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铸造行业群,学习铸造知识,加微信:15893249819
镧镁硅球化剂适用什么样的球墨铸铁件?
镧镁硅球化剂中的镧、镁等元素可以起到促进石墨球化、提高球墨铸铁强度和韧性等作用。具体来说,镁是主要的球化元素,能够使铸铁中的石墨呈球状析出;镧等稀土元素可以增强球化效果、改善铁水纯净度,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抗球化衰退的作用。
这种球化剂常用于生产一些受力复杂、强度和韧性要求较高的零件,例如风力发电设备铸件、汽车零部件等。然而,球化剂的具体使用效果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铁水的成分、处理工艺、铸件的壁厚和形状等。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要求和条件,合理调整球化剂的加入量和使用方法,以获得最佳的球化效果和铸件质量。同时,不同厂家生产的镧镁硅球化剂成分可能会有所差异,使用时需参考产品说明书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镧镁硅球化剂对减少球墨铸铁缩松有哪些帮助?
改善石墨形态
球化剂中的镁和镧等元素能使石墨球化,改变石墨生长形态。球状石墨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可以部分抵消铸件凝固收缩,从而减轻缩松程度。因为相比于片状石墨,球状石墨的分布更均匀,在凝固过程中对铸件的补缩作用更有效。
净化铁液
镧等稀土元素可以去除铁液中的杂质,如氧、硫等有害元素。这些杂质的减少能够使铁液的流动性更好,在凝固过程中有利于金属液对铸件的补缩,从而降低缩松出现的概率。
细化晶粒
球化剂的使用有助于细化球墨铸铁的基体晶粒。较细的晶粒能使铸件在凝固过程中收缩更均匀,凝固组织更加致密,减少缩松缺陷,提高铸件的致密度。
确定镧镁硅球化剂的最佳加入量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根据铁水成分
重点考虑硫含量,因为硫是反球化元素。通常,铁水中硫含量越高,需要的球化剂越多。可以根据镁和硫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来初步估算球化剂用量。例如,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镁(Mg + S = MgS),理论上每去除0.01%的硫大约需要0.075% - 0.08%的镁。但实际生产中,球化剂的镁吸收率不是100%,所以要考虑这个因素来调整用量。
结合铸件要求
对于力学性能要求高(如高强度、高韧性)的球墨铸铁件,为确保良好的球化效果,得到高质量的球状石墨,可能需要适当增加球化剂加入量。而对于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普通铸件,加入量可以少一些。
考虑球化工艺
不同的球化工艺,球化剂的吸收率不同。如冲入法球化工艺,球化剂在铁水中的分散和吸收情况相对复杂,吸收率较低,一般需要加入较多的球化剂;而一些先进的球化工艺(如喂丝法),球化剂能更有效地被铁水吸收,加入量可以相应减少。
通过试验优化
先根据经验和理论计算确定一个大致的加入量范围,然后进行小批量试验。观察球化后的石墨形态(是否为球状、球化率等)、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延伸率等),根据试验结果逐步调整加入量,最终确定适合特定生产条件的最佳加入量。
怎样判断镧镁硅球化剂加入量是否合适?
观察石墨形态
球化率:通过金相分析来检查球化率。合适的加入量下,球化率一般应达到80%以上,此时大部分石墨呈现球状。如果球化率过低,说明球化剂加入量可能不足;若球化率过高,可能加入量过多,这都可能对铸件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石墨球的圆整度和大小均匀度:在金相显微镜下,合适的加入量会使石墨球比较圆整,大小相对均匀。加入量不足时,石墨球可能出现不规则形状;加入量过多可能导致石墨球大小差异过大或出现开花状石墨。
检测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对球墨铸铁进行拉伸试验。加入量合适时,铸件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会达到较好的平衡。如果加入量不够,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可能会低于标准值,因为石墨球化不好会导致应力集中,降低力学性能;加入量过多可能会因为夹杂物增多等原因,使抗拉强度降低,延伸率也可能受到影响。
观察铸造过程中的现象
反应剧烈程度:在球化处理过程中,观察球化反应的剧烈程度。加入量合适时,反应比较平稳、适度。如果加入量过多,反应会过于剧烈,可能导致铁水飞溅等安全问题;加入量不足则反应可能比较微弱,达不到良好的球化效果。
球化衰退情况:跟踪铁水在一定时间后的球化状态。如果球化剂加入量合适,铁水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根据工艺要求的等待浇注时间)不会出现明显的球化衰退,石墨球形态能保持较好;若加入量不足,球化衰退可能会提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