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西方人工智能艺术研究热点扫描

学术   2024-10-22 11:01   河北  

在近五年间(2020-2024年),人工智能与艺术的结合成为西方学术界中备受瞩目的研究领域。作为跨越科技与艺术的交汇点,人工智能艺术为创作、审美和艺术哲学带来了全新的视角。西方学者们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探讨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角色、其审美价值、伦理问题,以及艺术创作者身份等核心议题。通过对近五年西方学术界在人工智能艺术方面的研究热点进行全面扫描,可以揭示其研究动向与重要观点。

一、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角色与身份

西方学术界对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角色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传统意义上,艺术创作被认为是一种人类特有的、体现创造力和情感的活动。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诸如GAN(生成对抗网络)等算法可以生成独立的艺术作品,这引发了人们对艺术创作本质的重新思考。

人工智能的创造者身份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学者们探讨了在AI创作过程中,AI是否可以被视为真正的艺术家,抑或仅仅是一种工具。例如,卡尔文·泰勒(Calvin Taylor)在其2021年的论文《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工具还是创作者?》(AI and Artistic Creation: Tool or Creator?)中提出,人工智能创作出的作品尽管具备视觉上的艺术感,但缺乏独立的情感驱动和创作动机,因此AI只能被视为人类创意的延伸,而非独立的艺术创作者。这一观点在西方学界引发了诸多争论,有学者如布莱克·安德森(Blake Anderson)在其论文《人工智能的创意潜力》(The Creative Potential of AI)中则认为,AI通过数据训练所表现出的“风格化创作”已经具备某种程度的“创意独立性”。

二、人工智能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接受度

人工智能艺术的审美价值也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传统的艺术审美往往基于艺术家的情感表达与观众的情感共鸣,然而AI生成的艺术作品在没有主观情感的情况下,如何获得审美价值是一个关键问题。西方学者们在这一点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一些研究者认为,审美体验的客观性是评估AI艺术的基础。玛丽·约翰逊(Mary Johnson)在其2022年的研究《人工智能艺术的审美客观性》(The Objectivit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AI Art)中指出,AI艺术的审美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其形式的独特性和对艺术传统的创新性上,而不是创作动机本身。约翰逊认为,AI在复杂的数据处理中能够识别艺术创作中的模式和风格,并进行创新,这种能力为艺术带来了新的美学可能性。

另一方面,人机交互中的审美体验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学者们通过调查发现,观众对AI艺术的接受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对技术的理解、对创作过程的参与感等。约瑟夫·哈德利(Joseph Hadley)在2023年的研究《人机交互中的审美体验》(Aesthetic Experience in Human-AI Interaction)中发现,当观众知道作品是由AI生成时,往往会带有一些偏见,从而影响他们的审美判断。而有些观众则认为,AI生成的艺术作品因其融合了大量艺术风格和复杂数据,反而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体验。

案例:AI生成艺术展览的观众反应

在2022年,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人机共创:AI艺术的未来”的展览,展出了多个由AI生成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包括通过GAN生成的抽象画、基于风格迁移技术创作的肖像以及由DALL-E生成的超现实主义场景。展览的观众反应两极分化,一些人对AI的创作能力表示惊叹,认为这些作品打破了传统艺术的界限;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些作品缺乏情感深度,无法与人类艺术家创作的作品相提并论。这一展览成为研究AI艺术审美接受度的重要案例。

三、人工智能与艺术伦理问题

人工智能艺术的伦理问题是学术界讨论的另一个焦点。随着AI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不断拓展,涉及到艺术版权、创作伦理和社会影响等问题愈发引起关注。

在版权方面,AI生成作品的归属权问题备受争议。传统艺术作品的版权归属于创作者,而AI艺术作品的版权归属则显得复杂。2020年,约翰·威尔森(John Wilson)在其2020年的论文《AI艺术作品的版权归属问题》(Copyright Ownership of AI-Generated Artworks)中指出,AI生成的艺术作品的版权应归属于开发AI的公司或训练模型的个人,但这种观点在学术界并未达成共识。许多学者认为,AI的“创作”过程并不符合传统版权法中的原创性要求,因此其作品的版权属性需要进行重新界定。

