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曾经说过:大家都读余华的《活着》,其实我认为余华最好的小说是《在细雨中呼喊》!
我不是被李健的评价吸引而来的,我是看了这本书后,才看到了李健的评价,而产生共鸣的。一直以来,余华都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没有之一。他的作品大多写得真实和艰苦,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密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余华曾自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读完《细雨中呼喊》后,私心认为《活着》至所以能比《细雨中呼喊》更广为流传,是由于更好读。
一部小说能否广为流传,易读性是一个重要属性,《活着》显然线索更加明朗,人物相关性更高,《在细雨中呼喊》虽然开始于孙光林离开南门,终于回到南门,算是首尾圆合,但是中间并不按照规范的时间顺序写,而是按照人物的故事行文。
大概是作者故意巧妙设计,每个故事中都有一个主要人物,这个主要人物又可能是其他故事中的配角,各个人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全篇以孙光林的成长经历为线索,以孙光林为第一人称,讲述孙光林的爸爸妈妈,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养父养母,以及他的朋友们的故事。
人物较多,却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很容易让读者产生混乱感。
就主题而言,看到多数解读都偏向于人们在命运和苦难面前的无力呐喊,无可奈何。
我以为以余华的风格,应该是无奈中透着人本身对命运的挣扎。《活着》中的福贵经历了身边所有人的离世,但仍然能够坚强地活着,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在细雨中呼喊》应该也是如此,绵绵细雨就像生活中无尽的苦难,它不是狂风暴雨,短暂的摧残后就雨过天晴,它反而连绵数月不见天晴,就像故事中人们的苦难,永远没有尽头。
这也是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生命的终点从来不是死亡,死亡并不可怕,它只是走出了时间,遗忘才是可怕,这说明了你与生前的世界彻底断了联系,没有人可以再证明,这个世界有过你。 孙光林他以旁观者的角度见证了许多事情,他保留了关于南门关于小镇关于他周围人的所有记忆,而这些记忆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人们在绵绵细雨中的呼喊正是对这种命运的挑战,是对苦难生活的挣扎。这时候你会感到庆幸,幸好不是狂风暴雨,那样连声嘶力竭的呼喊都无法听见,反而是这种阴雨绵绵,能够让呼喊听见一丝回响,让人能在悲惨中看到一丝活下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