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背景
2024年7月17-19日,“第25届流体动力与机电控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在昆明成功举办,吸引了35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技术人员参加。主旨报告阶段,清华大学李德才教授作了题为《磁性液体在密封、减振与传感领域的革新性研究与实践》的精彩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为深入探究磁性液体密封领域的研究进展、技术困境及应用前景,大会策划了一场专家访谈,特邀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mechatronics(《机电液工程学报》,简称IJHM)优秀青年编委、大连理工大学的郭江教授担任访谈记者,2位专家就报告内容展开了深入交流,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宝贵的启示与灵感。
对话视频
对话嘉宾
李德才
长江学者、清华大学长聘教授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密封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密封专业委员会主任。致力于我国核能、航空、航天等领域关键基础零部件的研究开发,取得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18 件、美国及日本发明专利28件。WoS收录论文300余篇,独立出版专著5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1项、金奖4项,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2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几十项荣誉。
郭江
IJHM青年编委、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首届“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入选2022年Elsevier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研究方向:精密/超精密加工、流体精密加工、机电一体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委装备发展部慧眼行动等课题20余项,获得国际学术奖励10余项,主持成果转化5项,参与成果鉴定2项,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3篇,获授权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研究成果获第48届日内瓦发明展银奖、大连理工大学学术成果一等奖、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秀奖等。
对话话题
话题一:极端环境下,磁性液体密封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郭教授
非常感谢李教授在本次会议上的精彩报告。我们了解到磁性液体在密封、传感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极端工作环境下。我有几个问题想向您请教。您在流体密封研究领域,特别是在极端工作环境下的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请问,这块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李教授
当前的液体密封技术,实际上可以视为一种功能材料或智能材料,它拥有其他材料难以替代的特性。正如我在大会报告中所提到的,其磁化特性、浮力特性以及流变学特性等,本身就是有智能的表现。例如,增加磁场,磁性流体的表面能够呈现出不同的形状,随着磁场的运动,流体也会相应地流动。因此,我认为未来这一领域将朝着更高的智能化方向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一些高端领域。通过调节电流、改变磁场等方式,来改变材料的特性,从而满足各种复杂和极端的工作需求。
话题二:磁性液体在密封领域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
郭教授
您在密封和减震领域,特别是在极端工况下的应用中,做出了许多贡献。请问,在这方面还有哪些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
李教授
比方说“高速”。到现在为止,国内外成功研制出了能在每秒75米速度下稳定运行的密封技术,确保了零泄漏和长寿命,这是目前国内外的一个先进指标。然而,随着未来各种应用场景对工况要求的提升,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在更高的速度下依然实现零泄漏和高可靠性。
另外,磁性液体密封还在向“高耐压”方向发展。磁性液体密封还在向“高耐压”方向发展。传统的磁性液体密封主要是真空密封,即一个大气压的环境。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实现了30多个大气压的密封能力,甚至在某些特定场合下达到了70个大气压。随着高端装备对密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需要研制更高耐压的磁性液体密封,突破更高的极限。
在“耐温”方面,磁性液体密封具有显著优势。耐温的密封不同于传统的橡胶圈,传统的橡胶圈密封在低温下可能出现玻璃化倾向,变得脆硬,而在高温下则可能蠕变。而磁性液体密封则不同,它的核心在于磁粉。当基载液蒸发后,剩余的磁粉仍能保持良好的密封作用。我们研究发现,这些磁粉的居里温度(即磁性消失的温度)高达585℃。因此,磁性液体密封的适用温度应该远高于此,能够应对更高温度的场合,这是其他密封方式所难以比拟的。目前,其他密封方式通常只能承受短时间的最高温度,约300℃。
话题三:磁性液体在密封传感领域在传播转化、成果应用的经验
郭教授
您在磁性液体、磁性密封及减震领域深耕多年,技术成果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请问在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及实际应用方面,您有哪些宝贵的经验可以与我们分享?
李教授
过去,我们主要聚焦于解决国防等高端领域中的密封难题,通过不断的积累,逐步实现了技术的小规模产业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未来,我们的目标是推动这些技术实现更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
对话推荐
对话|ICFPMCE 2022特辑——期刊青年编委对话长江学者
对话|起火?爆炸?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如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