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风云:大单元教学的存废之争!

学术   2024-11-19 00:01   福建  


前不久,知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对“大单元”提出了一些看法。


他说:“2022年版的新课标有5万多字,你查询‘大单元’三个字,没有!没有,我们就不用去管它了!”


“汽车有汽车行业的标准,摩托车有摩托车行业的标准,人家按标准办事。课标也是国家标准,国家标准都没有,我们干什么要跟着人家走啊?”


“从阅读教学来看,单篇教学仍然是最有效的,每一篇课文,在编写的时候就已经注入了单元因素,不会偏移到哪里去,何苦再来个什么大单元呢?”


他认为,语文课堂应该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让他们在阅读中思考、质疑、反思,从而有所收获,而不是被各种新兴的教学理念束缚,导致教学失去了本质和灵魂。


余映潮老师的文章将“大单元”这个争议再一次摆上台面。还要不要搞“大单元”?来看看以下几位的观点。



不宜笼统提倡“大语文、大单元、大情境”


作者:温儒敏(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原文链接:温儒敏:防止形式主义,不宜笼统提倡大语文、大单元、大情境教学


关于当前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的想法是,要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三方面彼此连带,解决好落地的问题。


课标提出的素质教育、语文核心素养,是着眼于立德树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同时也是为了改变目前教学中存在的扼制学生健康成长的“应试”倾向,一定要遵循课标精神,不断推进课程改革。但是在实践中要防止形式主义和假大空,不宜笼统提倡大语文、大单元、大情境教学。


课程一定要改革,但不是推倒一切的革命,不能搞“一刀切”,全国那么大,要照顾不同地区的学情,在现实基础上改良和革新。既要克服那种我行我素、以不变应万变的保守做法,也要避免用一种教学方式(比如任务驱动、群文教学或者大情境、大单元)包揽全局的奢望。



今天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也遗留了一些问题。改变现状有必要,但要考虑改革成本与可行性,“多动症”已经让一线教师疲于奔命,“拍脑袋”的措施往往欲速则不达,一些理想主义的教学方法要经过试验田的检验,可以提倡、示范,但不宜用行政手段大面积推开。


我主张语文所能联合一批专家和一线教师,做点调查,直面现实问题,认真研究,充当语文教育改革负责任的智囊团。



概念越大,内涵越小,

没有特殊性就没有生命


作者: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语文建设杂志

原文链接:孙绍振丨再论“大单元/大概念”:理论方法和战略前途


持“大单元,大概念”理论者认为,人类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知识呈碎片化,讲授时应当围绕一个“表达概念性关系的句子”。这个句子是从诸多知识中概括来的,可以让学生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掌握了这个句子要求的技能,就掌握了各领域和学科内的技能。这个“句子”就是“大概念”。


然而,语文不是“知识碎片”,大多数课文是文学作品,其审美、审智价值具有强烈的个人属性,有内在和外部的、逻辑和历史的系统,只能在具体分析中得以落实,而不能从外部借一个“大概念”“大单元”来整合聚焦。


文本不是线性或平面的,而是一座堂皇立体的建筑,由表层意象群落或叙事过程、中层情志的运动和深层艺术形式构成。片面强调综合,在文本以外去“假设”“关联”,容易导致“伪综合”,以狭隘的“本质力量”去同化经典文本,不能窥见其丰富的结构。


概念越大,内涵越小。抽象度越高,越倾向于普遍的概念化,文本的艺术和思想特性递减,没了特殊性就没了生命。



语文教学,文本是第一性的,逻辑划分是第二性的。对于“大单元、大概念”之风,黄厚江和王羽指出“有些大单元的设计太大”,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变大概念为小概念”;魏群认为:“大单元设计多以大取胜,以多见长,有面无点,知识教学缺少,文本解读肤浅零碎、写作教学名存实亡。”我以为说“肤浅零碎”都是温和的,更严重的应该是误人子弟。


如今,很多争论还停留在教学设计上。一是因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相应自觉,某个外来思路还没有来得及在实践中纠错,新花样又接踵而来,从来没有考虑如何以传统同化之。于是改来改去还是线性思维,形而上学,洋教条猖獗。


二是专业素养的狭隘与宏大目标不相称。多轮的改革,纷繁的培训,都未将专业素养的提高作为纲领,客观反映与主观表现的关系处于蒙昧阶段,形式逻辑的论点与论据的统一还占据统治地位,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转化”的方法论还处于边缘。



过于执着“大小”维度,

教学容易变成“大词”注解


作者:柳夕浪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

来源:柳浪文英

原文链接:柳夕浪:“大单元教学”错了么?——如何找到教学设计的坐标


我将“大”和“重要”排成一个四象限来做阐述。


第一象限:宏大且重要,如重大主题、大概念(观念)等。


以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中国古代史为例,课标将中国古代史概括为“史前时期与先秦历史”“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统一”等6大主题。“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说的是内容范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统一”等揭示的是思想观念。


