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 | 论中国话剧的审美现代性

学术   2024-10-18 19:07   河北  

【摘要】本文试图以现代性的理论向度,从中国现代主义戏剧的发展历程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剧作家和剧作,来揭示中国话剧审美现代性的美学体现以及中国特色,从而论证中国现代主义戏剧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并且探讨中国现代主义戏剧兴衰的历史轨迹及其原因。 
首先,现代性的理论是一种具有张力的理论,当运用它来研究中国话剧的审美现代性时,本文坚持把这些理论同中国话剧的实际结合起来,吸收其“契合”的部分,并以自身的理解,认为审美现代性的构成基础来自现代性的审美焦虑,并且形成了现代性的美学范畴和美学概念,以此为据开发一些理论概念,譬如现代性焦虑以及相关的颓废、忧郁、感伤、神秘、残酷等等。本文试图透过对中国现代主义戏剧的某些美学范畴的提炼、概括和阐释,来确定中国话剧的审美现代性的特征和形态,从而对其做出新的描述和新的评估。
其次,本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中国现代主义剧作家及其剧作,通过具体的分析、论述,来阐明中国话剧审美现代性的美学特色。如通过对田汉和他的早期剧作的论述,对田汉式的颓废主义艺术观念给予重新界定,并分析了其中蕴涵的审美现代性特征;通过对中国女性剧作家戏剧创作情况的论述,描述了个性主义和女性解放意识在五四时期的萌生和发展;通过对中国现代神秘戏剧艺术内涵和美学特点的分析,论证了抑郁、神秘、晦暗的戏剧创作形态本身所体现的审美现代性的特点;通过对曹禺的创作心理及其剧作的艺术特征的分析,论证了他对残酷戏剧一般特征的独特发现,这一发现本身就蕴涵了深刻的现代内涵,在他的系列剧作中,残酷美学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再者,本文论述了中西现代主义戏剧的审美差异,着重揭示中国现代主义戏剧的中国特色。 
最后,本文关注审美现代性问题对中国现代戏剧史研究的深化作用,以及对于后世戏剧发展的启迪意义。从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出发,勾勒了五四时期至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现代主义戏剧第一次浪潮发生、发展、衰微的历史轨迹,从中既总结了已经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实践经验,也分析了导致中国现代主义戏剧未及深入发展而衰微的原因。


  • 引言
  •     一、 学术现状与本课题的提出
  •     二、 视角与透视路径
  •     三、 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一章 遭遇审美现代性:文化选择与精神契合
  •     一、 审美现代性的思想资源
  •     二、 现代主义戏剧的传播
  •     三、 中国现代主义戏剧的历史命运
  •     四、 审美现代性的民族特色
  • 第二章 颓废:田汉早期戏剧的审美现代性
  •     一、 对颓废美学的发现和诠释
  •     二、 田汉式的颓废的现代内涵
  •     三、 颓废--灵与肉冲突的艺术升华
  •     四、 颓废的美学意义
  • 第三章 女性戏剧:在爱与死的焦灼中奔突
  •     一、 出走情结:反抗庸常,背离传统
  •     二、 至上的爱与幻灭的悲哀
  •     三、 决死的心声中的现代意味
  • 第四章 神秘:生命焦虑的征象
  •     一、 与西方神秘戏剧的精神默契
  •     二、 生命的焦虑和生命的哲学
  •     三、 神秘与象征的现代意韵
  •     四、 中国神秘戏剧的艺术特征
  • 第五章 残酷:曹禺戏剧的现代解析
  •     一 、 生命的痛苦与现代的焦虑
  •     二、 残酷戏剧意象的现代内涵
  •     三、 表现主义的美学形态
  • 第六章 结束语
  •     一、 历史境遇中式微的必然性
  •     二、 中国现代主义戏剧审美视角的变化
  •     三、 中西现代主义戏剧的审美差异
  • 主要参考书目


来源:中国知网
说明:此处转载为交流学习,如不同意发布,请联系删除。

艺术学人
中国艺术学权威资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