉米铺满晾晒场。胡建华 摄

据了解,今年邢彦斌家种了120亩玉米,因为采用了玉米密植高产技术,产量实现了新突破,亩产达到2200斤左右。当被问到如何学习新技术时,邢彦斌点击手机屏幕,对“开鲁农牧业”APP赞不绝口:“咱们这农牧业APP非常好用,专家分门别类,有农技科普短视频,还有在线直播培训,种玉米各个阶段都有技术指导。说实话,以往我家玉米产量不是很高,但是这两年通过学习,实现了产量连年增加,哪怕像今年低温寡照、雨水多,玉米还能有200斤的增产呢。”邢彦斌说,“开鲁农牧业”APP上各项服务不仅分类清晰,更新也很及时,当下正值玉米储藏关键期,专家的储藏技术早已上传到APP了。


邢彦斌利用”开鲁农牧业“APP”充电“学习。胡建华 摄

邢彦斌口中的“开鲁农牧业”APP是开鲁农牧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手机移动端。APP上,汇聚了来自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团队及技术骨干,为农户提供农技知识、专家指导、直播培训、社会化服务、农作物行情价格等几十项免费服务。目前,APP的使用已覆盖全县217个行政村、12个国营农牧林场水库,注册用户139609人,发布农技科普短视频1448期,有效观看量达1694万次,开展线上直播139次,累计培训24.81万人次。

近年来,开鲁县着力打造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县,紧扣产业振兴和乡村治理的瓶颈问题对症施策,搭建“数字开鲁”大系统、推进“数字+N”大改造,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全环节全链条数字管理机制,使数字工具成为产业振兴的新农具、县域经济的新维度、基层治理的新平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开鲁农牧业”APP为群众发展农牧业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了农牧产业服务纵向延伸,而“开鲁党建”APP作为基治理的“前哨”,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通辽市开鲁县东风镇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王勇的办公室里,一面写有“爱护百姓权益 构建和谐社会”的锦旗格外醒目。

这面锦旗背后的故事,还要从东风镇官银号村高国峰家3头牛的意外死亡说起。今年7月29日,高国峰正打算喂牛,却发现原本活蹦乱跳的牛不明原因死亡,情急之下,他向网格员寻求帮助。很快,情况被反映到镇里,在王勇和相关部门的协调帮助下,短短几天时间,不仅查明了事故原因、消除了安全隐患,还让高国峰拿到了2万余元的赔偿款。


高国峰和妻子喂牛。胡建华 摄

“我发现牛死了以后心里非常着急,就赶紧把事儿报告到村里,后来镇里、县里都来人了,帮我们排查事故原因,也就四五天问题就解决了,我也拿到了赔偿,怎么也没想到能这么快,当时就感觉心里的大石头一下子就落地了。”高国峰激动地说。

说起事件处理的经过,王勇表示,整个过程中,“开鲁党建”APP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用再单独花时间去联系涉及的每个部门,真正实现了全网联动。“我们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赶到高国峰家了解情况,排查隐患,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防护。同时,组织镇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开鲁党建’APP上传事件到县党群服务中心,县级有关部门及时响应,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赶赴现场提供技术支持,排查事故原因。最终,群众利益得到了保障,安全隐患被消除,群众对我们的处理结果也是非常满意。”王勇说道。


王勇(中)和各站所干部研究推进工作。胡建华 摄

2022年,开鲁县依托全县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和城乡网格组织架构,开发县镇村三级党群服务中心信息化平台和网格员手持终端“开鲁党建”APP,纵向贯穿县、镇、村、网格4个社会治理层级,横向连通67个县直职能部门和10个镇直机构单位,有机整合条块资源,构建“双向赋能、上下直通”的数字化治理体系,织牢民生“幸福网”。自党群服务中心信息化平台和“开鲁党建”APP上线以来,网格员利用手机随时录入民情、上传信息,数据信息融通相关部门,形成了社情民意自下而上汇集、优质服务自上而下落实的联动格局,让民生服务更加精准有效。

乘“数”而上,加“数”前行。开鲁县积极探索“数智数治”治理模式,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加快建设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农村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在线化和农民生活数字化,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数字支持。


开鲁融媒
传播开鲁大众信息 解读国家时政要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