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率提升超10%!BMJ(IF:93)|复旦大学邵志敏团队:自主研发“多基因模型”,助力“最毒乳腺癌”精准治疗获新突破

文摘   2024-10-29 18:39   上海  


来自复旦大学“生命健康"领域最新的科研进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践行行业使命感,助力基础研究,推广科技成果。服务行业,造福社会!


三阴性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因其恶性程度高、容易复发转移,相较于其他类型乳腺癌治疗手段单一、缺乏有效治疗靶点,素有“最毒乳腺癌”之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三阴性乳腺癌具有极高的异质性,可以进一步被细分。在临床上也发现虽然三阴性乳腺癌整体预后欠佳但并非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更精准的治疗策略亟待探索


然而,当前乳腺癌研究领域缺乏经过临床队列验证的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特异的工具或模型,可用于精确地预测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实现对患者风险分层进而开展个性化精准治疗。这也导致目前三阴性乳腺癌的辅助化疗只能沿用传统的“千人一方”的治疗方案因此,迫切需要一个通过前瞻性临床试验加以验证的模型来优化三阴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方案


2024年10月23日(当地时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王中华教授、江一舟教授团队领衔,于国际知名期刊 The BMJ (IF:93.6)发表题为“Intensive chemotherapy versus standard chemotherapy among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perable,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based on integrated mRNA-lncRNA signature (BCTOP-T-A01): randomised, multicentre, phase 3 trial”的论文。这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产医融合发展的又一项标志性成果。该项名为“BCTOP-T-A01”的研究成果证实基于肿瘤医院自主研发的“多基因模型”,针对有“最毒乳腺癌”之称的三阴性乳腺癌,采用“蒽环紫杉”序贯“吉西他滨”联合“卡铂”的精准治疗方案让高危患者生存率显著提升超过10%改变了传统三阴性乳腺癌辅助化疗“千人一方”的局面

攻坚“最毒乳腺癌”治疗瓶颈,自主研发首个“多基因模型”

2015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团队基于全转录组表达谱,自主研发构建了由5个RNA组成的三阴性乳腺癌预后预测模型(后简称“多基因模型”),该模型可以准确地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划分为高危和低危复发风险组。这也是国际首个三阴性乳腺癌预后预测模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为三阴性乳腺癌的精准化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多基因模型开辟了三阴性乳腺癌精准治疗的新篇章”,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兼大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表示,“研究团队基于该模型,持续开展临床研究,致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真正让患者获益的方案。”


为了进一步验证“多基因模型”的预后效果并挖掘其临床应用价值,邵志敏授领衔临床和转化团队开展了一项名为“BCTOP-T-A01”的临床研究


高危患者生存率提升10.3%,重磅成果验证“多基因模型”价值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王中华教授介绍,“BCTOP-T-A01”临床研究依托肿瘤医院精准肿瘤中心开展检测,由复旦肿瘤乳腺外科领衔全国其他六家中心具体开展协作临床研究。历时七年多,团队完成504位患者入组临床试验,入组患者均为接受根治性手术后的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


根据实验设计,研究团队依据入组患者的多基因模型检测结果,分为高危、低危组。其中,高危组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接受强化或标准方案辅助化疗:强化组患者接受4个周期“多西他赛+表阿霉素+环磷酰胺”序贯4个周期“吉西他滨+顺铂(TEC*4-GP*4)”方案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4个周期“表阿霉素+环磷酰胺序贯4个周期多西他赛(EC*4-T*4)”方案。低危组患者同样接受标准方案化疗(EC*4-T*4)


研究显示,经过中位45个月的随访,高危患者接受强化治疗组3年无病生存率为90.9%,显著优于标准治疗组的80.6%,绝对获益达到了10.3%显著降低高危患者49%的疾病风险。其中,强化治疗组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92.6%)也显著高于标准治疗组(83.2%)可以降低高危患者50%的复发风险;此外,低危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90.1%对比80.6%)、无复发生存率(94.5%对比83.2%)和总生存率(100%对比91.3%)均优于接受相同标准化疗方案的高危患者。


这是一项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多基因模型知道的精准化疗方案让高危患者生存率提升超过了10%低危患者的生存率提升也接近10%!”邵志敏教授说,“显著提升高危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同时,该治疗方案安全性可控,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体现出该方案的更多优势。”


王中华教授表示,该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前瞻性验证了三阴性乳腺癌多基因模型指导精准化疗和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为三阴性乳腺癌精准化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了有力工具


“砺剑十载”破解临床难题,书写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国答卷”

