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考古遗址,加强考古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学习,对研究地球生命演化、人类起源、人类文明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对构建人类文明起源的中华文明模式、增强中国在人类起源及人类文明起源相关领域上的国际话语权,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对树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等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8年中,汝志刚在祖国各地旅行探险期间,探访各类考古遗址600多处,其中含时间段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至夏商时期结束的各类考古遗址100多处,这100多处考古遗址是分不同时间阶段去考察探访的,不同阶段考察的区域不同,因时间、天气及各种条件所限,不同阶段有时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融合。现把不同时间阶段及考察的相关区域列在下方,并详细介绍近期刚刚结束的第六阶段考察区域。
第一阶段(2015年):
中原地区
河南渑池县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文化遗址、洛阳二里头遗址、西安杨官寨遗址、西安蓝田人遗址、山西临汾陶寺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郑州商城遗址等等;
第二阶段(2019年):
新疆区域
巴州若羌罗布泊境内小河墓地、楼兰故城遗址等等;
第三阶段(2020年):
长城内外,燕山南北(西辽河、老哈河流域)
兴隆洼文化遗址、阜新查海文化遗址、辽宁朝阳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遗址;
第四阶段(2021年):
甘青地区
(甘肃天水大地湾文化遗址、甘肃定西马家窑文化遗址、甘肃临夏齐家文化遗址、甘肃临夏林家遗址、甘肃武威沙井文化遗址、甘肃庆阳南佐遗址等、甘肃甘南丹尼索瓦远古人类遗址);
第五阶段(2022年):
长江下游(含环太湖流域、巢湖流域)
浙江金华上山遗址、浙江宁波河姆渡遗址、安徽马鞍山凌家滩遗址、安徽蚌埠双墩文化遗址、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浙江嘉兴马家浜文化遗址、浙江杭州良渚遗址、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上海松泽文化遗址、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等等;
第六阶段(2023年底~2024年初):
海岱地区、黄淮地区、中原地区:
山东济南龙山文化遗址、山东济南西河文化遗址、山东枣庄北辛文化遗址、河北邯郸磁山文化遗址、山西运城西侯度遗址、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遗址、河南南阳独山玉遗址公园、河南三门峡庙底沟文化遗址、河北张家口泥河湾遗址、河南郑州裴李岗文化遗址、河南漯河贾湖遗址、北京周口店古猿人遗址、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等等。
通过对第六阶段海岱地区、黄淮地区、中原地区的相关考察学习,主要了解到了几点:
1,我国区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2,我国北方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旱作农业的起源地;
3,我国黄淮地区、淮河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畜牧业起源地;
4,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时期也曾种植水稻;
5,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时期也曾种植核桃等传统上认为起源于西亚、中亚的物种;
6,我国北方地区是我国最早的玉文化的发源地;
7,我国北方地区是我国最早的龙文化的发源地;
8,我国北方地区是丝绸的发源地(之一);
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现就对一些重要的考古文化及遗址作详细的介绍:
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西河文化
济南章丘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城子崖遗址是举世闻名的龙山文化的命名地,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代之前或与夏初略有交错。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城子崖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堆积层分为三层,上层为周代文化层,中层为岳石文化层(是继山东龙山文化之后分布于海岱地区的一支考古学文化,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600年。文化时代大致与中原地区的夏代二里头文化相当),下层为龙山文化层,出土了大批各时代的文化遗物。
城子崖遗址的发现发掘对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和中国文明起源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揭示出来的龙山文化,对于认识和研究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西河文化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龙山三村,地处巨野河支流(俗称“西河”)东岸的平原上,东距著名的城子崖遗址1公里,西河文化继承了后李文化(或属于后李文化),是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与岳石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填补了山东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空白。
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
北辛文化距今约6400至7400年,是我国在黄淮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由于反映了自身特有的文化风貌,因而被国家命名为北辛文化。北辛村地处于薛河故道南岸。薛河是古薛一带的母亲河,因此也就孕育了北辛文化,孕育了东方最早的农耕文明之一。
这时期农耕已比较发达了,在定居的聚落中,人还可以进行狩猎、养殖等。(北辛文化由于最早发现于江苏淮安青莲岗,考古界曾定名为青莲岗文化,后因该文化以滕州市官桥镇北辛遗址最为典型,于是重新定名为北辛文化)。北辛文化时期也是母系氏族社会最为繁盛阶段,是大汶口文化的源头。
从出土文物来看,这时期的原始农业已初具规模,畜牧养殖业已近雏形,当时的捕鱼技术已相当高超,手工业已较为发达,北辛先民由身披兽皮已经过渡到穿衣的文明阶段。
