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丨地铁十年,今天的宁波你还“恁得伐”?

职场   2024-07-18 17:56   浙江  


最近,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开通,与5号线贯通,成为联动宁波南北区域的新纽带。暮然回首,宁波地铁已开通运营十年整。

前些天,一个曾在宁波生活多年后因工作外迁的朋友回甬办事,闲谈中,他屡次向记者感慨:离开11年,这里就像一个全新的城市,“新”得他快不认得了。

想来,这其中宁波地铁十年的发展,或许是让他不认识这座城的重要因素之一。十年间,从无到有、由线转网,如今宁波地铁的总里程已达195公里;累计开行超11800万列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000圈,累计运送乘客17亿人次……

宁波轨道交通高架段

地铁十年带给宁波的远不止这组努力“奔跑”的数据。透过数据,从宁波独有的特质出发,结合GDP、人口规模、客流等“强关联”指标,我们不难感受到地铁对这座城市发展价值的持续释放。当然也不禁要问:下个十年,宁波地铁又将“驶”向何方?

过去十多年,地铁凭借运量大、便捷、环保、安全等优势,迅速上升为各地公共交通的主流,成为现代都市的标配。包括宁波在内,各地前仆后继涌入地铁建设的浪潮,“进度条”总能牵动民心民意。

宁波地铁在2014年始发,在当时是省内第2个、国内第21个通地铁的城市,当前的运营里程位居全国第19位,仅次于大连、长沙、合肥,距离“200公里俱乐部”仍有一步之遥。

可见,在各项“地铁排位赛”中,宁波的排名算不上出挑,与其经济体量、综合实力等匹配度也一直不高。

宁波为此连年“追赶”。自2009年迎来建设元年,从“双线施工”到“五线齐发”,再到眼下“八线并进”的建设局面,宁波轨道交通累计完成重点工程投资1500亿元。

有相关研究表明,每投资1亿元轨道交通项目,可为当地带来2.63亿元GDP的增长,创造8000个以上就业岗位。

激进的十年里,宁波的GDP总量翻了一倍多,全国城市排名从第17位攀升到第12位,也就此佐证了地铁经济的大能量。

拨开宏观抽象的GPD,地铁的“创富效应”也映射在街头巷尾、小店小铺。

十年前,虞德文和妻子在鄞州区潘火街道的富强路上开了一家小超市,七年后地铁5号线泗港站就设在了距离小店不到200米的位置。“地铁带来了逐年看涨的营业额。不少顾客从站口出来,会顺道进来买个烟酒饮料。”虞德文说,现在的人流是当初的好几倍。

欣喜之余,虞德文面临着新的压力:生意好了,店铺租金跟着涨了4000元;竞争对手也多了,同一条街如今开出两家便利店。好势头是,地铁开通后,边上工业园招引的企业越来越多,虞德文让妻子主营店铺,自己又在旁边工厂找了份保安的兼职,一家人又多了一份收入。

从规划建设到开通运营,无数“虞德文”在宁波追赶“地铁经济”。位于宁波地铁1号线的东鼓道,是我省首个地铁地下商业街,2017年8月开业至今,开出了超150家商铺,累计接待客户超9600万人,营业额接近12亿元,堪称国内两站一区间地铁综合体中的“顶流”。

东鼓道也是宁波地铁与TOD综合开发“紧密同行”的一个缩影。十年里,“地铁+物业”模式,让宁波的“老破小”实现集中换新,“长”出现代化社区、办公楼、商圈、体育公园等各类综合体。光是地铁能够直达的商圈,宁波全市就有20余个。“以地铁为导向,对城市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和优化,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在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专家任越看来,TOD有效引导了城市人流和相应产业、功能设施的沿线布局,“人随线走”“站引人聚”的效果在宁波持续显现。

地铁的建设运营里程,并非城市追求的终极目标。宁波地铁渴望与这座城市深度绑定,与更多人产生链接和互动。

为此,宁波地铁一直努力“整活”。例如,去年通过试行夜间及节假日免费坐地铁,促市民出行消费,拉动夜间客流高峰。

东鼓道地铁地下商业街

“免费地铁一经推出,沿线商铺都是直接受益者。10余天里,东鼓道的客流环比增长15%、同比增长18%。”东鼓道商管运营负责人杨茜最直观的感受是,以往营收主要靠下班到晚饭时段这波客流高峰,免费地铁一来,晚上八九点能再掀一波客流高峰。

为提升公共交通便利性,让换乘更加“丝滑”,早在2021年,宁波地铁就上线了首个“停车+换乘”停车场,市民扫码绑定车牌,还可享受特有优惠。如今,类似的“无缝换乘”停车场已有200余座。

