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柳】柳公权书法艺术生涯四阶段:一笔一划,绘就传奇

文化   2024-10-10 07:01   北京  

柳公权,唐代著名书法家,生于公元778年,卒于公元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自幼酷爱书法,初学王羲之,后遍习隋唐诸家笔法,汲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柳公权仕途通达,历仕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其书法在当时极受推崇,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柳公权手笔者,人以为不孝。外国入贡,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柳书也。”柳公权享年八十八岁,一生留下大量碑刻和墨迹,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均为后世学习书法的典范。他的书法艺术不仅影响了唐代,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书法宝库中的瑰宝。柳公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成就,成为了备受敬仰的书法大家。他的作品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展现了他一生的心血与追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柳公权的书法艺术生涯,透过他的四个阶段,看透他书法的一生!

早期:初露锋芒,奠定基石

从二十几岁到六十岁,是柳公权书法艺术的早期阶段。在这一时期,他凭借出色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逐渐在书法界崭露头角。贞元十七年(801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柳公权便已经书碑《河东节度李说碑》,展现了他非凡的书法天赋。此后,他的作品如《左常侍薛苹碑》、《大觉禅师塔铭》等,虽然已不存于世,但依旧能感受到他年轻时的俊逸与才华。五十岁以前,柳公权广泛学习前人的书法精髓,如锤繇、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等,为他的书法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鼎盛期:柳体大成,名扬四海

六十岁以后的十年,是柳公权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在这一阶段,他的书法风格愈发成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柳体”。其中,《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更是被誉为柳体的代表作,声名远播。柳体的特点在于用笔骨力深注,爽利快健,以方为主,济之以圆,线条瘦硬劲挺,被誉为“柳骨”。这一时期的柳公权,不仅在书法技艺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更在书坛上树立了崇高的地位。

中期:淡雅古朴,再辟新境

七十岁以后,柳公权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他试图在柳体的基础上再辟新境,以淡拙渗透笔法,以平易渗透结体,以古雅渗透气韵。这一时期的作品,如《商于新驿记》、《山南西道节度使王起碑》等,都展现出了柳公权在书法艺术上的不断探索与创新。虽然“柳骨”已经过数十年千锤百炼而成,但柳公权依然努力寻求新的突破,为他的书法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晚期:晚霞映染,书魂永存

八十岁以后,柳公权进入了人生和书艺创作的晚期。然而,他并未因此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依然让生命与书艺交互滋养。在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品如《复东林碑》等,都展现出了他晚年的心智所悟和老笔所致。笔锋的利铦转入内部,气韵与自然贴近,通篇之旨趣与大化亲和,让人感受到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和卓越的艺术造诣。柳公权就像一位得道之人,将书魂凝刻进书学的峰峦中,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柳公权的一生,是与书法相伴相生的一生。他的书法艺术不仅承载了他个人的才华与追求,更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了解他的四个阶段,我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他的书法艺术,更能感受到他一生对书法的热爱与执着。让我们一起向这位书法大家致敬,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精彩回顾:

【字帖】柳体楷书临习字谱高清大图

【鉴赏】苏新诗柳楷李白《将进酒》,宛如柳公权再世!

【取法】启功楷书《心经》 两种


柳公权书法园地
学习柳体书法,继承传统艺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