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月5日),《光明日报》刊发了记者严圣禾的文章《深圳:用民谣展现文化交融与创新》,聚焦深圳“吾城吾歌”新时代城市民谣歌汇第二季“国潮新乐”专场演出,展示了传统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吸引了观众并推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为全文→
深圳:用民谣展现文化交融与创新
记者 严圣禾
“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我经常去演艺新空间看演出,但这次的‘国潮新乐’专场给了我全新的体验。这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尝试,真的很有创意。”演唱会虽已结束,但观众刘依然仍沉浸在兴奋之中,“听说‘吾城吾歌’还会有更多的演出,下次我要带朋友来。”
1月3日晚,深圳南山后海汇的演艺新空间内灯光璀璨,“吾城吾歌”——新时代城市民谣歌汇(第二季)“国潮新乐”专场精彩上演,为深圳市民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我们今晚首发演出的歌曲《红楼梦》改编自曹雪芹原著。我们希望通过戏曲和现代摇滚的结合,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年轻人喜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八斗才乐队的主唱樊玟璐在演出间隙告诉记者。来自河南的八斗才乐队擅长将豫剧和流行摇滚风格相结合,并融入二胡等民族乐器。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音乐,它完全打破了我对《红楼梦》的刻板印象,让我感到很新奇——原来四大名著还能这么呈现。”观众袁正云说。
当客家元素出现在深圳的舞台上,会有什么效果?来自大湾区的秋林乐队将客家的八音锣鼓和民族乐器唢呐带到现场,用客家话演唱了改编版的《唱山歌》。
现场除了悠扬的山歌,还响起了来自云南的歌谣。三跺脚乐团——一支多民族融合的乐队,以八人阵容亮相,为当晚的演出带来了丰富的民族色彩。他们的音乐巧妙融合了现代节奏与云南传统鼓点,通过传统乐器和独特唱腔,展现了云南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三跺脚》的歌词源自民间歌谣,曲中还特别加入了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常用的乐器小芦笙,增添了民族韵味。观众徐明慧说:“听到用云南方言演唱的歌曲,我仿佛置身于彩云之南的山水之间。”
民谣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许多民谣记录了历史事件、人物传奇和民间故事,词曲间流露着浓郁的历史记忆,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历史的记忆图谱。2023年10月,“吾城吾歌”——新时代中国城市民谣歌汇(第一季)在深圳启动,历时近三个月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2024年11月,“吾城吾歌”第二季的启动歌会又盛大举行,比上一年更为火爆。
“深圳这座城市有文化、够前沿,是一个传统和创新融合得非常好的地方。”音乐人齐小龙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