随之上线的,还有移动支付全业务系统,可支持多种便捷支付。“轨道+公交”二维码融合方案也已启动前置研究,不久后市民就能“一码通乘”公共交通。

“发展‘地铁经济’,固然需要如火如荼的基建投资、发达的交通网络,但更深层次的价值追求,还在于让地铁真正融入城市‘毛细血管’,不断贴近百姓需求。”在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所长洪峰看来,地铁大建特建的“狂飙时代”终将落幕,未来各地轨道交通都将从“强建设”向“强运营”和“强服务”加速转变。

工作人员正在引导乘客有序上下车

具体到宁波,洪峰建议在尝试一些创新服务的同时,把一些“叫好又叫座”的短期试水变成精细化的长期服务,提升乘客依赖度,从而获得长期客流。

其他城市的一些探索实践对宁波亦有不小的借鉴。比如,在网上刷屏的重庆“背篓专线”,该线全长48.5公里,连接渝北区石船镇到市中心,郊区百姓每天一早就能挑起背篓,坐地铁去城里卖菜。当地政府还把“背篓专线”纳入重点民生实事,从专线安检、座位设置、菜场规划等细节入手,既确保百姓卖菜方便,又便于市容市貌管理。

地铁线是风景线、经济线,更是民生线,也应该成为城市的人文表征和文化容器。

网友“柒”在“小红书”晒出的宁波地铁十年明信片

当你打开“知乎”、“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搜“宁波地铁”,会发现被刷屏和点赞的,多是那些令人流连忘返的地铁文化墙,发生在列车内的暖心瞬间,亦或地铁圈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创意活动……

正如一位网友的留言:如果说便捷高效是地铁的“必答题”,那么人情温度就是地铁的“加分项”。

眼下,宁波至慈溪市域(郊)铁路的全线隧道已贯通;宁波至象山市域(郊)线铁路的跨海大桥进入主塔施工阶段,如火如荼建设的市域(郊)线,预示着宁波轨交正加速“跑出”主城,辐射更多周边县域。

一张“宁波主城为一体,余慈、宁象为两翼,各片区多组团”的蓝图已绘就,2035年,宁波全市16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将达到1157公里。

这不仅是一份规划,更是宁波人的期待。“我是慈溪人,工作生活都在余慈地区,平时很少进出宁波市区,因为来回一趟开车就得3个小时,路途时长跟去上海差不多。”某车企的一名工程师,一直盼着轨道交通早日通到慈溪,周末及节假日能带孩子多到宁波城里转转。

建设中的宁波至象山市域(郊)线

“对外区域融合、对内提质增效”正是宁波地铁的下一个小目标:对外,宁波在重点衔接铁路枢纽的同时,加速对接都市圈邻近城市轨道网,预留对接绍兴、台州等周边城市轨道网;对内,轨道、公交合并重组,着力构建“以轨道为主体、地面公交为网络”的现代公交体系,打通更多的“最后一公里”。

跳出狭义的地铁概念,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郊)线、城际铁路等“多网融合”的趋势已势不可挡,成为城市集群“朋友圈”崛起的关键支撑。

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再次释放这一信号。三省一市携手签署十项长三角区域合作项目,首当其冲就是“组建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

从各大城市群的地铁运营网线规模看,长三角 “打包运营”地铁已具备先发优势。到去年底,长三角城市群19城开通线路96条,运营里程3438公里,在全国的占有率超过30%。对比京津冀(11.47%)、珠三角(12.39%)、成渝城市群(11.6%),长三角线网分布最为密集。

放眼全国,跨市、跨省的地铁线路加速扩容,更具同城化意义的轨道交通网络穿破城与城的边界,促沟通协作更高效,城市更开放。这方面,“广佛线”当属遥遥领先,上海地铁也跨省通到了昆山,杭州地铁快马加鞭连通绍兴、海宁、德清等地。

宁波地铁3号线南部商务区站

“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城市,无论是自身发展,还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轨道上的宁波’始终都是重要的战略支撑。”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迁会认为,这也是下个十年,宁波城市谋求更大发展的机遇所在。

“地铁浓缩了都市生活的缤纷色彩,承载着快乐与忧伤,也交织着梦想与希望,路过寒冬酷暑,开往春天。”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的那段经典旁白,道出了人们对地铁空间的无尽想象。

下一个十年,我们期待“轨道上的宁波”开往长三角,也开进更多人的心里。

来源:甬江潮


宁波轨道交通
权威政务号,文化品牌号。宁波轨道交通官方订阅号将为您解读宁波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开发“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及详细动态,也将同您分享宁波及国内外地铁的文化故事和风景!宁波轨道交通,创造和美新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