创作伦理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担忧。AI在创作过程中大量使用已有的艺术作品作为训练数据,而这些数据的使用往往未经许可。这种情况引发了对文化挪用侵权行为的批评。卡米拉·桑德斯(Camilla Sanders)在其2021年的论文《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的伦理问题》(Ethical Issues in AI Training Data)中指出,AI训练数据的使用缺乏透明度和规范,可能对原作者的权益造成损害,从而带来道德上的问题。

案例:AI生成的“涂鸦艺术”侵权争议

2023年,美国艺术家艾米莉·布朗(Emily Brown)指控某AI平台未经授权使用她的涂鸦作品作为训练数据,并生成了大量相似风格的作品。布朗认为,这些由AI生成的作品侵犯了她的版权,并削弱了她个人风格的独特性。这一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成为AI艺术伦理问题的典型案例,学者们也由此展开了关于AI训练数据合法性的深入讨论。

四、人工智能艺术的理论依据与学术视角

西方学术界对人工智能艺术的研究建立在多学科的理论基础上,涉及艺术哲学、认知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艺术哲学方面,学者们借助于传统的美学理论,来讨论AI艺术的本质与价值。2023年,罗伯特·卡特(Robert Carter)在其2023年的著作《人工智能与康德美学》(AI and Kantian Aesthetics)中探讨了康德的审美理论在AI艺术中的适用性。他指出,AI艺术的价值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无功利的愉悦”,但它缺少了康德所强调的创作者的自由意志与审美判断。

认知科学领域,研究者们试图通过理解人类的创造过程,来分析AI艺术的局限与可能性。认知科学家们研究了人类与AI在创作过程中的异同,强调了人类创作的情感驱动性与人工智能的模式识别和重组能力之间的差异。

案例:认知科学视角下的AI艺术创作实验

2024年,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进行了一个关于人类与AI创作差异的实验。在实验中,参与者分别观看了由AI和人类艺术家创作的画作,并通过脑部扫描技术分析他们的情感反应。结果显示,人类艺术家的作品更能激发参与者的情感共鸣,而AI作品则更倾向于引发逻辑性的审美评价。这一研究表明,尽管AI能够模仿艺术创作的形式,但在情感共鸣方面仍与人类艺术家存在显著差距。

计算机科学为AI艺术提供了技术支持,学者们主要关注如何通过改进算法来提升AI的创作能力。例如,GAN模型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AI艺术的发展,使得AI能够生成高度逼真的图像。而近年来,诸如DALL-E和Midjourney等生成模型的出现,更是引发了学术界对AI艺术创作能力的新一轮讨论。

案例:DALL-E 2的艺术创作潜力探讨

DALL-E 2是由OpenAI开发的最新一代生成模型,能够根据文本描述生成复杂的图像。2023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在研究《DALL-E 2的艺术创作潜力与局限性》(The Artistic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of DALL-E 2)中对DALL-E 2的艺术创作潜力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DALL-E 2能够创造出极具艺术性的视觉效果,并且能够在多种艺术风格之间自由转换。例如,该模型能够根据描述生成“立体主义风格的花卉”或“超现实主义的城市景观”。这一研究展示了AI在艺术创作中巨大的潜力,但也引发了对其是否具有真正创意性的持续讨论。

五、结语

近五年,西方学术界对人工智能艺术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学者们从人工智能的角色、审美价值、伦理问题以及理论基础等多个角度,探讨了AI在艺术领域的影响与可能性。这些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人工智能艺术的理解,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艺术创作的本质和艺术家的身份。在科技与艺术的交汇处,人工智能艺术无疑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大门,激发了人类对创造力与技术边界的持续探索。

通过一些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工智能艺术不仅在技术层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也在社会、文化和伦理层面引发了深远的影响。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将继续挑战和拓展人类对创作和美的理解。

撰文:亦山。

艺术学人
中国艺术学权威资讯平台。
 最新文章