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年—4500年,因位于大汶河畔的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大汶口文化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是东夷族创造的文化,基本处于汉族先民首领少昊氏的地区,为山东龙山文化的源头。
另外该文化类型的遗址在河南和皖北也有发现。(安徽蒙城县尉迟寺遗址曾发现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聚落遗址,由成排分布的红烧土排房建筑构成。这些排房多则六间一排,少则两间相连,布局严谨,显示了较高的建筑技术。)
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牙的习俗。这是流行于古代中国东方、南方的拔牙习俗的发源地之一。
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
裴李岗文化,是指分布于黄河中游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中原地区发现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年代距今约7000-8000年,因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
裴李岗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也是华夏文明的来源之一。裴李岗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段历史空白。这时期是以原始农业、畜禽饲养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以渔猎业为辅的原始氏族社会。
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之一,提供了连接黄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再现了淮河上游八九千年前的辉煌,距今约9000-7500年。
贾湖出土的骨笛,创造了人类音乐史上的奇迹,它把人类音乐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推翻了“中国笛子西来说”和“七声音阶外来说”;人工栽培稻遗存的发现,证明了黄淮流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这里发现的契刻符号,很有可能是汉字的起源;贾湖人已掌握了原始的酿酒技术,这对研究世界酒文化史具有重大意义,还有那些随葬的龟甲,反映了贾湖先民原始的宗教信仰。这些都表明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摇篮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舞阳贾湖遗址为代表的贾湖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类型,属于裴李岗文化的一个分支,也是裴李岗文化的主要源头。贾湖文化内涵既与裴李岗文化有不少共同因素,也存在许多差异和独有特征,呈现出淮河上游地区的独特面貌。
泥河湾遗址群
泥河湾遗址群位于阳原县东部的桑干河畔,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研究东亚地区人类起源演化的经典地区,这里发现的300多处遗址,记录了东亚人类近200万年来的连续演化历史,被称为“东方人类的故乡”、被誉为“(世界上)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圣地”。
尚义四台遗址是中国境内考古发现最早的北方地区定居村落。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距今10400年至6400年,为燕山南北区域和西辽河流域找到了共同的文化根源(位于尚义县石井乡四台蒙古营村西南,地处坝上草原的南缘);
磁山文化
磁山遗址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洺河畔的一个黄土台地上,是我国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之一,距今约10300年,其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是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因此被定义为磁山文化。磁山遗址出土的家鸡骨骸是已知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家鸡骨骸,比原来认为的世界最早饲养家鸡的印度,要早3300多年。以往认为粟起源于埃及、印度,磁山遗址粟的出土,提供了中国粟出土年代最早的证据。这一发现,把中国黄河流域植粟的记录提前到距今七千多年前。以往认为核桃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传入内地的,磁山遗址胡桃的出土,证实7000多年前这一带就有种植。
西侯度遗址
位于山西运城芮城县风陵渡镇西侯度村的西侯度遗址,发现于黄河中游左岸高出河面约170米的古老阶地上,经过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石制品,更重要的是还发现了用火遗迹。西侯度遗址的发现,把人类用火的历史从7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时期向前推进了173万年,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类用火遗址。
周口店古猿人遗址
周口店遗址,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遗址是一处世界范围内更新世古人类遗址(更新世,为地质时代划分的一个时间段),年代范围从500万年前到距今1万多年前为止,这处古人类遗址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出土人类化石200余件,石器10多万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遗迹及上百种动物化石等等,其中发现有生活在70万-20万年前的直立人(北京人)、20万-1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新洞人)以及3万年前左右的晚期智人(距今3.85万至4.2万年前的“田园洞人”、距今3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人”)化石等等,这处遗址是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独山玉
位于河南南阳市的独山,海拔367.8米,独山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的发祥地,这里采矿的历史已经有6000多年了。
庙底沟文化
三门峡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明文化的一座城市:中国现代考古学在这里诞生(仰韶文化的发现、命名与科学发掘),仰韶文化形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主根脉。这里的庙底沟文化,是仰韶时代鼎盛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类型。与周边区域相比,它拥有同时期先进的社会组织、经济形态和璀璨的文化,它的彩陶艺术影响了大半个中国,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融合,构建起了文化意义上的“最早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