课标提出,有关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要围绕这些主题展开,通过史料领悟其中的思想观念,不必纠缠于那些无限的历史细节。


第二象限:小而重要(美),如重要细节、核心环节等。


真正重要的活知识、实践智慧藏在“如何是”的细节之中。如物理学习,关于力、热、光、电、磁、声、核等知识点都没有问题,但学生就是不清楚之间的联系——为什么要学这么多不相干的;也可能是“重力”“能量”等概念不理解,没入门,而突破这些卡点尤其重要。人物传记、文学作品的阅读也一样,如果只了解大概,就无法从细节中看出人物的精神。



第三象限:概括性的抽象大词。


今天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文本,如用“优质公平的基础教育体系”等来阐释教育强国,再用“学校标准化”“城乡一体化”等来说明什么是优质公平。但究竟什么是“优质公平”呢?这就需要通过教育事实一步一步诠释。维特根斯坦说:“大词往往被误认为具有某种深层的、固定的意义,而实际上它们都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意义。”


第四象限:繁琐枝节问题。


1992年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列出294个知识点,诸如“花序”“家鸽的生殖特点”“尿的排出”等,另有50多个技能学习要点,特别零碎,既细小又很难说是重要,导致学习的机械、琐碎,没有实际意义。


由此可见,最大的不一定最重要,最小的也不等于最不重要。大单元教学”对于纠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倾向,从第四象限走出来,具有积极意义。但过于执着“大小”维度,忽视第二象限,就容易陷入第三象限。教学变成“大词”注解,没有实际的意义生成,成了一个空壳。



理念上尽量体现一点,

操作上最好稳健一些


作者:余党绪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来源:思辨读写

原文链接:大单元:理念上尽量体现一点,操作上最好稳健一些


对于“大单元”的先行者,我充满敬意,但还是想补充一点:要处理好单元学习任务与独立文本解读之间的关系。就目前来看,文本的地位旁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旦文本沦为“任人打扮的小丫头”,肢解文本的实用主义与市侩主义就有了理由……


这个担心并非凭空想象。看了那么多课例,听了很多课,文本被疏远、被肢解、被碎片化、被浅表化,几乎成了一个普遍问题。“用一种演绎的思维方式,在宏大的概念与任务统领下,文本成了一个印证先在结论的材料。”这是不是需要反思呢?


我认同李松林教授的观点:“大概念”的目的在于改变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散、浅、低”,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培育。


“散”,也就是于漪老师说的“碎尸万段”。一篇生机盎然的文章、一部浑然一体的名著被割裂成毫无关联的碎片,导致学生缺乏关联、贯通和迁移能力,缺乏在系统中关注知识、思考问题的能力。


“低”,我的理解是,阅读指导站位低,不能将一本书放在文学系统中审视,即使读的滚瓜烂熟,还是不明白它在人类精神发展史上的意义。


“浅”,指割裂了知识与生活、社会的关系,注重知识传递而忽略背后的逻辑根据、价值与意义。


如果真能改变这些情况,那“大单元”算得上是解救当前语文教育痼疾的良方了。关联,思辨,整合,融通......我们太缺乏这些意识与能力了!若能积极探索,稳妥推进,理性实践,没准真能带来改变。


但是,现在确实走得有点踉跄,有点力不从心。最近有幸读了一位老师的大单元设计,一个单元写了四万多字。看完心情复杂,一方面是敬意,一方面在想,如此庞大的设计,即使不管效果,实施的时间与空间问题又如何解决呢?




教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要让学生看到整体美感


作者:王君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来源:青春语文王君说

原文链接:大单元教学自有其生命力,整合思维永远是高级思维……


大家反对的其实就两点:一是一窝蜂地上;二是花哨的名词满天飞。


关于“一窝蜂”的问题,确实是我们文化中需要警惕的。咱们国家人多,哪怕很少一部分人叽叽喳喳,也总感觉是“一窝蜂”。“一窝蜂”是个货真价实的贬义词。


关于“花哨的名词满天飞”,我认为,最不完美的创新也比最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我很喜欢看老师们创造属于自己的词语,在自己的领域实现逻辑自洽。这方面最佩服的还是余映潮老师,他特别善于造词,从“板块式教学”开始,很多教学用词造得个个妥帖,让复杂的事情变得容易理解。


词造好了,新的理论就可能出现。词汇丰富总是好的,装修了的房子总比清水的好住,化了妆的女人总比素颜好看,只要把握好分寸,就不会走向“花哨”。语文教学要发展,必定有新词被造出来等待着大浪淘沙,不用着急它们是潘多拉神盒。


“大单元、大情景、大概念”这类词语其实都是老朋友,学科特点决定了原生态的语文教学内容必然是琐细杂碎的,一线教师为此苦恼久矣。好好去理解这些词语,对逃离琐细杂碎有很大帮助。


整合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单文本课整合用好了,自然走向群文教学。群文上好了,就渴望搞点儿单元整合,然后“大单元”,超单元......这是一个跨领域思考才能解决问题的时代,就算是语文,也得整合各种文本才能讲得透彻生动些。


