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六项重点任务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财富
2025-01-15 15:30
北京
转载于:金融时报|作者:记者 孙榕|编辑:梁艳珍
1月12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2025年六项重点任务,涵盖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切实提高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能力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如何扎实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六项重点任务蕴含哪些发展机遇?针对诸多热点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学者。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也是2024年银行保险机构工作重点之一。过去一年,金融领域防范化解风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明显收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白名单”项目审批通过贷款超5万亿元;支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全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超3万亿元……会议将“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与“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这两项任务置于2025年工作任务的前两项,彰显出监管对金融风险的高度关注和维护金融安全的坚定决心。“要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按照‘一省一策’要求,设计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具体方案。”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中,不同地方改革的重点和顺序应该有所不同。例如,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应将化解风险放在首位,适当组建市级农商银行和省级农商银行,而东部地区重在提升法人机构竞争力。针对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积极配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密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随着金融领域重点风险稳步化解,商业银行将更加重视信用风险管理,综合运用多种处置手段,推动资产质量整体向好,预计全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将维持在1.55%左右的较低水平。”中国银行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提出,系列政策将缓解房地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企业和居民房产价格的稳定有助于提升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稳定性。2024年是金融监管总局全面履职的第一个完整年度。这一年,金融监管总局将强监管、严监管融入常态,稳步推动多项关键工作:机构改革圆满收官,“四级垂管”监管架构正式形成;监管规制立柱架梁迈出坚实步伐;组织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保险业“报行合一”深入实施;建立金融消保工作协调机制,消费者服务平台和产品查询平台上线运行。持之以恒强监管将为“十五五”时期金融平稳发展夯实基础。在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上,“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增强监管质效”也被放在了重要位置。会议提出,要加快推动重要立法修法工作;进一步规范监管执法;持续提升监管能力,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做实差异化监管;更好履行统筹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等。围绕加快推动保险法修订工作,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院长王绪瑾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保险合同法修订,应以公平交易为基本原则,以保护合同双方合法权益为宗旨;对于保险业组织法修订,应以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促进保险业稳健发展为宗旨。此外,保险监管、行业自律与公司内控还需依据民法典、保险法、公司法等法律规定的边界与权责,各尽其责。监管部门应严格监管,行业自律组织要强化约束,保险公司需优化内控,共同推动形成规范且活跃的保险市场。“不断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是强化金融监管的重要一环。”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邢鹂告诉《金融时报》记者,针对金融弱势群体,建立一套“事前评估、事中管理、事后监督”的全流程、可量化的监督保护体系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机制赋能、数字赋能和管理赋能,为金融消费者特别是金融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全方位扩内需,助力实施消费提振行动;积极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落细落实……围绕推动经济运行向上向好,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过去一年来,多项助力经济回升向好的务实举措相继落地:牵头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将无还本续贷政策阶段性扩大至中型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扩围至18个城市,签约意向性基金规模超过3400亿元;指导做好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及重大事故应对处置,保险业赔付超2.3万亿元。金融如何支持扩大内需?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引导银行和保险机构积极支持消费市场,规范推出多样化的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领域推动培育新型消费模式,引导资金流向热点消费领域;另一方面,支持消费信贷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消费信贷在扩大消费中的积极作用,在完善征信体系基础上,结合消费行业特点,优化小额消费信贷和信用卡的利率、还款期限、授信额度。小微企业联系着千家万户,金融如何助力“小生意”拥有“大未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将实现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等目标,有助于打通普惠金融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董希淼告诉记者,下一步,还要进一步优化、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全过程的容错纠错、尽职免责制度。金融管理部门可在账户开立、贷款用途、贷后管理、资产质量等方面适当优化监管要求,推动银行真正做到担当作为、尽职免责,让基层机构和客户经理愿贷、敢贷、能贷、会贷。THE END
转载声明:本微信公众号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及本微信公众号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