据介绍,早在10年前,邵志敏教授领衔团队便开始致力于破解三阴性乳腺癌精准治疗难题。自主研发建立三阴性乳腺癌“多基因模型”建立全球最大的三阴性乳腺癌多组学队列绘制出全球最大的三阴性乳腺癌基因图谱并开拓性的将三阴性乳腺癌分为四个分子亚型提出“基于分子分型的三阴性乳腺癌精准治疗策略”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将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提升3倍。在该基础上,研究团队还将研究思路拓展至其他乳腺癌亚型,形成了成熟的研究理论体系,大幅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产出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和重要科研成果专利转化。


“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使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更加精准和更有效,此次‘BCTOP-T-A01’研究的可喜成就,体现了系列研究从基础到临床的有效转化与衔接,为提升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疗效、推动乳腺癌精准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邵志敏教授说,“该‘多基因模型’依托复旦肿瘤精准肿瘤中心开展临床检测,相关技术成果目前已经具备落地以及广泛推广的可行性,有望在更大范围内提升患者的治疗疗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江一舟教授表示,“BCTOP-T-A01”也是邵志敏教授牵头成立的乳腺癌精准治疗协作组(BCTOP)开展的首个临床研究。多中心的合作模式和重磅成果,有力印证了“BCTOP”成立的宗旨——“基于精准医学理念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推广转化研究平台开发新型药物和技术最终提高我国乳腺癌诊治水平和国际地位。”


基于“BCTOP-T-A01”的研究结果,肿瘤医院正准备开展针对模型预测的低危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降阶梯治疗。在不久的将来“BCTOP”将向国际学术界不断交出亮眼的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国答卷”以更多中国原创方案造福全球广大乳腺癌患者


注:文中插图源于   The BMJ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36/bmj-2024-079603


来    源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近期活


近期进展


● 心血管疾病治疗新思路!SCRT|复旦大学王海杰/谭玉珍:发现GDF11通过激活自噬降低氧化应激引起的内皮祖细胞衰老

● 揭秘人类最不了解的器官!Cell Discovery|复旦大学黄荷凤院士/吴琰婷/张宇:构建并解析小鼠胎盘发育的时空转录组图谱

● 新型抑制剂!JMC|复旦大学李英霞:发现可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p300溴结构域抑制剂

● 核药创新成果!EJNMMI|复旦大学韩俊斌/谢芳/应天雷:研发出首个基于5T4癌胚抗原的临床核素探针

● DNA甲基化新发现!Sci Bull|复旦大学徐书华:解析了东亚人群和欧亚混合人群的DNA甲基化模式及其调控机制

● 探究PFAS与儿童肥胖!EI|复旦大学张济明/周志俊:报道代谢扰动在孕期全氟与多氟烷基化合物和子代儿童10岁龄肥胖关系中的作用

● 发现重要标志物和治疗靶点!Science系列|复旦大学王冠琳:合作揭示骨髓纤维化新靶点Galectin-1

● 癌症转移治疗开辟新方向!Cancer Cell|复旦大学毛颖/花玮/迟喻丹:携手攻克肺癌脑转移的耐药难题

● 识别三类痴呆前驱疾病轨迹!BJP|复旦大学蒋艳峰/索晨:揭示痴呆患者常见前驱疾病发展轨迹

● 揭开新冠毒株全球肆虐的秘密!Nature系列|复旦大学王鹏飞/孙蕾:合作揭示SARS-CoV-2 JN.1凭何成为全球主流毒株?


关于光华


复旦大学光华生命健康校友会”是复旦大学校友总会正式注册成立的分支机构,是跨学科、跨界别、跨地域,覆盖生命健康领域的公益性行业校友组织。

校友会以推动中国生命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提升人类健康为使命,以促进“产学研医用”的融合创新与资源整合为目标以加强母校与校友联动,增进校友互助协作,发掘科技创新成果,助力母校发展、助力校友成功、助力行业进步、造福社会大众为为宗旨

校友会立足上海、辐射全国,会员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医学、药学、附属医院校友为基础,同时覆盖化学、材料、信息、大数据、金融、管理等多学科泛生命健康相关院系,涵盖产业、学术、科研、医疗、政府、资本等“产学研医政资”的优秀校友。


有意入会的校友,可以填写以下申请表。

复旦大学校友会光华生命健康分会
“复旦大学校友总会光华生命健康分会”新媒体平台,传播生命健康领域“产研医”的最新知识与进展,促进产业界、科研界、医疗界的跨界交流与合作。助力母校发展、助力校友成功、促进行业发展、造福社会大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