我买过几本谈大单元的书,啃起来很难,但我对大单元的基本思想是完全理解且深以为然的:


第一,从单元整体的角度来设计教学,任何时候都是珍贵的,教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要让学生看到整体美感;第二,在打通链接上下功夫,更容易看到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本质。


当然,一窝蜂地上,肯定不合适:一是学生需求不一样,二是教师素质不一样。我们国家太大了,没有任何一条措施适合所有人,也不会有任何一种教学法适合所有学校、所有学生和老师。


最后,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哪个研究单元教学的否定单篇教学。



大单元关乎“逻辑思维”与“创造个性”


作者:张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委员会委员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

原文链接:大观念、大单元、大任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70多年以来,我们的学习都是“接受型”,导致学生变成知识的容器,无法发展核心素养,扭曲了人格,摧毁了身体。而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意味着我们要走向“大观念课程与教学”,不再只盯着知识点、考点,而是“左顾右盼、上挂下连”,走向理解学科事实,帮助学生产生“概念性理解”,实现“学习即生活”的教育观。


为此,我国提出了一系列以“大”为定语的概念:大观念、大单元、大任务、大问题、大情境、大项目,帮助学生“强而有力”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只有当学生理解了大观念,形成了“专家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才能成为信息时代“负责任的创造者”,教育改革才能完成时代使命。


怀特海说:“无人能成为好的推理者,除非他通过持久实践,已然意识到理解大观念并死死坚守其重要性。”课程与教学不是为了掌握学科事实,而是为了发展理解。当它们指向发展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的时候,必然与学科实践化为一体。


于是,学生成为实践者与创造者,经历知识的诞生与应用过程;教师成为合作实践者与“流动的教练”。


倡导大观念课程与教学,既顺应信息时代国际课程改革趋势,又满足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


中华民族本质上是一个以情感为核心的生活民族,华夏文明早期也曾注重概念思维和逻辑心性,例如先秦名家、墨家均重视逻辑思维,曾试图将“名”与“实”区分开来,承认“概念世界”的相对独立性,所谓“离坚白”“白马非马”“鸡三足”等等,但终因不符合中华民族追求情感和意义的文化心性,致使名家、墨家“中绝”。


逻辑思维的欠缺,加上汉语本身的模糊性,极大地限制了中华民族的科技创造能力。这种文化心理的缺陷在以创造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将更为明显。


大观念课程与教学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造个性,又能改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心性,实现“生活心性”与“逻辑心性”的有机整合,引领我国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健康发展。




面对转型期的“不适应”,

需要探索好的教研模式和工作机制


作者:荣维东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原文链接:大单元教学的“困”与“思”


由于我们对于一些新的理念还没有进行充分认证,导致一种转型期的“震荡感”和“不适应”,甚至引发排斥和反对。


有老师认为,大单元教学是造新词、造概念,在实践中也存在困惑。实际上,它并非课程专家为了显示学问杜撰的名词,而是为了落实核心素养提出来的,旨在解决知识碎片化、技能训练僵化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深度学习能力。


尽管大家对很多概念已经熟悉,但在某些情境下,这些概念会像货币一样污损、模糊或者贬值,为了凸显某些内涵,不得不加上修饰语予以区别比如“大概念”“大单元”“跨学科主题学习”“情境”......


还有的老师将“大单元教学”和“单篇教学”“课时教学”“微课教学”“单项技能训练”对立起来。“单篇教学”自有其好处,但并不代表必须在学会单一知识点之后才能进行整体学习,两者完全可以交互进行。大单元教学可以从一篇课文、一个主题深入,也可以运用“问题解决式”“项目化学习”“跨学科学习”等方式。


还有老师认为,大单元教学存在“空泛化”“箩筐化”,失去了学科边界。其实,大单元讲究课程内容的清晰、连贯和进阶,有明确、有序、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但由于一些课程标准笼统,部分教师重构能力不足,导致各要素缺少紧密性,但不能就此否定其科学性。


要正确理解“大”和“小”的关系。


大单元教学的“大”和“小”之间、单文本和多文本之间、单课时和多课时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大单元教学既可以跨年级、跨单元,开展“现代诗歌阅读大单元教学”,也可以从某个知识点出发,开展一次线性贯穿的跨学年跨单元的“小单元专题教学”;单篇教学在文本细读、深度理解、批判性阅读方面有优势,可以由经典文本合成一个“大单元”,或用两个课时组织教学;在拓展延伸环节,也可以就某一学习内容联系其他知识或技能展开。最终,都是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掌握情况,和生活连接。


由于其目标的丰富性、内容的统整性和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加上还没有摸索出更好的教研模式和工作机制,大单元教学容易导致一线的“能力恐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放弃单打独斗,寻求交流协作。


来源:新校长传媒


课堂漫话
讲述最有趣的教育故事,介绍最实用的教育技术,探讨把课程内容、教学法知识和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实现教与学的新方法、变革传统的课堂结构,重建课堂教学的生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